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看福建》系列之十三

三明:突出重點創新普法形式 貼地三尺法治潤民心

陳偉 吳丹

2020年11月17日10:33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編者按:

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回看過去5年,福建法治宣傳教育好似“春有百花冬有雪,無邊光景時時新”,依法治理和法治創建扎實推進,創新亮點紛呈,交出來一份“七五”普法漂亮答卷。為此,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福建省司法廳特別策劃推出《“七五”普法看福建》系列報道。

送法下鄉活動5千多場(次),現場解答群眾咨詢200多萬人(次),開展各類法治宣傳教育活動4.3萬多場次、法治講座4千多場次,發放宣傳資料近百萬多份,受教育群眾850多萬人次,創建9個國家級、60個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法安天下,德潤民心,“七五”普法以來,三明普法成績卓著。

創新機制,普法工作扎實推進

“這所新建的學校,一開始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法治建設。”滬明小學副校長方芳介紹,“我們通過設置漫畫吉祥物等方式,幫助同學們樹立憲法至上的理念,爭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小公民。”目前,滬明小學已被三明市普法機構確定為建立普法新機制試點單位,學校正嚴格按照“三交”普法工作機制的要求,落實責任,穩步推進法治校園建設。

“三交”機制,是三明市“七五”普法期間探索建立的新機制,即建立交普法責任清單、交普法問題並推動整改、交普法工作實效答卷,推動各部門真正把普法責任“扛在肩上”,做到普法責任與本部門本行業工作深度融合,確保實戰有實招。

三明市通過一系列頂層設計不斷推動普法工作行穩致遠。在福建率先制定出台《三明市“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考核管理辦法》,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地見效,將市直重點普法單位擴容為50家,量身定制8類(安全生產、疫情防控、惠民為民、生態環境保護、優化營商環境、國家安全、提高全民素養、各行業新法)100項普法責任清單,切實發揮普法考核指揮棒作用。

同時,三明著力強化經費保障、考評機制和普法隊伍建設,將普法依法治理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績效評估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內容,將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學研究等領域的優秀人才,納入市、縣兩級普法講師團師資庫,壯大普法專兼力量,推動普法工作有序進行。

突出重點,法治宣傳氛圍濃厚

組建民法典普法宣傳隊伍、開展民法典集中宣傳活動、組織以案釋典活動……三明市精心組織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真正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結合真實的殘疾人維權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憲法》《殘疾人保障法》及其它有關殘疾人的法規及殘疾人法律援助知識等內容,教導孩子們在遇到非法侵害時應當利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近日,三明市司法局聯合市殘聯、市特校、福建威明律師事務所開展普法教育進特校專題講座活動,用一個個深入淺出的案例,在孩子們的心裡播下法治的種子。

自2016年以來,三明全市舉辦普法教育1770場次,受教育青少年48萬人次。

“七五”普法期間,三明市突出憲法普及宣傳,推動學習黨內法規、民法典,推進法治文化建設,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到各個環節、各個活動和各個法治陣地建設中,通過憲法宣誓、憲法晨讀、憲法詩歌朗誦、“法治的力量”書法展、“守望正義·法潤萬家”文藝演出等多種宣傳方式,讓干部群眾親身觸摸憲法、感悟憲法,努力讓憲法精神浸潤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在全市形成了領導干部“帶頭學”、機關干部“普遍學”、普法宣傳“全民學”的良好氛圍。

打造品牌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七五”普法期間,三明市大力推進“法治三明”建設,發揮當地法律人、媒體人、護林人等專業優勢建立特色普法組織。

“‘常遠’寓意為法治宣傳寓於日常工作中,法治宣傳永遠在路上。”2020年4月22日,三明市首個品牌普法工作室——常遠普法工作室在泰寧縣設立。常遠普法工作室是以法律援助律師為主的一個5人普法工作團隊。

團隊在從事法律援助工作中開展以案說法、以案釋法,圍繞身邊人、身邊事,以景區維權、生態建設和百姓關心的生產生活以及住房、交通、金融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使群眾以最有效、最直接、最有親歷感的方式獲得法律知識,也使普法方式更直接,更接地氣,效果更明顯。

明溪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的“老兵調解室”成了三明的一個品牌普法項目。作為三明首個“老兵調解室”,調解員們通過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及時了解、發現、掌握各種退役軍人事務糾紛苗頭隱患,增強退役軍人事務糾紛排查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為退役軍人提供服務和做好相關政策的宣傳,及時消除矛盾,化解糾紛。

拓展形式,全民普法喜聞樂見

“老百姓人人來執行喲,俺們不傳謠不信謠喲……”泰寧縣《我唱山歌來抗病毒》視頻一經上線,便有140余萬人點擊觀看。

寧化縣原創系列漫畫《依法防控 守土有責》被數十家媒體轉載,點擊率達30余萬次,網友紛紛點贊。

三明通過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拓展普法形式,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到公園散步,還能學法,如今,沙縣市民多了一個休閑的好去處——法治主題公園。公園裡通過文字結合雕塑進行造景,採取點狀分布互動學習景觀小品,將法治文化、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自然景觀之中,20個法治景觀雕塑、40個法治景觀置石和60個法治景觀宣傳小品,生動形象地傳達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理念,讓群眾在休閑娛樂中得到法治文化熏陶。

如今,三明已建成法治公園、廣場、長廊1000多個,將客家文化、朱子文化、楊時文化和蘇區紅色法治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形成三明紅色法治文化帶……深化“法律六進”,不斷拓展內容形式新視野,強化區分重點普法對象類別,有針對性地因人施教,讓群眾真正做到看得懂、記得住、學得會、用得上,讓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治精神真正實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