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礦山+盾構"組合工法 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段隧道順利貫通

2020年09月27日10:04  來源:廈門網
 

  2020年9月26日,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段雙線順利貫通,標志著廈門地鐵3號線(火車站到蔡厝)全線洞通。這是我國首條工法組合施工海底地鐵隧道。 (記者王協雲攝)

  昨日,工人在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隧道內作業。(記者王協雲攝)

  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段,施工人員在堵漏搶險。(通訊員潘介東攝)

  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段隧道內三臂鑿岩台車在作業中。 (通訊員潘介東攝)

  廈門地鐵3號線過海段礦山法施工現場。(通訊員潘介東攝)

  26日,廈門地鐵3號線最重要、難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過海段隧道順利貫通。

  地鐵3號線連接著陸上的廈門島和翔安區,需要修建6500米左右的過海隧道,這個距離步行走完最快也需一小時,而飛馳的地鐵列車僅需4分半鐘即可通過。為了打通這6500米的過海隧道,數以千計的建設者,用了1700多個日日夜夜,歷時4年9個月,在歷史的年輪留下一段艱辛而又充滿榮光的印跡。

  這段6500米的工程中穿插著多個險情:國內罕見的海底風化槽天險、沒有可借鑒的施工法等,猶如一隻隻擋在軌道交通建設者們面前的“攔路虎”。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向軌道交通建設者們發起嚴峻的挑戰。那麼,軌道交通建設者們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征服這些“攔路虎”呢?本報記者多次深入海底隧道,採訪參建人員,為您揭秘。

  難點:地質復雜多變工法設計難

  破解:國內首創“礦山+盾構”組合工法

  地鐵3號線過海段海域段區間長約4公裡,存在多個風化槽、風化囊、基岩突起等地質現象,地質勘察整整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不少參與勘察的專家說,地鐵3號線過海段堪稱是國內地質情況最復雜的海底地鐵隧道。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年修建翔安隧道時,選址就是現在地鐵3號線過海段的位置,但受制於當時的技術水平等其他原因,所以翔安隧道另擇別處。而等到要修建地鐵3號線過海段時,已經沒有其他路線可供選擇,建設者們隻能迎難而上。

  “正是因為地質復雜多變,僅用一種工法難以應對,且風險極大,所以最后選擇‘礦山+盾構’的組合工法,將兩種工法的優勢相結合,更好地控制風險。可以說,全國首條工法組合施工海底隧道是被復雜地質‘逼’出來的。”廈門市地鐵辦副主任劉海天向記者介紹,靠島內側的2.6公裡海域段微風化花崗岩多,採用礦山法施工,靠島外側1.4公裡軟弱地層多,採用泥水盾構法施工。

  難點:風化槽眾多施工風險大

  破解:注入特制雙液漿運用先進設備

  全長約2.6公裡(雙線5.2公裡)的礦山法海域段,分布著大小不均的9條風化槽,總長達1.2公裡,佔比高達23%。風化槽是海底岩層因風化作用形成的深坑,它豎直地嵌入岩層,形成全強風化帶。

  “風化槽如同外脆內軟的夾心餅干,不動它時,它結構穩定,一旦有外力輕輕一碰,就有可能破碎。而且風化槽與海水相連,極易產生涌水突泥及坍塌,風險極大。”廈門軌道交通集團建設分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典基說,受風化槽影響,礦山法隧道施工每月隻能掘進大約130米,而隨著工程進度的推進,施工難度越來越大,到貫通前的幾個月,每月掘進不足13米,施工過程如履薄冰。

  為了穿越“夾心餅干”般的風化槽,工程人員用水泥漿和水玻璃配置出特殊的雙液漿,注入風化槽斷面內,擠走裡面的水分,將“夾心餅干”固結成較硬的“巧克力”,再用炸藥炸碎,進行開挖。面對過海段最長的一條長達290米的風化槽,工人們用16個注漿開挖循環的施工工藝,花費13個月才最終攻克。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注漿質量和工程安全,項目還增設了地質分析會、注漿方案確認會、注漿效果驗收會等機制,由建設、施工、監理、設計、勘察等五方主體共同嚴格把關。

