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自貿試驗區研究院五周年系列筆談之十

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服務國家戰略 深耕“試驗田”

2020年08月13日15:03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編者按:2020年,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入第五個年頭,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自貿試驗區研究院也迎來成立五周年的日子。如何以更高標准、更寬視野、更大力度,把自貿試驗區進一步打造成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和開放合作的新高地?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自貿試驗區研究院五周年系列筆談。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運行以來,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為兩岸融合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探索了新路徑、積累了新經驗,走出了一條獨具平潭特色、對台先行先試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提供“平潭試驗成果”

作為以“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游島”為目標定位的自貿片區,這五年來,平潭自貿片區緊緊圍繞設區的初心與使命,構建了全國獨一無二的扁平化、高效率的“三區疊加”管理運作模式,在對台服務貿易自由化、國際旅游島建設等領域先行先試,開展了國家賦予的220項改革試驗任務,形成了194項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88項,對台創新71項,對台先行先試舉措佔福建自貿試驗區對台創新成果七成以上。在投資體制改革、貿易通關便利化、對台融合發展等多個領域,為全省、全國提供了投資體制改革“四個一”、原產地簽証管理改革創新、對台職業資格採信等121項可復制可推廣的“平潭試驗成果”。

改革創新成效主要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先導,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升

堅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弊端,注重探索政府管理與社會化治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治理現代化新模式。

建立最扁平的行政管理體制。瞄准體制機制存在的最大“桎梏”,啟動了新一輪更深層次、更具創新的黨政機構大部制改革。黨政工作機構限額僅相當於設區市的1/3、縣(市、區)的1/2﹔122個事業單位整合為15個﹔實行“區鎮合一”體制,15個鄉鎮整合為4個片區,力度之大開全國之先河,構建了職能明晰、特色鮮明、綜合扁平、運行順暢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得到中編辦高度肯定。

建立最高效的行政管理模式。構建“一個部門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的管理體制。組建行政審批局,在全國率先推行行政審批大集成,將所有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劃歸行政審批局承擔,實現審批工作“機構、職能、人員、數據”全集中,真正做到“一口受理、一口出件”。成立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國率先整合工商、質監、食藥監等6個領域監管職能,形成從源頭到終端全過程的市場監管體制。成立執法應急局,在全國率先試行跨部門、跨領域的綜合執法體制改革,集中行使27個領域的行政處罰權和與之相關的行政強制權,實現了執法功能從碎片化向集成化轉變。

建立最便捷的公共服務機制。將婚姻登記、醫保社保、不動產、公積金等178項公共服務事項進行全方位“化學融合”,實現“一窗通辦、全島聯辦、全程網辦”。群眾平均等候時間由42分鐘縮至16分鐘,92%的公共服務事項辦結時長縮短至30分鐘內。推行“全島辦、網上辦、雲上辦”,實現80%高頻事項不見面辦理。

二、以對標國際一流為目標,營造了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營商環境

緊緊抓住關鍵環節,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准入、項目落地、權益保護等重點領域創新突破,加大簡政放權,做實“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最快速度提升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全面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創新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五年多來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64%,島內綜合交通、水資源、市政、能源、信息通訊“五大保障體系”初步構成,世界最長、全國首座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預計2020年下半年通車,實現從偏遠海島到改革前沿陣地的快速轉變。

最大限度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在全國率先探索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經過從“証照統發”“一照三號”“三証合一、一照一碼”的改革歷程,頒發了全國首張“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一照一碼”營業執照。首創商事登記“六個一”綜合服務模式、商事主體名稱“自助查重、自主選用”等一系列措施,創造了“三個全國之最”,即審批時限最短、辦理環節最簡、前置條件最少。在“多証合一”“証照分離”基礎上,創新試點“一企一証”改革,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等事項外,將企業行業准入涉及的229種“証”集成到一張“照”上,進一步破解“准入不准營”的難題,有效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最大幅度優化項目投資審批。全國首創項目審批集成化改革,將碎片化的審批事項整合成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工程建設許可階段、施工許可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四個辦理階段,每個階段統一採取“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並聯審查、一章審批”的綜合審批模式,申請材料精簡超過90%以上,審批時限壓縮四分之三。該項改革經驗不僅入選全國首批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還入選中組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的生動案例”。

