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10月12日電(林盈) 去年7月,廈門市順利入選中央財政支持廈門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工作(以下簡稱“試點工作”)示范城市,並獲得3年24億元的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10月12日上午,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財政補貼申領、審核、使用等操作細則進行詳細解讀,同時介紹了試點工作的開展情況。
截至目前,廈門市機構化住房租賃機構數量已從試點初期不到10家增加至45家,其中規模化租賃機構增至13家。截至9月底,全市住房租賃系統累計訪問313.94萬次,發布房源35.72萬套(間), 備案租賃合同4.33萬份。已累計預算安排16億元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開展多批項目審批,其中首批2個項目3909套(間)共11.78萬平方米,預計貼補1.69億元。
據了解,為全面推進該試點工作的深入落實,廈門市緊密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制定了《中央財政支持廈門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專項資金申領、審核操作細則》(以下簡稱《操作細則》)等政策,進一步明確了資金申領主體、范圍、標准及申領程序、原則等內容。
《操作細則》指出,廈門市從事住房租賃行業的合法企業均可在新建項目、改建項目、盤活項目、運營項目等四類范圍內,按照“零星受理、分級審核、分批發放”的原則,採取“受理、初審、復評、公示、審批、撥付”的程序申領補貼。其中,新建項目可按建筑類型給予最高每平方米700-1200元的建安成本補貼。此外,申領企業領取的補貼資金也應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接受監督。
發布會現場,廈門市住房局副局長陳江生表示,此次出台的《操作細則》補貼對象涵蓋面廣、補貼標准精准,且對負面清單的落實作出了明確。專項資金補貼的細化實施將進一步完善廈門市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逐步構建供給充裕、租期穩定、租金平穩、主體多元、服務規范、機制完善的可持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滿足廣大承租者住有所居,租期、租金穩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