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讓文化遺產走進生活,利用與傳承就水到渠成
人民網福州8月1日電 (呂春榮、林盈、王銑)日前,隨著“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申遺,福建的世界遺產增至5處。申遺成功后,泉州該怎麼做?福建如何利用好這些世界遺產?7月31日,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接受人民網專訪,對這些問題作出回答。
“保護是第一位,沒有保護就沒有利用、沒有傳承。”傅柒生在受訪中說,申遺成功后,泉州應以做好保護為先,保障文化遺產的安全,科學地進行維修,在利用和傳承中彰顯遺產的普遍價值,體現它的文化內涵、文化價值。
談及如何保護,傅柒生提出,可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應用更多智慧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宣傳手段,表達遺產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同時,將文化遺產保護科學地同城市規劃、鄉村振興、旅游發展、生態建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統、科學、可持續的保護模式。
他認為,在此基礎上,應制定各種法律法規,讓文化遺產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在政策的保障之下規范地利用和傳承。同時,借鑒國內外的先進做法,不斷完善它,努力把保護工作做好,使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
傅柒生還補充道,文化遺產保護還需要社會各界的介入和參與,要讓老百姓從文化遺產保護中獲益,有獲得感、體驗感。
在被問及“福建該如何利用和傳承世界遺產”時,傅柒生回答,要將遺產的文化內涵加以挖掘、展示和傳播,講好文化遺產的故事。
“如果不懂得自己的價值或者不傳播自己的價值,那麼文化遺產有可能會黯然無光。”傅柒生認為,利用好世界遺產不僅要研究,也要懂傳播,講好故事是遺產利用和傳承的一個重要途徑。
他舉例說,以泉州為例,22個遺產點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故事,它們都應該有自己個性化的展示和故事表述。“有了文化內涵,還要讓它與旅游、鄉村振興融合在一起,將保護和傳承有機結合起來。”傅柒生說。
他指出,在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傳承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講好故事之后,希望能讓文化遺產成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滿足自己物質需求和精神向往的一個重要渠道與內容,讓文化遺產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樣它的利用與傳承就水到渠成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