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學思踐悟青馬教育機制 探索立德樹人高職青馬教育模式

2020年10月14日15:34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培育時代新人要求,積極探索“小馬先鋒”為引領的學生自主建構的思政教育改革,形成“學”“思”“踐”“悟”青馬教育機制,構建了立德樹人高職青馬教育模式。通過“學而思”“思而踐”“踐而悟”“悟又學”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立德樹人”青馬教育,實現了學生理論武裝、思想認同、行動自覺、價值引領有機統一,培養了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7賽2煉”構筑育人格局

根據教育部和省委教育工委文件要求,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決定全面推進“青馬工程”工作,以黨建為引領,各部門全面協同,以“一壇一社一沙龍一中心一工作室”五大平台,以“7賽2煉”(“7賽”指一省賽:福建省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競賽、六校賽:思政微講課賽、微視頻賽、演講賽、辯論賽、演講賽、知識競賽﹔“2煉”指校內實踐:在校期間和校外實踐:暑期社會實踐)為主要抓手,拓寬了立德樹人的養成途徑。傳統的思政教育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上,存在教師參與度不足,對於學生的實踐過程缺乏全程性“陪同”與“指引”等問題,學院在開展思政教育時就十分注重突破這一難題。像活動之一的“分享成長”主題沙龍則倡導師生共同“分享”,共同“對話”,既可以為“以賽促學”提供一定支持與保障,同時又滿足了育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具體要求,實現青馬教育主渠道與創新教育方法載體相結合,進一步提升教育效果、豐富教育內容、遵循教育規律、創新教育手段,將思政教育落到實處,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四位一體”打造“學、思、踐、悟”青馬課堂

一是牢抓“學”層面,做好學生理論武裝。第一課堂最積極、最深遠的教育來自學生心靈深處的自覺認識,要將教育在學生心中化成一種深層次的力量,就要注重自主化教育,讓學生自我覺醒、自我完善。在青馬課程中,探索“小馬先鋒”領跑青馬課堂。為拯救課堂“低頭族”,提高思政課“抬頭率”,切實發揮青馬課堂的主渠道作用,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始了以問題為導向的“互動式”教學探索,“課堂辯論、小組展示、主題演講、經典研討”等形式有效地提升了青馬課堂的吸引力。此外,在學習通教學平台上,智能考勤、隨堂測試、虛擬討論小組等功能實現了課上的全員互動、課下的延續互動,有效提升了課堂參與廣度、深度、活躍度,思想政治理論課變得“鮮活”起來。

二是嚴抓“思”層面,促進學生思想認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統攬,加強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深化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第一,圍繞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和學校建設,引導廣大青年向上、向善,強化“青馬工程”系統性。第二,圍繞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和學院建設,引導廣大青年向上、向善,強化“青馬工程”系統性。全面推進了院系基層團組織活力建設,提高了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創新力,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

三是緊抓“踐”層面,推動學生行動自覺。“7賽2煉”是學院思政教育實踐層面的探索,主要是通過“以賽促學”,實現了對第一課堂的“反哺”。以“學以致用”為原則,競賽活動的開展增強了思政課程的實踐性及現實針對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在“第一課堂”的學習熱情。“一馬當先”知識競賽、“思政杯”辯論賽、“馬克思主義能給予我們什麼”主題征文演講活動與全省高校大學生學習新思想電視競賽活動的開展,淘汰賽、擂台賽、總決賽等比賽的進行,使得學生明白我們從哪裡來、往哪兒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提升青馬教育的成效。

四是搶抓“悟”層面,實現學生價值引領。面對網絡輿論多元化、歷史虛無主義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傳統信仰和道德觀念的現實情況,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構建媒體平台+網絡課程,開辟了“立德樹人”青馬教育教學的新陣地。第一,開通新媒體平台,將網絡正能量融入青馬教育。馬克思主義學院採用“主動出擊”的策略,開通“福信微馬”微信公眾平台。另外,“福信微馬”注意理論話語的“轉換”,以更為貼近“00后”大學生的網絡話語“發聲”,實現了青馬課程的“接地氣”“有人氣”。第二,開設網絡課程,用“互聯網+”思維解碼思政課程。針對學生“無日不網,每日必網”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推進《形勢與政策》網絡課程的建設,讓學生的學習實現了“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雙向用力”營造活力育人生態

一是助力青年教師,打造骨干教師隊伍。採取新老教師結對活動,簽署結對協議,以教師發展中心為抓手,實施“博士工程”,建立“傳幫帶”工作機制,把好師德關、培養關、能力關,引導一批思政教師成為師德標兵、教學名師、教學骨干,推動思政教師整體水平提升和青年教師成長。

二是助推“理論+實際”,指導學生社團活動。堅持鑄魂育人,精心指導學生社團活動開展。提升青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便是豐富活動形式,吸引學生“目光”,注重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讓學生“動手”與“動腦”。圍繞教育部“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活動要求,推出了戰疫微課、福信讀書社戰“疫”學習日歷、福信讀書社戰“疫”故事我來講等。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作為一項戰略性事業,對於黨的執政基礎、國家的未來、青年的良好發展尤為重要。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將繼續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勇於迎接挑戰,積極探索“青馬工程”新路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黃咸書)

(責編:吳舟、陳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