  為合理統籌工期、加快施工進度,項目團隊發揮才智,採取“長隧短打”的方式,巧妙地新增副聯通道和接應端作業面,將2.6公裡的隧道開挖分解成若干個小項目,施工高峰期有11個開挖作業面之多。同時,中鐵隧道局還投入三臂鑿岩台車、鑽注一體機、濕噴機械手等先進的機械設備,有效降低施工風險,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

  難點:岩石裂隙水量大可灌滿近三個筼筜湖

  破解:配備大功率設備疏堵結合

  過海段隧道上方除了覆土層外,就是海水,水頭壓力最深可達80米,相當於隧道每平方米承受40輛小汽車的壓力。在開挖過程中,岩石裂隙中的海水(裂隙水)會源源不斷噴入隧道內,特別是局部硬岩中的裂隙水發育地段,鑽孔單孔涌水噴射距離可達20米,每小時的水量可達250立方米,相當於2個小時可灌滿1個游泳池。

  對付裂隙水,既要堵,也要疏。堵用的是注漿堵水,疏則依靠水泵抽水。據統計,海底隧道開挖至今,關鍵線路因出水注漿堵水87次,一次注漿堵水時間一般要3天至27天,工期受影響391天,而施工現場更是隨處可見水泵一天24小時不停抽水。

  回憶起2019年12月19日那次涌水險情,劉典基至今仍心有余悸。當天,隧道右線爆破后在扒渣過程中,不僅出現涌水,還有掉塊現象,一天的水量就達2.6萬立方米,超過2.6萬噸。“那時候真的是跟時間賽跑,哪怕晚一秒,隧道都可能被淹掉,造成災難性后果。”劉典基說,搶險人員拼命抽水、堵水,並及時啟用7000多立方米的一級水倉,用了8天左右才把涌水控制住。

  據統計,從2018至2020年礦山法隧道開挖過程中,共抽排了1000萬立方米的裂隙水,這些水量可灌滿將近三個筼筜湖。

  難點:狹窄悶熱潮濕施工人多車多

  破解:用冰塊降溫專人指揮交通

  施工高峰期時,最多有上千名工人在隧道內作業。而施工中的海底隧道,狹窄、悶熱、潮濕、海水腐蝕性強,空氣不流通,這些不利條件,都極大考驗著施工人員的體力和意志。

  “夏天隧道裡最高溫度能達到四五十攝氏度,冬天最低溫度也有28攝氏度。”廈門軌道集團工區項目經理邱林楓說,為了降溫,夏天一天最多要用掉50噸的冰塊來進行洞內降溫。即便如此,他每天上班依然要准備三套衣服,“每進隧道一次,衣服都要濕透。”

  隧道內的施工車輛交通組織也是大的考驗。邱林楓介紹說,施工斜井為正線礦山段唯一運輸通道(單車道),每天進出洞車輛高達約500車次,533米的斜井及584米V字形的副聯通道坡度達12%,長距離、大坡度、多工作面高頻率運輸易發生車輛溜車事故。

  “哪些車輛先下,哪些后下,隧道內還有多少車輛,交通調度員都要心中有數。”邱林楓說,狹長的隧道,要保証車輛有序通行,可以說是螺螄殼裡做道場,經驗成熟的交通調度員就是“紅綠燈”,在他們的調度下,隧道內交通總體順暢。

  難點:孤石群長200米盾構機換刀難

  破解:人工帶壓進倉盾構機洞內解體

  全長約1.4公裡(雙線約2.8公裡)的地鐵3號線盾構法海域段,同樣面臨著復雜的地質條件,在施工過程中,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鑒。彼時,國內首條海底盾構地鐵隧道——廈門地鐵2號線過海段也還在施工中。

  盾構機不怕整塊的堅硬岩石,也不怕鬆軟的沙土,最怕的就是軟硬混在一起的孤石群,容易把盾構機的刀具給卡住甚至磨壞,造成盾構機無法工作,而地鐵3號線過海段恰恰就有不少孤石群。這時,就需要人工清理孤石或者更換刀具。

