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州9月28日電(陳濤)這裡是“八縣通衢”和“五江之源”,原中央蘇區縣、福建省老區重點縣,也是福建省扶貧開發重點縣。今天,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脫貧“摘帽”,這裡就是——福建漳州市平和縣。
9月28日上午10:00,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七場·平和專場)舉行。本次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平和縣委書記郭德志作發布。同時還邀請了平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扶貧辦主任王振惠﹔平和縣九峰鎮澄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何文﹔平和縣鑫華園農場負責人林鎮峰和平和縣國強鄉乾嶺村村民黃三九等4位平和縣干部群眾代表,講述脫貧攻堅故事。
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焦艷攝
2019年6月,福建省平和縣順利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56戶10543人實現穩定脫貧,4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這樣的“脫貧攻堅”成就是如何達成的?接下來請一起看看,平和縣的致富經。
做強“兩大產業”,創新“五個載體”
講述人:郭德志 中共平和縣委書記
中共平和縣委書記郭德志說,平和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這條主線,做強“兩大產業”,創新“五個載體”,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
“兩大產業”“五個載體”是什麼?當地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戰?在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郭德志進行詳細闡述。
“兩大產業”之一:蜜柚
蜜柚產業是平和縣的農業支柱產業,全縣直接產值50億元、涉柚產值超百億元,創下全國縣級柚類品牌、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市場份額、出口量等六個全國第一。平和縣90%的農業人口從事涉柚產業,農戶收入80%依靠蜜柚產業。平和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386戶種植蜜柚,佔所有貧困戶數71.1%,種植面積達1.03萬畝。
“兩大產業”之二:白芽奇蘭茶
白芽奇蘭茶是平和縣僅次於蜜柚的又一支柱產業,全縣白芽奇蘭茶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涉茶產值達到20億元。
郭德志介紹,近年來,平和縣陸續出台促進柚茶產業轉型升級的一系列措施,著力在“優品種、提品質、護品牌、拓市場、深加工、促融合”上下功夫,推進柚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共平和縣委書記郭德志。人民網 焦艷攝
郭德志介紹,創新“五個載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創新實施“養雞生蛋”工程。平和縣創新實施“養雞生蛋”工程,採用“定向投資,固定收益”的模式獲取收益,收益金主要用於貧困戶醫療健康保障、住房安全保障、產業增收保障和無有效身份信息貧困人口的政策保障。2017年以來共整合資金1.2億元,累計收益2140萬元,收益金全部用於精准脫貧工作。
二是創新實施“有其屋”工程。平和縣把解決全縣貧困無房戶、危房戶的住房問題作為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結合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對無房戶以新建、購買、投靠、供養、安置等五種方式實施。2016年以來,平和縣254戶農村貧困無房戶、494戶危房戶全部入住新居,全縣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2618戶8012人全部竣工。2016年來,累計投入1.38億元用於改善貧困戶住房條件,目前,所有貧困戶住房安全等級都達到B級以上。
三是創新推行醫療兜底保險。平和縣委、縣政府以“養雞生蛋”工程收益金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意外、重疾綜合保險和醫藥費兜底保險。從2018年2月到今年6月底,平和縣累計支付意外重疾、醫療費兜底賠款1019.5萬元,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4023人次。
四是創新推出蜜柚價格指數保險。平和縣在產業扶貧保險的基礎上,創新推出蜜柚價格指數保險,確定目標價格,保障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的蜜柚扣除當年投入成本后不虧本,而且有一定的利潤空間,讓貧困戶可以穩定增收,實現穩定脫貧。
五是創新實施“一個不能少”工程。平和縣全面實施以“精准識別一個不能漏、干部挂鉤幫扶一個不能缺、產業發展帶動一個不能少、健康扶貧覆蓋一個不能丟、貧困學生就學一個不能失、兜底保障一個不能減”等六個方面為重點的“一個不能少”工程,對全縣相對貧困人口128戶482人,按照“一戶一策”開展幫扶,防范新增貧困人口。
“2019年6月,平和縣順利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56戶10543人全面脫貧,4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郭德志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脫貧攻堅中的實踐經驗,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努力讓平和百姓日子更紅火、生活更幸福。”
