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醫學派名家薈》系列訪談
福州市孫氏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王玲

福州市孫氏中醫婦科學術流派傳承人王玲。朱志輝攝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走進《閩醫學派名家薈》系列訪談。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精神,挖掘和傳承閩醫學派學術精華,推動閩醫學派的繁榮發展,廣泛傳播各流派傳承人救死扶傷的動人故事,發揮好中醫藥優勢為廣大群眾服務,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啟動閩醫學派影像記錄工程——《閩醫學派名家薈》系列訪談節目,今天做客《閩醫學派名家薈》的嘉賓是來自福州市中醫院、福州市孫氏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的王玲醫生。
【嘉賓簡介】——
王玲,福州市中醫院婦產科中醫主任醫師,副教授,婦科名老中醫孫坦村學術繼承人,從事中醫婦科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參與編輯的《福州近代中醫流派經驗薈萃》,於1994年8月榮獲福建省醫藥衛生優秀科技著作科技進步三等獎﹔1996年參加“福州近代中醫流派研究”項目,榮獲福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編輯《福州近代婦科名家考析》《孫氏世家婦科臨証經驗》《中醫婦科名家經驗心悟》等等多部書籍,且主持並參與科研項目十余項。
主持人:王醫生,您好 歡迎您。
王玲: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聽說孫氏中醫婦科學術流派有一條傳承已久的家訓?
王玲:孫氏家訓是“好醫第一貫虛心,臨証兢兢毋率爾”。五世醫朗川先生還崇奉“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圓,行欲方”這一至理名言,並以此作為行醫的准則。五世醫浩銘先生則常以“疾病至痛楚,望愈切,毫厘失則千裡,吾敢憚煩而少怠乎”這句話來警示自己。
主持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家訓?它的意義是什麼?
王玲:孫氏婦科之所以能在流派紛呈、門戶林立的晚清至民國年間以婦科著稱,而且亙延不絕,這與孫家深厚的淵源、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密不可分。良好的醫德醫風是為醫救人的先決條件。因此,“為醫第一貴虛心,臨証兢兢毋率爾”就成了孫家世傳的座右銘。孫家世代悉以仁心仁術治醫。三世醫椒藩是清道光、咸豐年間福州名醫,他不但擅長婦科,在時疫流行的時候,他還選方制作了一個“應時丸”,分贈給親友、鄰裡和貧苦病人健身防疫,甚得百姓的贊譽。六世醫坦村曾掏錢資助貧尼住院治病。孫家他常懷仁德慈悲、普濟含靈之心,他視人之疾,若病在身,並深研醫理,精求醫術,聲名遠揚。
主持人:聽說以前在醫界,有這麼一句話叫“好醫避婦科”,您對這樣的一種說法是怎麼看待的?
王醫生:北宋的醫家(寇宗爽)曾感嘆說“寧治十男子 不治一婦人”,以及所謂的“好醫避婦科”,都說明做婦科醫生之難。過去受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影響,女子深居簡出,多隱忍懷屈,而且婦科有經帶胎產特殊生理病理,病情復雜,所以有一些行醫者認為看婦人病難成名,所以才說“好醫避婦科”。我從事婦科臨床工作近40年,從早期的陌生到適應再到勝任,品味了酸甜苦辣。我悟出了醫學事業是人類永無止境的事業,婦產科更是高風險而復雜的科目,既然選擇了它,不論是多難多苦多累,我們隻要像前輩那樣,堅定性念,愛業敬業,心系患者,就會成為合格的婦科醫生。
主持人:您的很多患者都說,孫氏婦科就是一個金字招牌,是她們解除病痛的一個保障。這方面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一下?
王玲:孫氏婦科薪火傳承,歷經了六世。福州市中醫院婦科建科近60年,始創人是譽滿福建省內外的孫氏婦科世家五世醫孫浩銘,后來又傳予六世醫孫坦村發展壯大,百姓譽為“孫氏婦科”。福州市中醫院自2005年被評為福建省重點中醫專科以來,發揮孫氏婦科的自身特色和金牌效應,保留名老中醫的寶貴臨床經驗,在繼承中求發展,並順應現代醫學發展模式,引進人才,中西醫齊驅並進,專科規模更加強大,特別是在不育不孕診治方面具有特色和優勢,還創建了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
主持人:福州市孫氏中醫婦科學術流派的學術觀點主要是什麼?
王玲:孫浩銘主要有四個學術觀點。一個是注重視脾胃。他認為婦女以血為本,血的化源是在於脾。臨床上他常以補脾升陽、健運中土、降胃氣來治療婦科的諸病。第二方面是善調氣血。孫氏根據中醫的氣血機理及臨床經驗,提出了“治血分病當調氣為先”的觀點,治病就是善調氣血。調經之法以通調氣機、行氣、開郁、疏肝為主。第三個方面就是補腎固沖。孫氏認為,久病大病“窮必及腎”,臨床的“諸虛不足”,多責之於腎,而腎病“必以虛為主”﹔“沖為血海”,廣聚臟腑的氣血。孫氏強調,“補腎固沖”是治療婦科疾病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善后調理恢復機體功能的必備手段。第四點就是明辨標本。婦科疾病有別於他科,病理變化錯綜復雜,孫氏從“明辨標本”來審“虛實凶吉”,斷主次緩急而分步論治。婦科疾病的治療,是循從“治病必求於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和“標本同治”的要則,靈活論治,體現了中醫辨症求因、審因論治的治病法則。
主持人:福州市孫氏中醫婦科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是2019年成立的,目前工作室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玲:建立工作室以來,各項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也取得一些成績,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個是開展了相關的科研課題,省級科研課題有兩項,市級科研課題有七項﹔還有就是每年都舉辦省市級的繼續教育研討班,再者就是孫氏驗方的制劑“孫氏安胎飲”通過了臨床驗証並且並納入福建省醫保名錄。
主持人:您是我們學術流派第七代傳承人,那麼處在這樣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您對學術流派的傳承工作有怎樣的規劃?
王玲:中醫藥學是古代科學的瑰寶,是眾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歷經千年而沒有中斷的科學文化體系,也承載著歷代眾多醫家的辛勤探索、積累和希望,因此,挖掘、整理、傳承、創新中醫瑰寶是一項 長期、艱巨而又必需的、有意義的大事。孫氏婦科歷經六代,跨越歷史長河兩百余載,底蘊內涵深厚,臨証經驗豐富,作為傳承人之一,我覺得有責任、有義務去做這項工作。我們有以下規劃:第一點是學好中醫經典著作,掌握精髓,打好基礎。第二點重視並做好傳承帶教工作,讓受學者學習理解孫氏婦科的學術思想和臨証經驗。第三點就是採取自學、送出去、跟師學習、崗位培訓等多種形式,強化基礎理論和先進知識的學習,促進融會貫通、創新進步。第四點就是系統地整理編撰孫氏臨証經驗。我們今年(2021年)底要完成2部專著,一本是《善化坊孫氏婦科醫案選集》,第二本是《孫坦村婦科思辨經驗錄》。第五點就是開展總結孫氏婦科臨証經驗的臨床研究。第六點就是要研發專科名家驗方制劑。
主持人:感謝王醫生給我們帶來的分享,孫氏婦科學術流派始終秉持為婦人解除病痛的理想,對待患者,盡顯仁醫姿態,事事為患者著想。如今,隨著孫氏婦科后人的傳承,以及越來越多外姓傳人的加入,我們祝願孫氏婦科流派的隊伍不斷開枝散葉,造福一方百姓。本期節目到這裡也接近尾聲了。再一次感謝王醫生,謝謝您。
王醫生: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再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