最大力度保護市場主體權益。成立自貿試驗區法庭、自貿試驗區檢察室、海峽兩岸仲裁中心,率先探索兩岸法制合作模式,聘請兩岸專家作為咨詢顧問、調解員,出台涉台民商事案件中適用台灣地區有關規定的裁判指引,制定涉台、涉自貿區糾紛法律查明機制,建立涉台、涉自貿區多元化糾紛解決工作機制。創新專利、商標、版權“三合一”綜合保護和管理機制,解決了知識產權領域“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執法力量分配不均”等問題。創新企業合規刑事引導機制,通過刑事激勵和懲治措施引導企業合規運營。建設平潭智慧島,實現全島“數據管理一中心、審批服務一平台、社會治理一張網”,基本建成公民、法人“一號、一表、一檔”統一的信用信息數據庫及查詢、發布機制,打造覆蓋全島自然人、法人的社會誠信體系。

三、以促進流通國際化為重點,打造了高效便捷的平潭特色通關品牌

在通關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深化改革,僅2019年,就有14項快速通關典型經驗做法在全省復制推廣,形成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更具便利的口岸營商環境。

拓展口岸功能。金井港區通過驗收,躋身國家一類口岸行列,獲批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種苗、食用水生動物貨物指定監管場地資質,成為全省首個同時開展四類動植物及其產品直接進口業務的口岸﹔在全國率先將跨境直購、保稅備貨和快件三個監管中心整合為一個“兩岸快件中心”,實施“一個中心+N個保稅倉庫”的運作模式,提升通關效率﹔建設全國唯一集植物隔離檢疫、良種繁育、研發檢測及科普觀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動植物檢疫隔離處理中心,提升平潭“一帶一路”區域優勢。

暢通通關渠道。全國首創“關檢一站式查驗平台+關檢互認”通關模式,率先試點現場關檢綜合業務融合作業,推出查驗異常貨物“先放后改”、跨境電子商務全通模式、船舶証書並聯辦理、採認進出港台籍船舶技術証照等一系列措施,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4.0版平台率先在平潭上線,通關准備時間由原來的24小時壓縮至最短隻需5分鐘。今年上半年平潭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10.07小時,位居福州關區第一。

創新港區服務。聚焦物流貿易產業發展的關鍵堵點,全國首創跨境電子商務高效便捷監管模式,適當放寬市場准入,實行“一地備案、全國共享”機制。全國率先在跨境電商領域運用關稅保証保險,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建立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形成“來源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責任可究”的進出境商品溯源管理機制。

四、以“應通盡通”為根本,貢獻了兩岸融合發展新經驗

緊抓“千年一遇”的發展機遇,發揮平潭在兩岸交流、對外開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打造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新載體,為兩岸“四通”探索新方法、積累新經驗。

涉台服務集成。全國首創設立“一站式”台胞台企服務中心,統一受理往來便利、企業注冊等8大類157項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

行業標准共通。全國首創對台職業資格採信,完成134項職業資格對台比對,其中95項實現了直接採信,台胞可憑採信証書在實驗區范圍內執業,全國首個實現直接採認換發國家技能類職業資格証書及國家職稱類職業資格証書,開辟台胞“登陸”就業快捷通道。採認台灣企業資質和行業標准,在建筑、交通、規劃、醫療、環保、農漁業等領域率先採認台灣企業資質,台灣企業經備案后,即可使用台灣業績、資質在平潭開展業務。

經貿合作暢通。在大陸率先實現了與台灣北、中、南部港口客貨運直航航線全覆蓋,實現“三箭齊發”,構建兩岸經貿合作暢通海上黃金通道。打造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台灣農漁產品交易市場,設立兩岸農漁產品線上交易平台,搭建台灣商品登陸的“第一窗口”。今年上半年對台貿易總額逆勢上揚,同比增長34.94%。

金融服務創新。全國首創試點台企台胞征信查詢業務,頒發全國首張台企台胞信用信息報告單,發放全國首批台胞台企“金融信用証書”,發行台胞專屬金融綜合服務“麒麟卡”,解決台胞台企征信難、擔保難、融資難的問題。實施台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改革,便利台資企業跨境投融資。海峽股權交易中心設立了台資企業交易板塊,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台資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基層治理融通。啟動建設全國首個“由台灣規劃單位設計、台灣營造企業施工、台灣建設標准驗收、台灣同胞入住、台式物業管理”全鏈條體現台灣元素的台胞社區。創新台灣社工引進和服務機制,引進台灣社工參與社會救助、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事務。

五、以產業培育為抓手,形成了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堅持制度創新與功能培育相結合,激發市場活力,催生一批新業態新模式,為產業培育壯大注入澎湃動力。