從省城到基層,我做扶貧二三事
講述人:王振惠 平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2019年7月,王振惠到平和縣人民政府挂職,擔任科技副縣長,分管農業農村工作,並具體負責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上任伊始,平和縣剛剛摘掉“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帽子,工作重心轉向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雖然已在省直機關工作20多年,但對基層具體事務、工作方法還不是很熟悉。對陌生的環境和新的任務我擔心自己沒把握做好。但是脫貧攻堅的決戰形勢容不得我過多猶豫。我狠下心來,給自己一個挑戰,決定從頭學起,邊干邊學。”王振惠說。
走基層,補漏洞
本著“了解情況到一線、解決問題到一線”的理念,王振惠到任后不到兩個月,跑遍了平和縣所有鄉鎮、絕大部分貧困村,深入到貧困戶家庭,發現並解決了一些問題。比如,雖然貧困戶實現了“住房有保障”,但個別貧困戶家裡無衛生間,缺乏基本的設施,還有電線裸露、樓梯未安裝扶手等。為解決諸如類似問題,平和縣開展了“強弱項補短板行動”與“暖心走訪行動”,走村入戶進行交流與排查,使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無死角無漏洞,社會保障應保盡保,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全部落實工作崗位。
在農業為主的平和縣,農民收入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性。通過調研,發現年人均純收入在4000-7000元之間的這個群體,成為新增貧困戶的風險較大,當地稱之為“相對貧困戶”。針對這類群體,王振惠帶領相關干部在安厚鎮、崎嶺鄉2個鄉鎮開展試點,形成一整套相對貧困戶識別、幫扶的成熟方案之后,迅速在全縣全面推廣。目前,平和縣識別相對貧困人口128戶482人,全部參照建檔立卡貧困戶政策,按照“一戶一策”開展幫扶,有效防范新增貧困人口。
抓重點,穩收入
蜜柚是平和人民脫貧致富的“黃金果”,但蜜柚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價格受市場供求影響波動幅度大,導致柚農收入相對不穩定。
王振惠介紹說,結合縣政府出台的19條促進蜜柚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平和蜜柚產業重點從“提品質”、“擴銷量”和“深加工”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提品質,結合當地老百姓長期形成總結出來的生草覆蓋、高挂滴管、精准施肥等果園生態種管技術,大規模推廣施用有機肥,並拓展休閑觀光功能,努力做到"種出好柚子,賣出好價錢"。
二是擴銷量,用好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手段,通過天貓等電商平台強大的商業力量和創新賦能,進一步擦亮“平和琯溪蜜柚正宗原產地”招牌。王振惠本人也在多場直播中,為琯溪蜜柚、白芽奇蘭茶兩大特產帶貨,進一步開拓全新銷售渠道。
三是深加工,千方百計爭取各種資源,拓展各種渠道,實施了30多項科研推廣項目,研發出40多項蜜柚深加工產品。現在,平和縣有一家青創企業研發的蜂蜜柚子茶已從全國100多種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李子柒簽約公司微念品牌的入選產品。
農業產業化,致富路更寬
講述人:何文 平和縣九峰鎮澄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何文是福建省商務廳駐平和縣九峰鎮澄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14年,他積極響應福建省委號召,到平和縣振陽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2017年12月,在第四批駐村工作結束8個月后,單位領導又找我談話,希望我能再次駐村,雖然當時我的二胎寶寶才8個月大,但我還是欣然前往,因為我想我對基層有感情,我想繼續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何文說。
2014年至2017年,三年的駐村工作,讓何文深刻領會到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積極推動黨建引領作用,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何文說。經過兩年多的駐村幫扶,澄溪村初步形成了以“鄉村旅游+茶產業”帶動的兩架馬車的發展模式。
何文介紹,澄溪村有著“福建省森林村庄”和“國家森林鄉村”的美譽。初到澄溪村,他就被村裡茶園的美景驚呆了。但他跟村裡的茶農一打聽才知道,村裡的茶葉銷量一般,價格不高。於是,何文就想出由村黨支部牽頭,找縣裡的龍頭企業合作,解決農產品需要的Sc認証的問題﹔找市裡的電商企業,解決產品的銷路問題。讓村裡成立合作社,按企業標准種好茶、做好茶,村黨支部負責宣傳、推廣,並聯系有關部門提供項目、技術等各方面的支持,全方位帶動茶產業的發展。
經過各方努力,澄溪村被確認為“茶產業特色村”,與漳州市“農好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平和縣陽山茶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流轉近200畝茶園,成立茶葉合作社,包銷貧困戶生產的毛茶,開發獨具當地特色的白芽奇蘭茶系列品牌“閩一口”。“閩一口”年收購毛茶60多萬元,受到全國34個大中城市市民的歡迎,並在8個城市有經銷商合作,僅漳州地區年銷售量就接近200萬元。“閩一口”作為村裡新建立的電商品牌,不僅帶動了全村茶產業的新發展,也帶動了貧困戶的脫貧增收。
