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開展暑期返家鄉實踐活動

2020年09月24日16:19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20年暑期的2個月時間裡,在校團委、系部老師的“雲指導”下,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們就近實踐,返家鄉,做貢獻,長才干。學院3601名熱血青年懷揣初心參與“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活動,其中758多名參加“八閩青春獻祖國”微博打卡,做到了人人有實踐,個個有故事。通過“雲組隊、雲調研”等形式組建6個校級“雲團隊”開展疫情防控、美麗鄉村建設、建設小康社會、學“四史”紅色足跡、關愛留守兒童、緊急救護等主題實踐活動。在烈日下,學生們活躍在基層醫療機構、藥房、老人院等地,用所學服務鄉民。他們用實際行動証明了“00后”也在努力成長,也將擔大任。

據了解,學校還將實踐成果進行線上和線下展播,9月到10月陸續開展“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分享會,三下鄉社會實踐表彰暨成果分享會等。

秉承醫學精神,積極投身防疫活動

藥學系19藥學305班黃琳雯在泉州市第一醫院擔任防疫志願者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8月1日-8月7日,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攜愛征程,傳遞溫暖”實踐小隊,分別在福建南平、漳州、廈門、三明等地7個村落開展實踐活動。隊員們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向村民們普及防疫知識與醫學知識,近200名鄉村兒童和老人參與活動。隊員落實傳播醫藥衛生知識的責任,推動健康知識與防疫知識普及,取得較好的反響。

除了這支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隊伍,各系部同學也在各自的家鄉利用所學進行志願活動。

“看見電視新聞裡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我的內心充滿了尊敬與感動。這群默默無聞的英雄在一線奮斗,有力控制了國內疫情。”19藥學系305班黃琳雯說。今年7月,黃琳雯成為泉州市第一醫院防疫志願者,主要負責作為導診台與各科室門診的分診人員,協助患者及家屬操作自助機,引導他們用微信公眾號自助預約挂號以及到院簽到。

為響應福州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助力企業復工復產,19級中藥301班的陳泓穎和幾位同學來到福州火車站參加“e防控”青年志願者活動。火車站內人員密集,為了方便人員盡快出站,陳泓穎常常主動“出擊”,幫助解決問題。她說,這次志願服務活動,不僅鍛煉了口才,也讓她明白,工作的成效取決於個人的積極性,隻要積極投入、熱情參與、耐心引導、不厭其煩地解釋說明,再棘手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19預防301曾瑾御在龍岩市永定區醫院為當地群眾普及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她結合自身預防醫學專業對群眾進行健康宣教,如“七步洗手法”的講解、口罩正確的佩戴法、發生感染的正確措施及如何加強自身免疫力等。

村民說:“這些大學生很有本事,也很吃苦,大熱天還來給我們講課。我們也懂得了不少知識!”

學做結合,服務家鄉人民

健康管理系18營養301黃慧玲結合自身專業,在三明永安市曹遠鎮埔頭村鄉鎮活動中心為村民開展飲食健康宣教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健康管理系19美容301鐘侶欣與年紀相仿的小伙伴來到龍岩市武平縣始通村“殘疾人康復醫院”實踐,在做好護理工作的同時利用閑余時間陪伴老人。

“在沒學過推拿手法之前,我認為推拿就是按摩。經過了半個多月的學習和實踐,我才漸漸了解到推拿更是一種保健治療手法。我印象最深的是肘推法,一位感覺較遲鈍的奶奶總喜歡讓我們用肘推法,它的刺激最強,用力要深沉平穩,呈直線移動,不可歪斜。我勁比較小,總是按不到奶奶想要的感覺,所以我隻要有空閑時間就拉著護士長練習,護士長總是面帶笑意地幫帶我操作,並且指出不足之處。看來想要學好推拿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鐘侶欣說。

三伏天,19康復302薛俊澤來到南平市延平區來舟鎮衛生院學習。印象特別深的是一位農民爺爺一邊等待一邊跟他聊天。當爺爺得知薛俊澤是來實踐的大學生后,特別激動,拉著他的手說:“孩子,你要好好學,這些基層衛生服務技能都是我們的瑰寶,學好了以后去幫助更多人!”

實踐活動讓同學們以積極奮進的態度對待人生。作為一名“00后”中共預備黨員,18營養301黃慧玲與家鄉社區服務站聯系,結合自身醫學營養專業,在三明永安市曹遠鎮埔頭村鄉鎮活動中心開展以“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為核心的宣傳教育,普及合理膳食對於增強免疫的基石作用和相關知識技能,將合理膳食行動落到實處。看著家鄉人對返鄉大學生的熱情,黃慧玲堅定了要把家鄉的發展扛在肩上的決心。

深入田間地頭,“自找苦吃”

護理系19護理305班的陳梅芳幫家人拔花生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裡的水熱得燙手,地裡的土晒得冒煙,灼熱、耀眼,一切生物好像都在蒸籠裡,悶熱難忍。

這是盛夏農村的圖景,這之中也孕育著豐收。許多學生走上田間地頭,開始“自我修煉”,挖掘“苦”背后的“甜”。

19護理305班的陳梅芳幫家人拔花生。雖然此前也幫家人干活,但從未在炎熱的午后。炙熱的太陽,重復單一的動作,蚊虫的叮咬,這是一項考驗耐力和意志力的工作。但農人吃苦耐勞、心地善良、寬容待人的性格讓她如沐春風。幾天下來,她變黑了,但視野更開拓了,心更透亮了。她在實踐日志中寫道:作為新時代青年更應如此,要懂得“自找苦吃”,懂得在困難和挑戰中,砥礪前行,不負韶華。

稻谷收獲的季節,19藥學305洪卓琳自告奮勇去幫助鄰居割稻谷、晒稻谷、收稻谷。19護理308班張肅湘選擇與爸爸一起下地洒水、除虫、除草,摘花椒,他不僅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更享受豐收之時所帶來的喜悅,他也深刻感受到農民對土地的深厚情感。

“這次實踐給我帶來的意義非凡,我在勞動中增閱歷、長才干、堅意志、熟技能、知榮辱、懂感恩,也為美好的未來做好思想、信念、人格、品質上的准備。今后,我依然要堅定不移地走勞動之路,不斷地通過實踐磨煉意志、砥礪品格,從而實現人生價值。”19臨床305楊雅茜在實踐日志中說。(陳坤)

(責編:吳舟、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