  由於盾構前端區域氣壓非常高,人工進倉工作難度之大超乎想象,全國僅有幾百人擁有從事這項高危工作的資質。超高壓條件下更換磨損的刀具作業是3號線過海盾構掘進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挑戰。其中一次,施工人員實施了高達5.38個標准大氣壓條件下的非飽和氣壓換刀作業,創造了過海泥水盾構掘進施工國內最新紀錄。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累計帶壓進艙1100多次,海底換刀37把。

  盾構機隻能前進,不能后退。盾構作業結束后,如何把重達數十噸、零部件上萬個的盾構機拆解掉,也是一大難題。2018年7月13日,深埋在海平面下60米的右線盾構機,按預期目標抵達至工法交接點。一個月后,盾構機完成拆解,創造了30天完成“過海段洞內盾構機棄殼解體”的國內新紀錄。2019年1月,施工人員僅用時21天,就完成左線盾構機棄殼解體,再次刷新無洞室海底隧道內拆機的國內最快紀錄。

  據介紹,在3號線過海段盾構法施工過程中,廈門軌道集團和中國中鐵先后創新了“近海域全斷面砂層盾構始發”“非飽和氣壓換刀”“洞內盾構機棄殼解體”“海域全風化花崗岩地層凍結施工聯絡通道”等多個工藝工法,攻克長約200米孤石群、全斷面砂層、風化深槽、上軟下硬等復雜地層條件下掘進,強度高達204兆帕全斷面花崗岩地層長距離穿越,高水壓環境下盾構密封等多項施工難題,實現了行業多項技術零的突破。

  地質勘察

  前后花費一年半時間

  堪稱國內地質情況

  最復雜的海底地鐵隧道

  礦山法

  施工亮點

  ●分布著大小不均的9條風化槽,工程人員用水泥漿和水玻璃配置出特殊的雙液漿注入風化槽斷面內,再用炸藥炸碎,進行開挖。

  ●投入三臂鑿岩台車、鑽注一體機、濕噴機械手等先進機械設備。

  ●從2018至2020年,共抽排1000萬立方米的裂隙水,這些水可灌滿將近三個筼筜湖。

  泥水盾構法

  施工亮點

  ●施工人員實施高達5.38個標准大氣壓條件下的非飽和氣壓換刀作業,創造了過海泥水盾構掘進施工國內最新紀錄。

  ●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累計帶壓進艙1100多次,海底換刀37把。

  ●創造“過海段洞內盾構機棄殼解體”的國內新紀錄。

  ●刷新無洞室海底隧道內拆機的國內最快紀錄。

  ●創新多個工藝工法,攻克孤石群、全斷面砂層等復雜地層條件,實現行業多項技術零的突破。

  制圖/張平原

  鏈接

  戰疫情:封閉式管理防控建設兩不誤

  是全市春節期間參建人員最多的重點項目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廈門市經濟社會正常的運行秩序,也給3號線過海段最后的攻堅戰帶來嚴峻的挑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軌道交通建設拖不得、等不得,指揮部早行動、早部署,軌道集團聯合中鐵隧道局,立即對施工現場採取了“工人不走訪,工地不接訪,檢查不停留,生活物資統一配送”的“三不一統一”封閉式管理。同時安排專人對過海段留廈工人每日檢測體溫,對施工區域每日三次消毒。春節后,軌道集團採取自駕和包專車方式組織工人返廈,租用閑置房源和新建活動板房實現返廈人員與在廈人員分住,還組織所有工人進行核酸檢測,最終實現工人零感染。

  得益於早安排、早行動、早落實,留廈的300余名工人成為地鐵3號線過海段施工主力。該項目也成為全市春節期間不停工參建人員最多的重點項目,並最終實現“工程不停工,工人零感染,進度有保障”,多次得到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肯定。(廈門日報記者 吳海奎 通訊員 朱智偉 朱俊博)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