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秋冬季疫情防控手冊”福建人請收好

2020年10月31日10:09  來源:福建日報
 

  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國外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和國內疫情零星散發的情況下,廣大市民朋友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至關重要。

  秋冬季節空氣干燥、晝夜溫差大,是疾病多發季節。此時,特別需要科學地做好個人防護。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了解下秋冬季疫情防控的重點。

  01、居家

  及時儲備體溫計、口罩及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

  主動做好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建議早晚測量體溫。

  家庭環境以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及時清理室內垃圾。

  保持室內通風換氣,室內溫度適宜時,盡量採取開窗通風方式。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衣被等經常清洗晾晒。

  科學飲食,適量運動,保障睡眠,保持良好心態,提高身體免疫力。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

  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使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

  及時做好手衛生。

  自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后、飯前便后、烹飪或准備食物前,應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02、工作場所

  盡量採用步行、騎行、駕乘私家車等方式,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工作場所中保持安全距離,隨身備用口罩,與來訪人員近距離接觸時可佩戴。

  食堂就餐盡量錯峰、錯時,減少堂食,盡量不在就餐時近距離交流。鼓勵自帶餐具並做好清洗。

  減少工作人員間的直接接觸,鼓勵採用無紙化辦公,觸摸公共設施或他人物品后及時洗手或用免洗洗手液揉搓雙手。

  減少開會頻次,縮短會議時間,多採用網絡視頻會議等方式。

  會議期間溫度適宜時應當開窗或開門。人員密集且有外單位人員參會時建議全程佩戴口罩。

  注意工作期間休息,推廣工間操等簡易健身方式。

  03、公共交通工具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洗手液等物品。

  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減少與他人接觸,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

  注意手衛生,減少不必要的觸摸,避免用未清潔的手接觸口、眼、鼻。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飲食。

  在室外公交站台等候時,若人員稀少可不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乘車高峰期在室內公交(地鐵)站台時,應佩戴口罩。

  出租車、網約車載客期間乘客和司機全程佩戴口罩,在氣溫適宜、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勤開窗通風。

  騎行共享單車前,建議用消毒濕紙巾擦拭車把和坐墊部分,可不佩戴口罩。

  盡量使用線上購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購票和支付方式。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結束后,摘下口罩,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進行手部消毒,將外穿衣物置於通風處。

  04、超市、商場、農貿市場等場所

  前往超市、商場、農貿市場,應盡量避開客流高峰期,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洗手液。

  盡量選擇樓梯步行方式。

  如到樓層比較高的地方購物,優先使用扶梯,乘坐扶梯時與前后人員保持距離。乘坐廂式電梯應避免同梯人員過多過密。

  全程佩戴口罩,及時做好手衛生。

  購買商品時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盡量縮短排隊和購物時間。

  盡量使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支付方式。

  選購冷凍食品時,避免手直接觸碰冷凍食品及其包裝。

  購買冷凍食品回家后,可用75%酒精對冷凍食品及包裝表面進行消毒。

  儲存此類物品前,做好獨立封閉包裝。接觸和處理完冷凍食品后,立即洗手消毒。

  做好食品處理工作,加工前認真清洗並防止水花飛濺,食物煮熟煮透,加工存放保証生熟食分開,烹飪加工完成后對台面廚具進行清潔消毒,食物處理過程中避免用未清潔的手接觸口、眼、鼻。

  05、廣場、公園、旅游景點等室外場所

  前往廣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應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洗手液。

  在空曠、通風良好、人員稀少的公園、廣場等露天戶外場所,可不佩戴口罩。

  參與聚集性活動時,保持安全距離,必要時可佩戴口罩。

  注意個人衛生,做好手衛生。

  06、影劇院、圖書館、理發室等場所

  前往影劇院、圖書館、理發室等場所應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洗手液。

  盡可能選擇通風良好、環境衛生整潔的服務場所。

  人員密集或近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鼓勵線上購票、掃碼支付等非接觸購票和支付方式。

  在美容美發等場所,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圍巾等物品。

  07、外出旅行、住宿、用餐

  外出旅行要提前關注目的地的疫情風險等級,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洗手液,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乘坐飛機、高鐵、火車、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在候車廳、車廂或機艙內應加強個人防護,全程佩戴口罩。

  注意個人衛生,做好手衛生,乘車、候機時減少接觸座椅、扶手、車門等公共物品和設施。

  入住酒店或賓館后,加強房間通風,對客房的公共接觸台面等先用消毒濕紙巾消毒,並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低樓層盡量選擇樓梯步行方式,高樓層乘坐廂式電梯時應佩戴口罩。

  外出就餐時,應選擇正規、環境整潔的餐廳。排隊等候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提倡分餐制,對無法分餐的,應使用公筷公勺,防止交叉污染。

  08、衛生醫療機構

  前往醫療機構要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洗手液。出門先自測體溫,發熱患者就醫時應佩戴口罩,避免與其他人員接觸,進入醫療機構后前往發熱門診就診。

  就醫時全程佩戴口罩。

  做好手衛生,盡量避免觸摸門把手、挂號機、取款機等物體表面,接觸后及時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候診和排隊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間距。

  盡量選擇樓梯步行,若乘坐廂式電梯,應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員過多過密。

  自醫療機構返家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直接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更換外衣並盡快清洗。

  09、學校

  教職員工(包括教師以及食堂、保潔、保安和宿管等后勤服務人員)和學生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有發熱、干咳等可疑症狀的人員應及時就醫。

  服從學校防控要求,非必要不進入學校活動,

  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師生應備好口罩、消毒濕紙巾或免洗洗手液。在上、下學途中盡量採用步行、騎行、駕乘私家車等交通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校車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校園內師生無需佩戴口罩。校門值守人員、保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應佩戴口罩。

  在校期間學生盡量保持安全距離,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

  注意個人衛生,及時做好手衛生。

  合理安排活動。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組織一定規模的集體活動。

  學生在校期間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鬧,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避免外來人員進入學生宿舍。

  加強宿舍衛生打掃和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和洗手設施運行良好。

  疫情仍未結束,防護從你我做起,不扎堆、少聚集、勤洗手、多通風、講衛生……這個秋冬,提高警惕,筑牢疫情防線,保護自己以及身邊的人。

(責編:吳舟、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