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700年古村落新貌:產業互聯,價值延伸,推動鄉村振興

2021年10月21日08:1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福建700年古村落新貌:產業互聯,價值延伸,推動鄉村振興

福建700年古村落新貌:產業互聯,價值延伸,推動鄉村振興

  圖為南岩村打造“青磚黛瓦、飛檐斗拱”的特色村庄風格。 王勝熙 供圖

  站在村口望去,40多座形態各異的明清建筑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村子四周,村內不時有游人穿梭其間……位於福建寧德福安市潭頭鎮的南岩村是一個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先后獲得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全省人居環境示范村。

  近年來,南岩村利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契機,加強村內古建筑修繕保護,整合紅色文化、中草藥等特色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文創旅游,恢復南岩古韻,帶動村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

  南岩村鄉賢、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副會長、原省住建廳一級巡視員王勝熙表示,鄉村振興,產業互聯是基礎、是條件、是前提﹔產業價值延伸是表現、是發展、是目的﹔兩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個有機整體。

  圖為南岩村新貌。 呂巧琴 攝

  探索創新“三變”改革

  早期的南岩村,村財收入不高,山高路遠、有山沒地、有樹沒林,村“兩委”號召力、凝聚力、帶動力有限,產業較基礎薄弱,2014年前常住人口不足百人。

  茶葉、芙蓉李、獼猴桃、太子參等經濟作物,是南岩村的主要產業。如何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南岩村探索創新“三變”改革,成立全村資格村民全員股份經濟聯合社(簡稱“經聯社”),實行全村一盤棋。

  圖為南岩村文創產品展示。 呂巧琴 攝

  王勝熙說,“經聯社”不僅是全體村民的經濟利益共同體,也是鄉風文明建設的平台,同時也是提升和完善鄉村治理結構的重要保障。

  在深化農村集體資產股權改革中,南岩村讓全村資格村民每人出資200元入股參加“經聯社”,股權按集體佔30%、村民佔70%分配,實現村民變“股民”,並通過村民自籌和爭取各級資金共300多萬元投入“經聯社”運作。

  “經聯社”相關負責人稱,村裡還探索將合作社的經營收益分配與每位成員的遵紀守法、遵守村規民約、對村集體的貢獻情況、“門前三包”、垃圾分類投放緊密挂鉤,實現集體經營效益與個人收益的有機聯結,激發村民內生發展動力。

  採摘花草、清洗打漿、脫模切割……原本不出眾的太子參等中草藥經過加工后成為制皂的特色原料,五顏六色的純手工皂成為游客爭搶的旅游產品。得益於“經聯社”,村裡的很多農產品被加工成旅游產品。

  村書記王鈴華說,村裡還深入發掘古村歷史、農耕、習俗、美食等文化內涵,傳承制茶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南岩工夫”“鬆針白茶”等系列品牌,實現年產值290多萬,戶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

  圖為創客入住南岩,創建南岩“之癮”。 呂巧琴 攝

  文創帶動鄉村旅游

  “經聯社”作為南岩村集體經營管理發展平台,融合三次產業,挖掘“紅色文化、古村落文化、傳統建筑文化、農耕文化”,孕育出研學、文創新產業新業態。

  “海拔600多米的南岩村常年雲霧繚繞,夏長無酷暑,冬短無嚴寒,是個消暑納涼的好地方。”王勝熙同村干部一起分析后認為,南岩要發展,可以走“研學、文創帶動鄉村旅游”之路。

  圖為南岩村中小巷。 呂巧琴 攝

  南岩村從改善環境入手,按照“統一獎助標准、統一灰雅色調、統一樣式風格”完成村內裸房立面改造提升,打造“青磚黛瓦、飛檐斗拱”的特色村庄風格,爭取資金對古建筑群、革命遺址等進行保護修繕,使原本破敗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得以修繕,讓村子“顏值”陡增。

  修繕南岩村1934年安福縣上中區蘇維埃遺址、粗山戰壕、防空洞革命遺跡、國民黨反動派轟炸南岩村遺址等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文化﹔設立高校教學點或實操基地,依托南岩古民居資源開展研學和實訓教育﹔開設南岩講堂,開設鄉村振興前沿理論研討、鄉村文化創意建設、村鎮發展建設等講座或培訓……

  在“南岩書院”,每到南岩親子研學夏令營開營,來自福建省陶行知研學會的副會長李壽全都會趕來,為孩子們上一課。他說,這些在城裡生活長大的南岩村二代三代以及外鄉的孩子們對南岩並不熟悉,我能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課堂,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南岩村的鄉土獨特韻味,喜歡上南岩、愛上南岩。

  圖為南岩村“古村驛站”。 呂巧琴 攝

  孕育新產業新業態

  “經聯社”經營管理發展平台還內聯外引,台灣、哈爾濱、杭州、福州等地創客紛紛入住南岩,將文化藝術滲透進南岩的茶葉、太子參、稻米等產業經濟,創建了藝術客棧、文藝奶茶店、鄉村音樂吧、南岩“之癮”、植物環保手工洗護用品等多家文創實體。

  在互聯網傳播成為主流傳播渠道的當下,一些創客還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在線交易的方式,把藏在鄉村的好山好水、好人好事、好產品和城市的需求之間產生鏈接,同時吸引城市的生產要素下鄉,打通鄉村與城市產業鏈接。

  圖為南岩村新貌。 呂巧琴 攝

  經過幾年的發展,南岩村從空殼村到集體資產達1970多萬元(經營性資產330萬元)﹔村財收入由2019年的不足1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51.3萬元,預計2021年將突破100萬元﹔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30000元。2021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授予南岩村黨支部“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王勝熙表示,南岩村正逐步邁向產業強、鄉村美、農民富裕的新未來。(呂巧琴 林榕生)

(責編:陳藍燕、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