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10月18日電 風聲、海聲、鋼琴聲、朗讀聲……10月16日上午,位於廈門環島路音樂廣場的“一平方米”朗讀亭迎來了它的朗讀者們。與此同時,在北京、武漢兩地也同步開啟為期三天的《朗讀者》第三季新媒體朗讀直播活動。
位於廈門環島路音樂廣場的“一平方米”朗讀亭。 廈門市委宣傳部文藝處供圖
第一位走進廈門朗讀亭的是一位“不見外的老外”——來自廈門大學的外籍教授潘維廉。在朗讀亭中,他用中英雙語深情朗讀了林語堂的《論夢想》,並在鏡頭前講述了自己與廈門的不解之緣,深情並茂,令人動容。
第一位走進廈門朗讀亭的是來自廈門大學的外籍教授潘維廉,他曾獲國家外國專家友誼獎、福建省榮譽公民、廈門市榮譽市民等稱號。 廈門市委宣傳部文藝處供圖
活動當天,還有平均年齡60歲的鼓浪嶼雷厝樂隊、捐髓救母的少年曾啟俊、城中村公益圖書館創始人丁勇等市民游客帶著自己的故事,邁入“一平方米”朗讀亭……在和煦的陽光下 ,他們迎著徐徐海風、伴著海浪聲朗讀。一時間,朗讀聲與鋼琴聲交融,海風與海浪聲聲呼應,深情描述著廈門的“詩和遠方”。
平均年齡60歲的鼓浪嶼雷厝樂隊。 廈門市委宣傳部文藝處供圖
據了解,此次廈門地區共有上千人預約報名“一平方米”朗讀亭活動,直播期間將有224名朗讀者參與朗讀。
與其他朗讀亭不同,廈門的朗讀亭內特別放置了一架白色鋼琴。 廈門市委宣傳部文藝處供圖
朗讀亭內,特別布置的一架白色鋼琴讓朗讀亭平添了幾分“廈門味道”。同時,全新升級的朗讀亭在“一平方米”外還增設了一個閱讀空間,展設陳列搭配圖書、綠植、文創,無不凸顯了廈門特有的人文氣質。(林盈 林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