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1月22日在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福建省人民政府代省長 趙龍
2022年01月29日08:11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工作回顧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福建考察,明確提出“一個篇章”總目標、“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項重點任務,向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廈門大學百年校慶致賀信,給廖俊波同志母親回信,宣布武夷山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給予福建親切關懷,全省人民歡欣鼓舞、感恩奮進,八閩大地沐浴春風、生機勃發。這一年,全省上下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廣大黨員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全省人民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錨定新目標,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這一年,全省上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迅速果斷打贏莆田、廈門等地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全省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廣大衛生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公安干警、黨員干部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充分展現出強烈的大局意識、大愛情懷和大勇氣概。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工作,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初步統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8810.36億元、增長8.0%,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743.84億元、增長11.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3.38億元、增長9.9%,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7%,進出口增長30.9%,城鎮登記失業率3.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40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29元、增長11.2%。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是:

(一)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發展更高質量

科技創新動能增強。創新平台持續拓展,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外溢效應不斷釋放,泉州、龍岩獲評國家創新型城市,高效太陽電池裝備與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獲批建設,首批4家省創新實驗室加快建設,新啟動建設生物制品、柔性電子2家省創新實驗室。創新能級不斷提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485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4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0家,7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成功研發全國首台冷鏈產品紫外光催化消殺機,全球首個新冠肺炎鼻噴疫苗正在海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躍升至全國第7位。創新人才加快培育,新當選兩院院士2人,新入選國家杰青優青18人,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近28萬人,科技特派員實現重點行政村全覆蓋。

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堅持發展先進制造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利潤總額居全國第6位,營收超百億工業企業突破50家,18家企業入選中國500強,6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福耀玻璃榮獲中國質量獎,實現了福建制造業零的突破。堅持數字技術滲透賦能,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3萬億元,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暨首屆數博會成功舉辦。堅持做大“海上福建”,海洋生產總值超1.1萬億元,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各項貸款余額增長13.4%,新增上市企業19家。

投資消費穩步增長。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331億元,新開工重點項目441個,興泉鐵路省界段、建寧至冠豸山鐵路建成通車,羅嶼40萬噸鐵礦石碼頭、閩江水口壩下航運樞紐工程建成通航,漳州核電、福州機場二期、城際鐵路F1線、福廈高鐵建設提速,廈門新機場全面開工,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等建成投產,萬華化學、永榮石化己內酰胺等重大產業項目扎實推進。成功舉辦央企項目合作座談會、民營企業發展大會、資本市場福建對接大會等8場重大招商活動,集中簽約項目428個、總投資超1.2萬億元。“全閩樂購”等促消費活動成效明顯,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加快建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4%,突破兩萬億元,接待國內游客人數增長15.6%,國內旅游收入增長5.3%,福茶、福酒等“福”字號消費品牌加快建設,越來越多福建產品走向全國各地。

(二)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發展更有效率

改革攻堅多點突破。深入開展4個縣域、2個重點領域集成改革試點,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全面鋪開,改革更加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比例達80.4%,“一趟不用跑”比例達90.3%,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居全國第6位,廈門18個營商環境指標全部獲評全國標杆。醫改經驗進一步全國推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績效連續6年位居全國前列,三明獲評全國首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基地。林業改革整裝再發,在全國率先開展“碳匯貸”“碳票”工作,三明、南平、龍岩開展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3.3萬名五級林長全部上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實施,省能源石化集團、水投集團、大數據公司等順利組建。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改革穩步推進,新設200億元紓困專項貸款,幫助5400多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開放合作走深走實。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增長31.8%,“絲路海運”聯盟成員突破220家,海絲中央法務區落地廈門,第七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第六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順利舉行。金磚創新基地建設提速,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成功舉辦。對外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國際友城達120對。自貿試驗區新推出25項全國首創舉措,獲批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試點。第21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首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首屆中國僑商投資大會成果明顯,實際使用外資增長6.1%,出口增長27.7%,首次突破1萬億元,貨物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

閩台融合持續發展。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加快建設,率先公布第一批225項同等待遇政策,來閩實習就業創業台灣青年累計超4萬人,吸引台灣建筑師和文創團隊近百支、鄉建鄉創人才300多名,新增12家省級對台交流基地。融通路徑持續拓展,累計向金門供水超1700萬噸,與金馬通電項目福建側工程開工建設。經貿往來持續提升,閩台貿易額逆勢增長26.1%,首次突破千億元,新增台資企業1495家、增長21.2%。人文交流持續深化,海峽論壇成功舉辦,海峽青年節等品牌效應繼續放大,兩岸同胞更加走近走親。

(三)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發展更加公平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民生投入持續加大,29件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全面完成。就業形勢保持平穩,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穩定,城鎮新增就業52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4.7萬人。社會保障質效提升,城鎮職工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長4.5%,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提高到580元,城鄉低保年均標准提高到8580元。住房保障更加有力,新開工棚戶區改造7.2萬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1.9萬套,一批住房困難群眾搬進新家,圓了安家夢。

