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福建中醫藥大學堅持以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為載體,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學校緊緊圍繞中央、省委文明委和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的要求,創新創建機制,推動思想引領,文化育人,不斷提升創建水平,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學校曾連續七次被授予省級“文明學校”榮譽稱號,2018年被授予首屆省級“文明校園”榮譽稱號,是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
福建中醫藥大學供圖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學校將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教師培養首位,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全過程。在校內建立了“傳幫帶”機制,建立健全長效化的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構建了多方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學校實施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主學習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與多元、開放的考試模式,深受學生的歡迎。
福建中醫藥大學供圖
構建全員育人機制。近年來,學校始終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貫穿在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並建立了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機制,特別是結合中醫藥專業特色,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學校深入開展大學生志願者活動,開展了“中醫藥文化進院校、進社區、進農村”活動,開展了校園年度人物頒獎禮活動,勵志之星、創業之星評選活動,“身邊的好人”評選活動等,講好中醫人中醫事,樹立身邊的典型,培育良好的學風和醫德醫風。
福建中醫藥大學供圖
優化校園育人環境。學校在60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凝練形成了“育人為本,質量第一,辦人民滿意大學”的辦學理念,把“大醫精誠,止於至善”作為校訓,設計了融合中醫藥文化、地緣文化元素,展現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寓示中醫藥院校使命,突出辦學理念特色的校標和形象識別系統。學校著力構建中醫藥文化校園,旗山校區整體風貌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的風貌。學校建設了中醫藥文化博物館,增加雕塑人文景觀,美化校園育人文化環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是福建省第一個以展示中醫藥文化、閩台醫藥文化及學校成就與發展史為主要內容的專題博物館。學校以中醫藥文化為特色,開展了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形成品牌。
發揮陣地育人功能。學校開展了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巡禮月、杏林文化節、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文化品牌活動,開展大學生學習論壇、中醫藥文化進院校、大型文藝演出、體育系列競賽、專業技能賽、演講、書畫、攝影比賽、合唱比賽等活動,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開設了“旗山講壇”,邀請國內外最著名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內容涵蓋黨建理論、管理、中醫藥、文學、法律等各類專業,“旗山講壇”成為重要的學術和文化陣地。發揮校園各類新媒體的作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扶持社團開展活動,繁榮學校社團文化建設,每年開展優秀社團評比,社團組織成為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主要陣地。(盧海彬 許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