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學:論文寫在田間地頭 成果留在農戶家

2020年09月18日16:32  來源:福建日報
 

教授黃永春為武平縣農戶傳授棘胸蛙活餌規模化培育方法。

財經學院青年支農實踐隊在清流縣開展電商支農服務。

對於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教授黃永春來說,這些天是他很開心的日子,因為在他的幫助下,龍海市順源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漳州市的“十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黃教授的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金剛蝦)健康養殖模式和技術帶到了企業,現代化的養殖技術擴大了公司的產業規模。”公司總經理蔡章印說。

這是集美大學發揮學科優勢,精准對接農戶產業扶貧的一種努力。“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集美大學黨委書記沈燦煌說,水產、食品學科是集美大學的特色和優勢,服務三農是學校的辦學傳統。發揮專業和人才優勢,把科研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可以在脫貧攻堅中大顯作為,也是作為學子育人報國的政治大考、能力大考。

科研走前技術幫扶

農民成專業戶

黃顯鐘是鬆洋村的養殖大戶之一,現在的鬆洋村已經是龍岩市千畝魚塘標准化示范區,也是遠近聞名的水產養殖專業村。但在上世紀90年代,這裡卻是典型的貧困村,人均一畝地,傳統的耕作模式下,村民僅僅解決溫飽。

水產學院的老師江興龍來到村裡,一番深入調研后,他提出了因地制宜,嘗試推廣“一稻一漁”綜合種養模式增加收入的做法。“每年隻種一季稻。同時在稻田裡開挖5%∼10%面積的小坑塘。”江興龍說,稻漁兼作,待稻子成熟收割后,稻田四周田埂再加高並注水,形成臨時池塘高產養魚,稻漁輪作。

“一稻一漁”模式迅速成功。一畝稻田可養600到1000斤的魚,在上世紀90年代增加收入近千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而魚的糞便成為肥料,魚還可以清理稻田中的虫害,由於少用化肥,少用甚至不用農藥,水稻比往年長得更好。

江興龍又讓當地村民把用於灌溉的水塘利用起來。他教大家用吸泥泵清淤池塘,讓魚塘的水更深,並指導大家種植優質牧草結合顆粒配合飼料養殖草魚。當時村民收入不高,舍不得花錢買優質魚苗,江興龍就爭取項目支持甚至自己掏錢補助村民購買,等大家嘗到甜頭后,再來推廣。

“最怕的是魚得病,一場病下來,有時魚塘的魚要死掉80%以上,這對村民養殖信心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江興龍說,要想讓魚不生病,就必須給魚注射疫苗,他先是自費為村民買疫苗,手把手地教村民注射疫苗。有了疫苗,魚的成活率高了,風險小了,家家戶戶開始養魚。二十多年的發展,鬆洋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魚專業村。

善於學習的黃顯鐘也在江興龍的幫助指導下成長,積累資金開起了養殖公司。“現在黃顯鐘又開始養羅氏沼蝦,成為村裡帶頭致富的典型。”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在一線作“技術員”的江興龍說,看著村民從貧困走向小康,看著他們蓋樓房買車,有成就感。

科研走前技術幫扶,使學校以學科長期服務三農的模式生出活力。“由水產專家團隊經常深入寧德、福州、龍岩、莆田、泉州、廈門、漳浦、東山、詔安等市縣,傳授水產養殖、飼料加工、水產病害防治等科技知識和先進水產技術,面對面地幫助解決水產種苗和養殖中的疑難雜症。”校長李清彪說,老師學生們真正讓老百姓學到技術、掌握能力,用科技助力脫貧致富。

產業幫扶成果相送

產業換新機

全國首條“蜜柚濃縮果汁”生產線開通了,這個首創的果粒柚飲料生產技術設計建設來自集美大學。“這個生產線打通了蜜柚由農業產品向工業產品轉換的關鍵技術通道。”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院長、省優秀科技特派員教授倪輝說。

本世紀初,平和縣的柚子種植還沒有現在這麼多,但是生物與工程學院的老師們預測,隨著大面積種植時代很快來臨,沒有深加工技術,柚子將要面臨滯銷的局面。

集美大學與平和縣人民政府簽訂科研協作框架協議,為平和縣人才培養、科技支撐、社會發展規劃、智庫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撐。特別是針對平和縣10多萬戶貧困農民從事琯溪蜜柚種植業,學校組織優勢學科力量,重點開展科技帶動蜜柚深加工產業發展。

