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廈門市翔安區明確未來五年奮斗目標

2021年10月15日09:43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奮力建設創新翔安、繁榮翔安、生態翔安、活力翔安、幸福翔安,加快繪就新時代廈門東部最美“扇面”……這是廈門市翔安區未來五年的奮斗目標。

10月13日,中國共產黨廈門市翔安區第五次代表大會正式開幕。會上,翔安區總結了過去五年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成果,明確了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

回顧:過去五年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過去五年,翔安區勝利完成區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2018—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三年全市第一、市對區績效評估實現“三連冠”,成為廈門經濟總量和發展速度的兩個“增長極”,入圍全國“雙百強”區,生動譜寫了貫徹落實“跨島發展”戰略的翔安篇章。

五年來,翔安區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8.2%、比廈門全市高0.8個百分點,11項對標福建省指標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全部達標,廈門海洋高新產業園規劃落地,福建省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運營……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正是翔安區強化創新發展,綜合實力實現跨越的體現。

為加快協調發展,翔安區全力拓展新城格局。五年來,翔安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多年穩居福建省各縣(市、區)第一,212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得到了重點保障。 “四座新城”建設全面鋪開,廈門新機場、新體育中心、新會展中心全面動建,軌道3號線已建成運營,翔安邁入“地鐵時代”。

翔安區堅持綠色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目前,5萬畝海域退養全面完成,空氣質量、流域水環境明顯改善,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全國性會議上作經驗交流,農房整治經驗被福建省住建廳作為范本推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成為全市“樣板”。

翔安區聚焦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舉全區之力防抗超強台風“莫蘭蒂”,持續完善“新民生15條”等政策措施。福建省首個區屬普惠性教育集團成立,新增各類學位4.4萬個,實驗小學、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建成開學。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建成運營,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助力甘肅永靖、漳州雲霄提前一年脫貧摘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從“任務較重區”轉變為“經驗亮點區”。

此外,翔安區還完成了全區黨政機構改革和新店、馬巷行政區劃析置工作。在招商方面也碩果累累, 135個項目簽約落地。同時,開展省級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審批試點,為企業減稅降費12.9億元,兌現扶持補助13.9億元。

展望:加快繪就新時代廈門東部最美“扇面”

此次會議,還明確了翔安區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未來,翔安將圍繞“加快繪就新時代廈門東部最美‘扇面’”這一核心任務,推動實現新型城鎮化進程、產業高質量發展、區域綜合競爭力、人民高品質生活、社會治理現代化“五個新躍升”,奮力建設“五個翔安”。

生機勃發的創新翔安。翔安區將力爭到2025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不低於1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2500億元,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60%。

產城融合的繁榮翔安。翔安區將力爭到2025年城鎮化率達75%,建成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國際化產城融合新標杆。

山清水秀的生態翔安。爭取到2025年,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讓綠水青山成為翔安發展的永續優勢和清新品牌。

開放包容的活力翔安。新機場建成運營后,力爭到2025年國際通航航線達40條以上,實現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

和諧安康的幸福翔安。未來五年,翔安將力爭到2025年人類發展指數(HDI)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奮進: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實現“五個新躍升”

今后五年,翔安區上下將努力推動各項事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其重點就是要推動實現“五個新躍升”。

拓展空間格局,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新躍升。要服務新機場建成運營,推進大嶝、蓮河、蔡厝“三組團”開發,完善片區配套設施,發揮機場輻射作用,既建設“城市的機場”,更打造“機場的城市”。同時,辦好2023年亞洲杯足球賽,加快東山公建群建設。要推動軌道4號線、翔安大橋建成投用,打造TOD交通樞紐,深入實施“商業旺城”,推動“吃喝游樂購”配套升級。在加快打造“智慧城區”方面,要建設“城市大腦”。

突出創新引領,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躍升。要著力打造“5+6+N”現代產業體系,深化創新驅動建強引擎,打造國際一流新型顯示產業示范區、東南沿海集成電路產業核心區。同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臨空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全力配合推進廈門海洋高新產業園建設。要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大力開展上門招商、中介招商、資本招商和以商引商,推出一批工業用地,建設一批區屬通用廠房,推進新城CBD招商。

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區域綜合競爭力實現新躍升。要積極配合廈金大橋建設,推進翔安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要積極融入參與具有自由港特征的經濟特區,推動廈門自貿試驗區擴區至翔安,依托廈門新機場建設綜合保稅區,要依法高效平穩推進征地拆遷,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用地保障。

增進民生福祉,推動人民高品質生活實現新躍升。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農村電商等新型流通業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認真落實東西部協作、省內對口幫扶工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化“黨建富民強村”工程,千方百計增加農民財產性、經營性收入。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促進共同富裕。還要繼續推進教育“補短擴容”工程,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主動對接島內名校跨島發展、支持高質量辦學,與市第一醫院共建區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支持市第五醫院“創三甲”、翔安醫院提升做強。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做到“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

堅持共治共享,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新躍升。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平戰結合,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加強重點人員和場所監測預警,深入開展“無疫小區”創建,完善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隔離管控、社區防控等應急處置機制,壓實“四方責任”,筑牢“五道防線”。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深入實施“藍天、碧水、碧海、淨土”四大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努力打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國“樣板”。還要弘揚“英雄三島精神”“馬塘精神”,積極參與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養和社會文明水平。要堅持依法治區、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完成鎮街綜合執法改革,全面推廣“近鄰”黨建模式。(曾藝軒 陳捷 葉曉菲) 

(責編:吳舟、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