總部平台經濟蓄勢騰飛。五年多來,總部平台經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實現高速增長,成為平潭歷史上第一個百億產業。今年上半年總部平台經濟累計營收183.19億元,同比增長111.02%。建立全鏈條總部經濟集群服務監管體系,搭建“企業商事登記一趟不用跑”的集群注冊平台、“企業運營一條龍服務”的商事服務平台、“企業籌融資一分不用愁”的籌融資平台、“企業監管一家不漏管”的監管平台。推動總部經濟脫虛向實,將平台型總部企業作為總部經濟的“主攻方向”,全國率先試點平台總部經濟個體戶集群登記、平台型總部經濟區塊鏈電子發票,解決平台經濟批量注冊難問題及開票難問題,僅2019年,就有23家平台型企業落地,營業收入佔總部經濟20%。

物流貿易產業鏈條初步形成。201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億,成為平潭第二個百億產業。構建“平潭-台灣-全球”海陸空聯運通道,在防疫關鍵時期發揮重要作用,中轉來自10多個國家防疫物資4萬多批次。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聚焦跨境電商、海運快件、台灣農漁產品交易等多種業態,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海運快件核放貨值及台灣農漁產品進出口貨值分別同比增長36.82%、47.22%、68.83%,物流貿易產業已成為當前平潭最具活力、潛力的重點發展產業。

旅游文化康體產業初具規模。堅持“現代化+原生態”開發理念,全區優質空氣質量天數達到99%以上,森林覆蓋率達37.15%,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全力補短板、提品質、聚人氣,2016年被批復為國際旅游島以來,累計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分別是2012∼2015年的2.5倍和9.6倍,華僑城歡樂南島、世茂集團海峽戀島等重大旅游項目落地。開拓兩岸旅游共同市場,區內已設立9家台資旅行社,共有200多名台灣導游通過換証考核或採信認証獲得導游執業資格。

影視新媒體產業蓄勢待發。將影視產業作為國際旅游島的“引爆點”,發布影視新政20條,竹嶼灣影視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全國首家兩岸合資影視后制企業飛行圓影業、春秋時代、豚首互娛等240多家影視新媒體企業在平潭注冊落地,《守島人》等多部影視作品在嵐拍攝。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平潭自貿片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牢牢把握“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游島”的初心和使命,發揚斗爭精神,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的力度推進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一、牢記對台初心和使命,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橋頭堡

聚焦“基層一線、青年一代”,深化與台灣經濟、文化、社會深度融合試驗,努力推動“應通盡通、平潭先通”,完善兩岸融合發展制度體系,服務兩岸和平發展大局。構建覆蓋採信台灣職業資格、企業資質、行業標准、商品檢驗的等效認証和監管體系。鞏固兩岸海上客貨直航航線,優化、提升兩岸農漁產品線上交易平台,建設台灣農漁產品交易中心,打造兩岸經貿合作獨特通道。加快建設台胞社區,打造兩岸基層融合獨特樣板。

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勇當改革開放探路者

把握基本定位,強化使命擔當,繼續解放思想、勇於突破、當好標杆。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聚焦商事、投資、貿易、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集成創新上抓突破,在聯合創新上抓提升,在政策創新上抓精准,堅定不移將改革向縱深推進,以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加快形成具有競爭力和顯示度的制度創新成果,切實增強市場主體活力、經濟發展動力,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進一步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三、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在促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中做表率

持續探索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成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示范區,為全省、全國深化機構改革提供“平潭樣本”。深化審批服務改革,加快智慧島建設,持續提升“放管服”水平。改革申報制度、監管作業方式、風險管理制度、寄遞通關模式,構建新型貿易監管機制。探索建立具有平潭特色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模式,積極構建覆蓋面廣、專業性強的企業信用風險指標體系。全面提升辦稅服務水平,構建更加便捷高效的稅收服務體系。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積極構建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四、緊抓產業發展主線,探索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

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重點推進由制度型創新向開放型創新轉變。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聚焦總部平台經濟產業、物流貿易產業、旅游文化康體產業,圍繞產業鏈短板弱項布局創新鏈,從小切口入手,將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完善高新產業園功能配套,重點布局“組裝式”業態﹔推進影視產業、電子信息、數字經濟、服務貿易等新興業態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加快探索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加強兩岸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交流合作,率先推動兩岸經貿合作在內容、模式、路徑上的高質量發展。

五、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對標上海臨港新片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以平潭“離島”特點為基礎、貿易自由化為核心,探索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監管模式,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動在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培育發展離岸金融、離岸貿易等業態,探索先行先試某些自由港政策,推動形成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本文為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自貿片區管委會供稿)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