同時,何文也帶領當地的干部群眾,著力發展鄉村旅游。“印象半徑"”農庄是返鄉創業青年曾清森創辦的,是“福建最具休閑創意農場”。澄溪村黨支部採取“支部+企業+貧困戶”的模式,與“印象半徑”非公黨支部共建,大力發展澄溪村生態旅游,助力脫貧攻堅,現在年游客30多萬人次,旺季時每天接待游客3000多人,村財增收近5萬元。“印象半徑”農庄通過收購附近農戶的農產品,帶動周邊村26戶貧困戶累計增收12.8萬元﹔通過吸納貧困戶務工,幫扶11戶28人人均年增收6千多元。
何文說:“對於農村來說,隻有產業興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才會越走越寬。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將繼續盡力盡責扶真貧、用心用情暖民心,做優做實各項扶貧工作。”
幫鄉親脫貧 我也出一份力
講述人:林鎮峰 平和縣安厚鎮鑫華園農場負責人
林鎮峰是平和縣鑫華源農場的負責人,也是一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2002年畢業於福建農林大學的他,在上大學時,就夢想在自己家鄉創建一個現代化農場。2003年底,林鎮峰在老家安厚鎮龍頭村租了23畝地,開啟了他的農業創業生涯。現在,他的農場有160多畝地,具備水肥一體化的溫室大棚標准化生產能力,種有青棗、芭樂、百香果、臍橙等。2019年農場總收入達200多萬元。
“2015年底,黨中央、國務院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我覺得有必要在這場攻堅戰中出把力,幫助村裡貧困的鄉親。”林鎮峰說。
用心助人
鑫華源農場每年需要幾位固定工人和一大批季節性用工。從2016年開始,林鎮峰決定優先雇用貧困戶,讓他們通過務工增加收入。不過,剛開始時,有些貧困戶不大敢來。“其中有個貧困戶叫林其海,家中除了有七八十歲的老母親和有點智障的妻子,還有3個小孩,僅靠林其海一人打零工維持生計。當時我找到林其海讓他到農場幫忙時,他表現得很自卑,沒有自信,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干不好農場的活。他的這個反應讓我很心痛,也許就是貧窮使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也許其他貧困戶也一樣。我想要幫助他們,就得先讓他們鼓起信心來。”林鎮峰說。
在林鎮峰的鼓勵下,林其海和村裡另外5個貧困戶來到了農場打工,后來林其海成為了農場的固定工人,每年有將近3萬元的務工收入。而其他打臨時工的貧困戶,每年僅僅在農場,也都有多則五六千元、少則兩三千元的務工收入。
林鎮峰介紹:“隨著農場效益越來越好,我們也逐漸擴大幫扶范圍,目前農場與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我們除了提供務工崗位外,還為他們家裡的農業種植提供技術指導、贈送肥料等,並與福建省熱帶作物研究所合作,組織貧困戶開展農業種植技術培訓,當他們的家庭農業種植的技術后盾。”
創新助村
林鎮峰積極探索“村+農場+貧困戶”的模式,幫助貧困村增加村財收入。2017年,安厚鎮東川村、三馬村以扶貧資金入股的形式,入股到鑫華源農場,當年,這兩個村就獲得1.6萬元的分紅。“2018年,安厚鎮、龍頭村、三龍村以同樣形式入股農場。現在農場每年可為4個貧困村增加村財6萬多元。今年,又有兩個貧困村正在洽談合作事宜。”林鎮峰介紹道。
愛心助學
經過這些年的扶貧工作,讓林鎮峰認識到,扶貧得從扶志開始。他說。“我不希望再看到山區的孩子因為環境、經濟條件,而導致人格自卑、信心不足。”因此,從2018年開始,鑫華源農場在當地龍頭村小學設立了"鑫華源農場獎教獎學基金",鼓勵農村孩子通過努力學習,實現人生價值。
“這些年的經歷,讓我更加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幫鄉親脫貧,我也要出一份力”林鎮峰堅定地說道。
“黨和政府就是我最大的靠山”
講述人:黃三九 平和縣國強鄉乾嶺村村民
黃三九是平和縣國強鄉乾嶺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前,老婆嫌我窮,丟下我和一個兩歲的孩子跑了,日子很難熬,越過越窮。為了生活,1999年,我帶著兒子到外地打工。雖然省吃儉用,但日子也不好過。到2016年初,我兩手空空回來,是村裡出了名的貧困戶。”黃三九介紹道。
現在,他有了新房,有可靠的收入,不但成了家,還生了一個兒子,一家人一年保底有十幾萬元收入。
此前,就在黃三九對生活感到絕望的時候,2016年,黃三九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地的的鄉、村干部在了解到黃三九“缺資金”“沒技術”的難題后,決定幫他解決。之后,鄉、村干部為黃三九量身定制了一整套的脫貧幫扶方案,並分步實施。“2016年初,當地政府把我納入‘造福工程’實施對象,補貼2.3萬元幫我蓋新房,在眾鄉親的幫助下,我扒掉四處透風漏雨的瓦屋,建設新屋。2016年5月2日那天,我搬進了70平方米的2層新房,有了個能遮風擋雨的家。”黃三九介紹道。
2016年,當地政府幫黃三九爭取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解決了他生產資金的困難。同時,讓他參加技術培訓,請蜜柚專業合作社裡種蜜柚的能手,一對一指導管理蜜柚。“有了技術和資金,我的積極性上來了,認真管好蜜柚,擴大蜜柚種植面積。當年底,我那一百多棵蜜柚就收入2萬多元。2017年,村裡安排我當村裡的衛生保潔員,負責全村垃圾清運,每月包干4000元(現在是5000元)。”黃三九興奮地說。
除此之外,黃三九還在政府的幫扶下購買了蜜柚價格保險。有了這個保險,他家的蜜柚有了兜底保險價,今年他家的蜜柚已有了幾萬元的收入。
“我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就是我最大的靠山。”黃三九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