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聚焦“四重”  推進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2021年10月11日15:20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福建省深入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注重統籌設計,加強課程建設,強化動手實踐,健全保障機制,多措並舉推進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重謀劃,為勞動教育領航。成立省級勞動教育專項課題組,對全省9個地市1000余所大中小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情況開展摸底調研,座談訪談1萬余人次,發放問卷3萬余份,深入了解全省勞動教育現狀及需求,形成專項調研報告。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組織研制省級落實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意見,明確深入推進勞動教育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任務措施、組織實施等,對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進行系統設計,突出福建特色,增強可操作性。健全工作機制,印發通知並召開全省工作推進會,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師專業素養提升,舉辦勞動教育管理和師資骨干培訓班,定期開展勞動教育工作專項研討,提升組織開展勞動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堅持統籌謀劃和分類指導相結合,推動各地各校通過會議部署、出台文件、研制《勞動教育實踐指導手冊》等方式認真落實勞動教育要求。

重課程,為勞動教育強基。將勞動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方案和職業院校、普通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切實發揮課程主渠道作用。督促指導各學段各類型學校按規定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並在保証課時前提下,要求學校結合實際規定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各地各校結合辦學特色、專業學科和地域文化底蘊,開發特色課程,開展勞動教育相關課程教學。如泉州市結合產業特色、傳統文化和學生實際,開發家居生活、植物栽培、烹飪美食、手工制作等30余門課程﹔福建師范大學開設具有勞動教育屬性的技能訓練、技術實驗、社會實踐等課程。注重課程融合,充分挖掘各門課程中的勞動教育元素,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如福州金山中學將綜合實踐課、研究性學習、主題班團隊會等與勞動教育相融合,開發“農場”專題課程﹔福州台江第四中心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通過向日葵種植實踐活動,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

重實踐,為勞動教育增效。發揮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作用,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出力流汗、磨煉意志。強化家庭勞動,充分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讓學生自覺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泉州市加強家校聯系,設計《家庭勞動展示卡》,引導家長教育並指導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和自我生活服務﹔福州金山中學在寒暑假組織開展“當家一周勞動”,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家庭勞動體驗父母的辛勞。抓好校園勞動,支持鼓勵學校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活動,如福州市組織開展“勞動創造幸福”主題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勞動體驗﹔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行為養成活動周和大學生行為素質養成活動月,促進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推動校外勞動,依托區域優勢、資源特色,充分利用示范性農業基地、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等,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校外勞動,如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深入田間指導農民採果包裝、果樹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目前,全省學校100%開設勞動課程,87%的學校開辟校園勞動“責任田”“微農場”、設立“衛生責任區”,78%的學校每周布置不少於2小時的家務勞動作業,66%的學校組織學生校外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等。

重保障,為勞動教育護航。健全勞動教育管理保障機制,確保勞動教育有效實施。省級財政連續兩年各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遴選建設3個勞動實驗區、20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223項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初步形成“實驗區+學校特色項目+實踐基地”一縣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勞動教育實施模式。成立福建省學校勞動教育發展中心和學校勞動教育指導委員會,承擔全省學校勞動教育研究、指導、培訓、服務等工作。總結推廣泉州市“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單位”經驗做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多種形式開展勞動教育。開展省市縣(區)三級勞動教育監測,每學年形成本地勞動教育實施監測報告並報送省教育廳。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全面客觀記錄學生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強化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考核。將勞動教育納入教育督導內容,加強對市縣(區)政府和學校落實勞動教育主體責任的檢查考評,考評結果與文明城市、文明校園創建相挂鉤,進一步凝聚推進勞動教育的共識與合力。(內容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提供)

(責編:吳舟、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