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蕉城:寫好山水文章,繪就生態畫卷

日前,在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經驗推廣工作視頻座談會上,寧德市霍童溪(蕉城段)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一幅“水體潔淨、河暢安全、生態良好、景美宜居、長效管理”的美麗霍童溪建設藍圖,正像美麗山水畫卷在寧德蕉城大地徐徐展開,塑造美麗中小河流的福建樣板。
高位補短板 筑牢流域“防護網”
沿著霍童溪一路向下,走進九都鎮貴村,鄉間美麗風景與村庄美好生活正詩意相連:屋舍儼然,青山連綿,碧波蕩漾……鐘靈毓秀的山水,詩情畫意的稻田,每一處都美得不盡相同,各有情趣。
霍童溪捕魚。楊志富攝
霍童溪,十多年前基於城區工業基礎薄弱的發展背景下,水質常年保持地表水Ⅱ類優質水,在蕉城大地“悠然自得”盡情“奔騰”。隨著蕉城進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先后抱到了寧德時代、中鋁寧德銅冶煉基地、上汽集團寧德基地等“金娃娃”項目,“弱鳥先飛”成為保護霍童溪的“制勝法寶”。
近年來,蕉城區委、區政府按照實事求是、精准施策原則,採取“高位補短板、精准建長效、特色促延伸”的霍童溪流域鏈式保護措施,統籌推進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水文化、水管理“五位一體”,將流域水環境整治融入鄉村振興,加快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讓“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的景象成為霍童溪沿岸村民宜居宜業的現實映射。
霍童溪畔橋頭。池惟強攝
從立法和編規兩個方面入手,寧德為霍童溪描繪了藍圖。前有《寧德市霍童溪流域保護條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的正式實施,后有《霍童溪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0-2025年)》全省首個單流域規劃制定,從立法層面開啟霍童溪流域保護新篇章。
從設門檻和補基礎兩個角度出發,蕉城為霍童溪規劃了遠景。從空間管控、產業准入入手,對環境不友好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對污染大、能耗高的企業堅決“清退”﹔以深入開展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為契機,建設高質量的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持續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實現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由2019年的5萬噸/天提升至16.5萬噸/天,霍童溪流域沿線污水處理站日處理量達3500噸/日。
雲氣詩灘。黃鉦平攝
如以往一般“修修補補”“從小做起”已無法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自上而下、大手筆謀劃,才是流域生態保護轉變弱勢的“流量密碼”。
精准建長效 推進“三個監管”
初冬的清晨,霍童溪繞著村庄靜靜流淌,岸邊垂柳隨風搖曳,兩岸樹木蔥蘢,從上游劃一葉扁舟順流而下,江心被“撥”出一道漣漪。向岸邊望去,幾名志願者正端著水桶朝水裡放生,獲得自由的魚兒們歡呼、歡騰,如金絲帶般在水裡舞動。
這是蕉城區“河長日”系列活動現場,也是守護碧水藍天、實施高質量水生態長效監管的生動縮影。有了頂層設計保障,關鍵點施策破題要素制約成了擺在蕉城區面前的新問題。
梳理流域監管全環節、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蕉城區委、區政府將關鍵點放在智慧監管、法治監管、全民監管“三個監管”上,避免緊缺的要素、力量、精力分散,以“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撬動霍童溪保護的重任。
“我們霍童鎮河長林道瑞書記每天義務巡河,勸導並阻止河道沿線亂堆垃圾、亂排廢水、亂搭亂建等行為,宣傳保護母親河。在他的帶動下,更多的村民參與到護河行動中。”霍童村村民黃岷山告訴記者,保護霍童溪河流已成了當地群眾的共識。
據悉,蕉城區在依托“智慧河長”治水模式、設立26個視頻監控系統等先進技術進行監管的同時,充分發揮全民監管力量,組建黨員護河隊、巾幗護河隊、民間護河隊等多支隊伍,配合專業河道保潔隊伍開展常態化巡河工作、實現全流域河道水面長治久清。並利用法治監管加強監督保障——檢察機關挂牌成立“生態公益保護聯系點”,法院機關成立駐河長制辦公室法官聯絡室,形成“全民參與、部門聯治、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特色促延伸 做足“水韻文章”
漫步在雲氣詩灘,腳踏多彩石子路,耳聞潺潺流水聲,逛到疲憊時,停下來觀賞路邊鐫刻著詩歌的青石。在這裡,你可以邂逅人人向往的詩和遠方,在這裡,你可以回味古人的蕩氣回腸,盡情陶醉於蕉城獨具魅力的“山海文化”。
霍童溪流域保護的關鍵在監管,而最終的落腳點在於發展。蕉城區立足霍童溪水生態環境宜人的實際,以霍童溪為軸線打造霍童溪鄉村振興精品示范帶,推進流域沿線村庄“綠盈鄉村”建設,打造霍童溪“百裡桃源”景觀、九都貴村“中國最美房車露營地”、雲氣烏豬灘“閩東第一浣詩灘”等大景觀生態模式,“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山水相依,玉帶連銀珠”,讓水韻成為閩東特色鄉村振興最靚麗的一抹色彩。
“蕉城區共完成277個初級版、28個中級版以及7個高級版‘綠盈鄉村’建設,其中位於霍童溪畔赤溪鎮黃田村、八都鎮溪池村、霍童鎮外表村、九都鎮九仙村等通過省鄉村生態振興專項小組聯合審查獲得高級版‘綠盈鄉村’認定。”談及這幾年的建設成果,寧德市蕉城生態環境局局長詹舒杰的喜悅溢於言表,他希望后續能更好地發揮帶動周邊鄉村發展“聚寶盆”作用。
生態保護引領,強賦能、亮底色。蕉城區導入“水韻+N”的協同發展模式,實現多元化融化。如今,霍童溪流域黃鞠灌溉工程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功入選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並做足生態品牌,推動霍童溪沿線茶葉、臍橙、蜜柚、枇杷等農產品品質持續提升,重點培育溪池、貴村等水韻旅游村,推動農業三產融合發展,讓水韻為閩東特色鄉村振興增色。
“蕉城區奮力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以創建霍童溪‘美麗河湖’工作為契機,圍繞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后續繼續抓好霍童溪沿線鄉村振興示范帶創建,將霍童溪打造成具有親水廊道、生態堤岸、文化景觀帶的美麗河湖,帶動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詹舒杰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