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輔導員無疑是承擔大學生思政育人的骨干力量之一,作為大學生日常思政育人與管理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如何“理直氣壯”地肩負起對大學生政治上正確引導、思想上守正引領、學習上精准輔導、情感上施愛疏導、行為上躬身教導、就業上規劃指導的時代使命,在信仰、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三個“徹底”,應該成為高校輔導員做好日常思政工作的三個著力點。
一、信仰“徹底”。何謂“徹底”?《說文》:“徹,通也。”《辭海》:“徹底:通透到底。形容深透、完全而無所遺留。”馬克思說:“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所謂“徹底”即為從根本上毫無保留的深透完全的理性認同。信仰“徹底”,就是要求高校輔導員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必須成為徹底的純粹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從根本上做到完全徹底的理論認同。“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高校輔導員是站講台向青年大學生講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人,因此輔導員首先要做一名“信仰徹底”的馬克思主義者,這是高校輔導員貫徹落實“政治要強”根本政治前提。
強化信仰守正。高校輔導員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化信仰上必須守正: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隻有做到信仰守正,才能明辨哪裡是來路、何處是方向。做到信仰守正,就要守正信仰的大門,夯實信仰的大廈,“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絕不做“課上講馬列、課下信鬼神”、“人前講信仰、人后喪信念”的“政治兩面人”和“信念兩面人”。
敢於亮劍斗爭。高校是生產思想又消費思想、生產輿論又消費輿論、生產理論又消費理論、生產文化又消費文化的獨特戰線,高校黨的意識形態具有的前沿性、獨特性、敏感性、復雜性和嚴峻性的新形勢新要求充分說明,高校輔導員肩負的思想引領、輿論引導、理論服人和文化化人等職責使命責任重大。據此,高校輔導員應“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敢於旗幟鮮明發聲,敢於理直氣壯亮劍,敢於明辨是非斗爭,牢牢把握思政工作姓“馬”,讓思政課主渠道唱響主流好聲音、傳播蓬勃正能量、講解好中國精彩故事、傳遞好中國智慧與方案。
二、理論“徹底”。理論上的“徹底”,本質上彰顯的是輔導員精湛的業務本領,體現的是輔導員“理直氣壯”的“理論自由”與“理論自信”,升華的是青年大學生對輔導員“親和力”與“信其道”的理性認同。從教育基本規律審視,“讓有理論的人講理論”,這是增強輔導員日常思政工作的理論性、學理性的內在規律性要求。馬克思深刻指出:“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高校輔導員如果想說服學生,隻有靠“徹底的思想理論根本”去實現。馬克思論述的“理論徹底”有兩大價值取向:一是“說服人”,二是“掌握群眾”。輔導員“理論徹底”的根本價值也在於“說服學生”和“掌握學生”,基於這兩點考量,高校輔導員實現“理論徹底”具有兩大現實途徑。
構建“體系化”能夠“說服學生”的思想理論架構。輔導員思政工作需要系統性的廣博的科學理論知識支撐,需要遵循體系化的內在教育規律和理論邏輯架構。輔導員無論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去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都需要潛心致力於專業思想理論體系的創新構建,都需要潛心專注於透徹的學理分析和精細的探幽發微,都需要最大深度地實現專業知識體系內在邏輯徹底的融會貫通,這無疑是輔導員謀求“理論徹底”的基本手段。這種“理論徹底”,不是碎片化的相互割裂的、膚淺的或滿足一知半解的“半桶”理論知識,而是“理論自由”。
提升與時俱進“掌握學生”的理論能力。輔導員如何“掌握學生”?首要任務是把握學生“思政需求側”的時代變化,首先要讀懂學生,做大學生的“知心人”。同時輔導員應根據學情、時情、國情、世情而與時俱進、因材施教。隻有“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才能真正體現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格和科學的思想方法。輔導員也隻有做到與大學生思想脈搏和情感訴求“同頻共振”,才能真正實現“理論徹底”。
三、實踐“徹底”。“實踐徹底”是助力高校輔導員提升“實踐性”的根本途徑,是踐行輔導員“理直氣壯”的行動指南。從馬克思認識論分析,讓有實踐的人講實踐,這是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的必然選擇。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論的邏輯起點,“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這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永葆生機活力”的必由之路就是做到“實踐徹底”,不斷推進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
強化輔導員思政實踐教學的“供給側”改革創新。輔導員隻有將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才能催生思政課堂實踐教學的勃勃生機與活力。從認識論的邏輯視角看,把思政育人教學置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中去檢驗、去發展,然后再不斷進行新的思政理論創新。堅持“內容為王”、“實踐為先”,不斷豐富思政“金課”供給模式,豐富思政育人工作的“工具箱”,大力探索“思政+”實踐教學供給側改革,在持續推進新媒體與思政課融合創新、思政課呈現形式創新、思政課實踐載體創新上精准發力,把思政課打造得既“有滋有味”、又“有意思有意義”,最大程度促進學生有更多的思政實踐課獲得感。
強化思政課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理論指導創新。“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如何讓大學生在“服務祖國的偉大實踐”中盡快成長,毋容置疑,突出思政課的實踐性創新和環節,加強對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理論指導至關重要。新時代為青年學生搭建的建功立業舞台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使命就是要善於運用“四個偉大”的生動實踐去驗証思政理論的徹底,善於運用徹底的思政理論成果去催生和指導青年學生的鮮活實踐,讓大學生用“中國心”獨立思考“中國事”,引導學生在躬身實踐中尋找答案、釋疑解惑,在服務祖國的偉大實踐中擔負民族復興大任。
(作者系臨沂大學費縣校區黨委副書記、副教授、專職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