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晉江“七人普”宣傳活動全面推進

2020年09月08日10:11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口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涉及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以及全社會方方面面。根據六人普及2019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資料初步估算,晉江市七人普調查對象數量將達到230萬人左右,全面調查小區近8000個。為進一步面向全市人民宣傳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引導普查對象積極配合人口普查工作,晉江市人普辦多渠道、多形式、廣覆蓋全面鋪開宣傳工作,為人普工作開展營造濃厚氛圍,助力人普工作持續升溫。

一、謀劃在前,方案先行

晉江市人普辦圍繞“宣傳先行,營造氛圍”工作主線,確保宣傳工作領跑在前,全力夯實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准備工作。5月13日制定下發《晉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工作方案》,強調宣傳工作重點和要求,部署人口普查各階段宣傳工作安排,明確市直各主要媒體和普查機構的工作職責,推動各鎮(街)人普辦和各成員單位盡早謀劃人普宣傳工作,為人普工作全面啟動宣傳造勢。

二、定位精准,無縫宣傳

結合疫情防控針工作特點,針對各類人群,積極策劃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的宣傳方式,分階段分區域分人群展開宣傳,做到人普宣傳全覆蓋,確實提高“七人普”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硬廣”投放。6月上旬起,晉江市人普辦在重點交通路段的12處公交站發布人普宣傳廣告,廣告集中於人口集中、人流量大的居民小區、商場、汽車站、圖書館等位置的公交站候車亭﹔6月起,市人普辦在全市300部穿梭於市區和各鎮區的公交車后窗位置投放人普宣傳LED標語,宣傳標語不間斷滾動播放﹔6月中旬起,選擇在萬達廣場附近投放LED廣告,每天循環播放人普宣傳短片120次。多處“硬廣”將“七人普”的信息傳遞到全市繁華街區和鄉鎮基層,大大提高群眾對人普工作的知曉率,為人口普查工作營造“人人知曉 全民支持”的社會氛圍。

二是“軟文”推送。6月中旬起,晉江市人普辦與移動公司合作,將以手機群發短信形式分五期對全市公眾隨機投放人普宣傳短信20萬條。第一期針對全市黨政軍從業人員共五萬余人進行人口普查提示告知,加強人普工作引導。后續將分四期重點對全市21個鎮街人普對象以短信的方式進行點對點隨機投放宣傳,拉近了七人普與群眾的距離。8月份起,晉江市人普辦將與電信公司合作,對全局22個科室的固定電話開通“七人普”的來電彩鈴,告知來電對象普查標准時點、普查對象和內容,爭取社會各界的配合。

三是“走進”全市單位。6月中旬起,晉江市人普辦在全市各個市直單位、中小學、鎮街社區、村委會等單位地震信息發布儀投放人普宣傳動畫,以生動形象和通俗易懂的海報形式普及人口普查知識、普查的范圍和對象。通過充分運用各單位現有宣傳平台,將人普工作動態帶入校園、機關單位和各村(社區),宣傳遍及各個單位。

四是“響遍”千家萬戶。為將人普宣傳蔓延到基層鎮街和村、社區,晉江市人普辦錄制人普宣傳錄音帶,分閩南話和普通話兩種版本,通過基層鄉鎮文化站和村廣播進行循環播放,實現村村通廣播,戶戶曉人普,宣傳到邊到角,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緊貼趨勢,創新媒介

目前,自媒體是最符合時下趨勢的宣傳媒介,“快、准、狠”和“短、平、快” 的特點能以最快速度抓住最大范圍人群的眼球,更容易貼近受眾群體。晉江市人普辦在人普宣傳開始階段就率先借力本單位政務微信新媒體“晉江統計”微信公眾號連載4期人普知識和宣傳標語,為人普工作做好預熱。6月起,通過朋友圈廣告推薦的方式,分十期隨機向全市100萬朋友圈用戶投放人普廣告,普及人普知識、更新人普工作動態和開展統計法制宣傳,促進全市公民積極配合人口普查工作,切實做到依法統計、如實統計。

四、持續發力,做足后續

在做好七人普前期宣傳活動的基礎上,后續晉江市人普辦將結合各階段工作特點,重點圍繞服務入戶登記,不斷創新宣傳活動,持續營造普查良好氛圍。

一是“刷微信”知人普。9月起,晉江市人普辦將與本地兼具權威性和前沿性的網絡新媒體晉江新聞網合作(截止至2019年12月,官方微信公眾號粉絲20多萬人),利用微信文章植入廣告,將人普宣傳標語直接、高效地向微信用戶推送,助力七人普工作深入人心。

二是“入電梯”懂普查。8月起,晉江市人普辦還將在全市50余個住宅小區、寫字樓及商業綜合體等人流集中地,900多個點位的電梯電視投放人普宣傳短片(據估計,日均觀看人流量可達6萬余人)。通過這種直達家門口的宣傳方式,極大地消除廣大住戶對入戶登記的陌生感和防備心理,爭取廣大群眾對人普工作的支持。

三是“臨近決戰”傳統媒介助攻。入戶登記前1-2個月,晉江市人普辦將在晉江電視台《晉江新聞》欄目和晉江廣播電台廣告中插播人普宣傳視頻,並在黃金時段進行重復播放,對全市收視和收聽群體精准進行宣傳。10月下旬將在本地發行量最大的報刊《晉江經濟報》開展入戶登記倒計時,並不定期更新公益宣傳標語,刊登入戶登記公告和《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對象的一封信》,為入戶登記宣傳造勢。(福建省統計局供稿)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