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領航 山溝溝裡飛出金鳳凰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黨建強根鑄魂促發展

2020年09月27日14:05  來源:福建日報
 

  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水利行業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單位、全國優質水利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省級示范校高等職業院校重點建設院校……近百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福建水院”)碩果累累:

  ——佔地總面積1067畝, 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37個專業涵蓋水利、能源動力與材料、土木建筑等九個專業大類,建成國家級骨干專業4個,是我省唯一一所以水利、電力為專業特色的高職院校。

  ——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8.21%,初次就業率99.23%,被評為“福建省就業評估優秀高校”。

  ——培養近6萬名畢業生,省內水利系統一線員工70%以上為福建水院學子,在社會享有“福建水電人才的搖籃”美譽。

  高校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水院如何以高高飄揚的黨旗,引領青年學子在廣袤山川大地間書寫精彩人生?

  勇於探索 開創黨建新局面

  高校黨建工作要堅持把正確政治方向貫穿辦學育人全過程,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既要繼承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有效管用方法,又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

  以隊伍建設為核。提升黨組織組織力,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學院每年開設黨務思政工作者能力研修班,開展青年教職工思政素質大比武,舉辦中層以上管理干部“理論+實踐”培訓班,舉行思政教師“備課+實踐”培訓會,著力提升思政隊伍素養。同時,開展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團隊、專業教研室結對子,機關支部與學生班級結對子,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社,設立馬克思主義學院理論導師工作站,開展“青馬工程”建設,提升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自覺性、主動性。

  以課堂教育為渠。習總書記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學院黨委委員、教學系黨政負責人在每年9月為新生開設“溫暖思政第一課”,每年6月為畢業班開設“走上社會第一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5+3+N”立體交互教學模式,把“到課率”“抬頭率”“點頭率”作為考核指標,充分發揮“第一課堂”主渠道作用。

  以保障措施筑基。學院在全省高職院校率先以副科級建制,在每個院系黨總支設置專職組織員,按照全院師生1%配備黨務和思政工作者,發放專職輔導員和專職思政理論課教師補貼﹔實施“雙帶頭人”工程,系部支部書記按照“六必”要求,認真履行教學和黨建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十育人”“六大工作體系”等工作機制,將工作實踐、工作創新、工作成果上升到制度層面。

  以黨建成果蓄能。近年來,學院在全省率先實現思政實踐周全覆蓋,實現“雙100”建設目標,4門課程獲得省教育教學改革精品項目。“領航計劃”獲得全國全省獎項6個,水文化育人成果獲批教育部2019年第一批100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立項。“三千工程”是我省唯一入選教育部公布的30個師德建設優秀工作案例,“上善若水”講壇獲得省社科優秀講壇,大禹文化教育基地入選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是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校等等。因此,我院連續兩年在全省高校思政、黨建工作會議上作為高職唯一代表做典型報告。

  立根鑄魂 激發黨建新活力

  高校黨建要拉進與大學生的距離,才能把工作落到實處,讓教育起到實效。福建水院實施“紅色工匠”工程后,充分運用學院地處閩中紅色資源豐富優勢,建立20個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將思政課堂搬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思政教師、輔導員、黨員教師共同組成實踐領隊開展實踐教學。學生們紛紛點贊:“原來思政課還能這樣上!” 《中國教育報》《福建日報》也對此進行刊發。

  學院依托“二元制”合作企業,先后成立萬利達福建水院臨時黨支部、永安軸承福建水院臨時黨支部等校企黨建合作支部,培養又紅又專的技術技能型高素質人才。2019年至今全院100個班級、4000余名學生參加了實踐,《“多維聯動、理實一體”全覆蓋式思政實踐育人》獲2019年省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學院在校園內建立的電力與軌道戶外實訓場,水土保持實訓基地,與當代職場文化深度融合,結合17種水土保持與生態保護典型做法,實現“實訓場修建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讓師生處處有感受”的建設目標。新近建成的校史館&黨建基地,展現歷代水院人艱苦創業故事,給人以心靈震撼,引領師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受疫情影響,今年2245名應屆畢業生行李物品整理、寄送是一個浩大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學院發出“水滴行動”志願服務倡議后,黨員教師、輔導員和黨員學生紛紛響應,迅速行動,有序開展,熱心服務,召開了學生雲端動員會,組建“行李物品投遞服務QQ群”,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黨建領航 譜寫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學院積極主動契合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富有改革創新精神和戰略發展意識的新領導班子牢牢掌握黨對建設發展的領導權,把落腳點放在不斷強化政治自覺和政治擔當上,履行好“培養人”和“創雙高校”的使命職責。黨建統領學院建設剛柔並濟,師生獲得感增強,干事創業精氣神大幅提升。

  學院在黨委的領導下,提出以現代教育理念規律辦學,用先進辦學思想推動跨越式發展。本著“以人為本、山水生態、職教特色”的理念,建成融合“實訓、景觀、教育、文化”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校園。頂層設計,刀刃向內,打響“三大戰役”“七大工程”,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擴大干部輪崗交流和干部選拔范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親產業行業優化專業結構,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辦學成效顯著,辦學規模快速增長,在校生人數突破萬人,榮獲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全國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重點建設院校第四名等諸多榮譽。被同行盛譽“山溝溝裡飛出的金鳳凰”,在社會享有“福建水電人才的搖籃”美譽。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走過近百年的風雨歷程,福建水院將一如既往地真抓實干、鐵心拼搏,努力書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奮進之筆,朝著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院校的奮斗目標堅實邁進! (劉玉萍 黃敏軍)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