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力培養一支高水平、高素質、適應時代需求的思政教師隊伍,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不斷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新方法、新思路,在實踐中構建起“多視域思政集體備課”制度,使思政課教師在“學習、合作、反思、創造”過程中循環推進,實現專業能力與職業發展並軌提升,切實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課堂教學實效,深受學生好評。
集中研討 精心打磨
思政課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隻有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緊扣政治性要求,常態化開展集中備課教學研討,針對時代熱點、形勢政策與學生的現實困惑,精心選題,打磨示范思政課堂。
陳雅麗作題為《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主題發言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9月23日,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集體備課會。青年教師陳雅麗以《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為主題分享備課成果。與會教師分別從自己學科角度在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授課切入點思考等展開熱烈的討論。校黨委班子高度重視,全程參與並和與會教師共同交流,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分別提出自己的看法。
校黨委書記江斌在研討會后作總結發言,他指出,集體備課要精心選題、悉心研討、同時要有信心講准、講透、講活、講信、講好思政課,在教學過程中力爭達到有政治高度、理論深度、情感溫度、視野廣度、文化厚度、創新力度等要求,全面提升思政教學乃至對思政育人的工作水平。
四微路徑 媒體融合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團隊創新集體備課方式,通過“四微路徑”,依托新媒體技術手段,在集備交流中,綜合運用“微展示”“微課題”“微交流”“微實踐”等方式開創思政教育教學活動、師生線上線下交流評教、教學與實踐融於一體的教學研討“新玩法”。
如何講好“生態振興”的福建故事,讓紅色基因傳承與鄉村振興戰略無縫融合,2020年7月1日,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新媒體為載體,走進景榮生態家庭農場、情人山萬畝生態茶園和梅林生態家庭農場,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把思政直播課上到田間地頭”,把“現代農業”搬上思政直播間線上線下集體備課、在鄉間田野開設直播課、“我與農業大戶面對面”等一系列活動,借助直播“微平台”,圍繞“鄉村振興”“助力產業精准脫貧”設計課程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直播微教學,促使全體教師和學生真正觀察了解基層農村農業的發展情況和現代農民的新業態,以新思維、新技術積極推動思政課改革,拓展了思政課理論教學和實踐育人的方式方法。
“田間地頭的思政”集體備課及直播課現場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專家參與 示范引領
“懂農業、愛農業”是農類高職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環,如何結合國家政策把握行業發展方向,近距離了解農業發展新業態,將學校的育人目標與思政課實踐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是近年來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關注的焦點。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行業專家與全體思政教師共同研討,集體備課,發揮高水平專家的示范帶動作用,對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集中出現理論難點疑點問題進行深入闡釋和充分討論,促進全體思政教師與時俱進,用“一懂兩愛”喚醒職業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是馬院思政集體備課活動的又一創新舉措。(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