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童心學習黨史滋養兒童初心 樂享多彩暑期

為切實解決職工子女暑期“看護難”問題,一段時間來,福建泉州各地各相關部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開展“青春向黨、奮斗強國”“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等主題活動,以讀書節、故事會、紅歌快閃、經典誦讀、主題團課、知識競賽等形式,引導職工子女從小學黨史、悟初心,傳承紅色文化,厚植愛黨愛國基因,解決職工心頭的“煩心事”,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
學黨史 滋養兒童初心
黨史學習從娃娃抓起,既厚植了下一代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又可以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通過參加親子紅色故事會,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紅色故事,帶著他們了解黨的歷史,銘記黨的恩情,在學習講故事的過程中,傳承紅色基因。”日前,豐澤區東海實驗幼兒園的劉若鏡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姐姐一起上台講述《解放軍廟的故事》。
她媽媽劉曉瑩說,得益於市婦聯開展的“百年禮贊·少年兒童心向黨”家庭教育宣傳系列活動,全市許多家庭踴躍參加“故事爸媽同閱讀 紅色基因共傳承”親子紅色故事會、“紅歌頌黨恩”家庭紅歌傳唱活動。200多戶家庭的視頻作品通過縣級選拔進入市級評選,最終32件親子紅色故事會作品、28件家庭紅歌傳唱作品脫穎而出。
“卡通漫畫、有聲故事……泉州革命史真的很有感染力,我要向革命先輩們看齊!”翻開《泉州紅色記憶》黨史學習教育讀本,泉州實驗小學的學生體會很深。該書由市檔案館、市文旅集團、泉州實驗小學聯合編纂,從市檔案館館藏紅色檔案中提取十個泉州具有代表性的紅色革命事件的檔案資料圖片,用兒童讀本形式進行編研創作,並配上紅色卡通繪畫,此外還專門錄制音頻,讓低年級同學可以通過有聲故事的形式學習。
市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編纂出版《泉州紅色記憶》,是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具體舉措,既發揮館藏資源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又將檔案文化轉化為校園文化,助力學校以史育人,筑牢學生的信仰之基,鑄就學生的紅色之魂。
解難題 看護職工子女
為解決職工家庭子女看護難題,泉州工會“娘家人”回應職工需求,幫助和支持基層開辦職工子女暑托班。
近日,在鯉城區溫陵書院培訓學校少林分校,暑托班的學生們正跟著老師朗誦散文《少年中國說》。該暑托班開設了詩文朗誦、特色口才、經典閱讀等項目。“暑托班真是替我們家解決了大難題。”學生家長林玉麗說,她和愛人都要上班,聽說社區要辦暑托班,趕緊報名,“在這裡,孩子能交到朋友,也能學到很多知識,我們家長很放心。”
為方便職工子女就近參加活動,鯉城區總工會在古城和新區多個社區設點,讓孩子們在家門口上暑托班。今年,鯉城區總工會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和志願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共開辦了18個暑托班,目前已有550多名職工子女報名參加。
在晉江,該市總工會組織各鄉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總工會、出口加工區工會及泉州半導體高新區晉江分園區工會共同行動,為家有小學二年級以上孩子、暑期看管有困難的職工解決難題。截至目前,晉江通過該方式共開辦了75個暑托班,共計服務2205名職工子女。
德化縣辦好職工子女暑托班,不僅幫助150個非公職工家庭解決“煩心事”,還組織學生參與黨史閱讀、紅色電影欣賞等主題課程,厚植孩子愛黨愛國情懷,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辦到職工“心坎裡”。(吳宗寶 陳雨渟 黃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