“從2002年開始,他就跟著團隊到平和縣,開始研究琯溪蜜柚立體加工產業體系。”倪輝說,在學校團隊指導下,當地把柚子制成果汁、果脯、果茶、果酒,還有日常化工用品,為平和的柚子找到銷路,也穩定了蜜柚鮮果的價格。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團隊,通過建立琯溪蜜柚立體加工產業體系,解決了困擾我國柚子加工的共性技術難題。“集美大學組織專業團隊對鄉裡的柚子營養成分進行分析,為加工企業提供了專門的加工方案。”岐嶺鄉鄉長黃良士說,有了集美大學的加工與分析技術,使得本鄉的柚子才有了好銷路,成為平和縣的支柱產業、鄉的支柱產業。

“柚子產品深度開發,已經帶動3000多戶農戶實現柚子保價銷售,支撐柚子加工產業相關企業50多家,直接及間接帶動產值20多億元。”學校科研處處長張玉蒼說,服務產業也促進了學校的教研和科研,發表與此相關科研論文108篇,授權發明專利18項,成果轉化支撐琯溪蜜柚產業立體發展,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8年授權美國發明專利,技術還被推廣到廣東梅縣、江西吉安等革命老區。

“區域對口合作,以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幫扶貧困縣龍頭企業,開展聯合攻關,通過採取產業幫扶等多種形式,探索高校科技幫扶新模式。”分管科研的副校長謝潮添說,這種有益積極的探索,帶動了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平和縣的柚子產業就是最大受益者。

成果轉換也有效地推動了學校產學研融合發展,打通科技服務社會“最后一公裡”。江興龍教授主持完成的“鰻鱺養殖與加工綠色發展關鍵技術的開發及應用”項目,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已被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大批鰻鱺養殖場加工廠應用,支撐了鄉村產業振興,助推了農民增收。

課堂開到田間地頭

農民變學生

“金剛對蝦是個新品種,我們在向養殖戶推薦。但是如何養,需要帶著大家一起學習。”近些日子,黃永春教授又在漳州龍海忙著推廣對蝦新品種。

在龍海當地,多年以來,人們一直都養殖傳統的白蝦,時間一久,這種蝦的抗病能力減弱,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也在減弱。金剛對蝦又名南非斑節對蝦,具有養殖時間短、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發病率低等特點,黃永春認為很適合當地養殖,於是便開始做推廣。“大家都習慣了養白蝦,技術也掌握了,要換新品種,需要得到認可,還需要適應期。”黃永春說。

為了讓養殖戶認可新品種,不畏懼改變。他組織了現場技術交流分享會。除了自己主講,他還到田間地頭,讓有經驗的養殖戶站上講台,農民變老師,農民變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現身說法。

“養殖戶掌握了扎實的專業技能才是獨立生產的可靠保障。”4年時間,黃永春開展針對性培訓800多人次,推廣對蝦綜合生態養殖上千畝。2018年以來根據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和疾病流行季節定期培訓和推廣魚蝦混養、輪養等綜合生態健康養殖技術,累計培訓350多人次。

現在,黃永春每年都要帶領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到校外養殖基地實習,和學生們一起深入蝦塘現場解答蝦農疑問,交流養殖經驗,推廣了生態養殖模式,減少養殖尾水排放。

學校也建立了相關保障機制,鼓勵師生科技下鄉。“讓師生發揮自己科研特長,運用於生產實踐。同時深入一線向養殖戶學習,把學到的經驗知識以及問題總結再反哺教學。” 張玉蒼說。

學校還加大科技扶貧資金投入,增強對專家服務團隊科技下鄉活動的經費保障力度,提高校級科技扶貧研究項目資助額度。按照“精准扶貧”有關要求,加強校級科研經費統籌,逐步提高科技扶貧經費佔比。

現在,課堂開到農村,教師給農民“當師傅”已經成為集美大學的長期工作和教學常態:在貧困縣詔安縣,學校與詔安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合作開展池塘生物膜綠色養殖技術示范培訓﹔選擇金星鄉南美白對蝦池塘養殖片區作為扶貧攻堅示范基地,通過培訓學習,208畝池塘為養殖者實現增收151萬元。“最近三年,集美大學先后獲批省級科技特派員132人,其中省級團隊特派員3個。” 張玉蒼說。

“教授們帶知識和技術下鄉,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宣講扶貧,精准對接,示范帶動,技術培訓,是集美大學增強當地人才本土‘造血’功能的有益嘗試。”沈燦煌說,學校將堅持長線思維,繼續通過服務社會、服務農村的實踐經驗反哺教學,形成科研、實踐、教學的良性循環,為農村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借力學校科研團隊提速產業扶貧,借力科技成果轉化開展科技扶貧,借力科技培訓授人以漁正在成為集美大學服務鄉村貢獻三農的強大平台和服務器。(中國教育報記者 熊杰 通訊員 羅旻敏/文 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圖)

(責編:吳舟、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