公共服務擴容提質。教育事業取得新實效,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7.2萬個,學前教育普惠率達93%,義務教育“雙減”政策落地並初見成效,三明入選全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泉州列入國家產教融合首批試點城市,廈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提速,“雙一流”“雙高”建設扎實推進。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新進步,新增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省婦產醫院、福州濱海新城醫院投入使用,縣鄉村養老服務網絡更加健全,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38.7張。文化事業取得新成績,成功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新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個,第三十四屆金雞獎活動、第八屆福建藝術節成功舉辦,《山海情》《絕密使命》等影視作品廣受好評,《閩寧紀事》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體育事業取得新突破,開展“運動健身進萬家”活動2400多場次,參與群眾達120萬人次,在東京奧運會、第十四屆全運會上我省運動健兒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鞏固,下黨鄉獲評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省市縣三級鄉村振興工作機構全部建立,“百鎮千村”試點示范工程深入實施,新建431個“一村一品”專業村,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2.2萬億元。農業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建成國家級數字農業示范基地4個、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60個、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700多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品種打破國外種源壟斷。嚴格保護耕地,新建高標准農田151萬畝,有力保障了糧食穩定生產。

(四)生態文明和城鄉建設實現新進步,發展更可持續

清新福建更加靚麗。生態省建設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位居全國前列,九市一區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9.2%,主要流域優良水質比例97.3%,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85.2%。閩江、九龍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深入實施,八尺門海堤退堤還海,福州濱海新城岸段入選全國美麗海灣案例。完成植樹造林107萬畝,森林覆蓋率連續43年保持全國首位。三明、龍岩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入選世界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區域協作更為緊密。福州都市圈規劃獲國家批復,廈漳泉都市圈一體化持續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313個區域協作項目穩步實施,挂鉤幫扶38個縣取得積極進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取得新成效,龍岩、三明12個縣市區列入中央國家機關及單位對口支援范圍。“閩寧模式”成為全國脫貧攻堅范例,援疆援藏工作扎實推進。

城鄉建設更有品質。城鄉房屋“一樓一檔”網格巡查全覆蓋,新開工老舊小區改造39萬戶,整治農村裸房15萬棟。新改擴建城市道路810公裡、農村公路2326公裡,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提高到55.6%。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快推進,新增受益人民群眾317萬人,鋪設城鄉供水管網8189公裡。新建鄉鎮生活污水管網1260公裡,完成452個村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南平、龍岩入選全國首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推動在全國率先出台《福建省傳統風貌建筑保護條例》,有力促進古城、古街、古宅、古村的保護傳承。

(五)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發展更為安全

安全基礎持續鞏固。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三公(工)一大”流調溯源協同機制在全國推廣,新冠疫苗接種完成8248萬人次。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扎實開展,危化品、城鎮燃氣、在建農房、景區和非景區景點等專項整治深入實施,防汛抗旱防台風工作扎實有力。食品和藥品安全評議考核成績位居全國前列。金融風險防范化解精准有效,不良貸款率保持低位,高風險農合機構全部“摘帽”。

社會治理不斷創新。平安福建建設再上新台階,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扎實開展,群眾安全感率達99.06%,泉州、三明蟬聯平安建設最高獎“長安杯”。推廣“近鄰”黨建模式,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實現全覆蓋。深化推廣“四門四訪”“雙包雙挂”制度,信訪形勢平穩向好。“漳州110”和孫麗美、潘東升同志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婦女、兒童、老齡、工會、共青團事業持續進步,社會福利、殘疾人、慈善、人防、智庫、地方志等取得新進展,審計常態化“經濟體檢”作用有效發揮,民族團結、宗教和順,擁軍優屬工作鞏固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持續加強。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政治生態風清氣正。法治政府建設縱深推進,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12件,制定修改廢止政府規章7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結率100%。深化機關效能建設,毫不鬆懈糾治“四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全面歸並優化,訴求辦理滿意率達99.9%。數字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省政府門戶網站績效評估名列全國前茅。

各位代表!去年的工作穩中求進、難中求成,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帶領全省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斗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駐閩單位、駐閩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隊伍,向所有長期關心支持福建發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鄉親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年來,我們深切體會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須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始終,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的直接領導下,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必須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必須把高質量發展貫穿始終,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補齊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居民收入等領域短板,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必須把改革創新貫穿始終,用創新的思維、改革的舉措、市場的辦法,破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難題。必須把統籌協調貫穿始終,堅持系統觀念,遵循經濟規律,把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我們也清醒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疫情發展存在不確定性﹔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優、人才支撐不足等深層次矛盾仍然突出﹔大項目好項目投資接續不足,要素保障約束增強﹔受疫情沖擊,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增多,交通、住宿、旅游等行業恢復還不夠理想﹔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差距較大﹔房地產、金融等重點領域風險需要關注﹔少數干部思想觀念、素質能力、工作作風還不完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等,我們要切實加以解決。

二、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奮力做好2022年工作

各位代表!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的開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抓好“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工作,進一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出口增長8%,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8%,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糧食總產量穩定在507萬噸。

上述主要預期目標,與過去兩年我省平均增速相匹配,和“十四五”規劃目標相銜接,同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要求相適應,綜合考慮了國內國際形勢和我省實際,體現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有信心、有優勢、有基礎。信心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有多區疊加的政策支持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有力保障,有全省4000多萬人民團結一心、接續奮斗,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勇立潮頭,勇毅前行。優勢在於,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17年半,為我們創造了寶貴的思想財富、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始終高度重視、關心關懷福建發展,在每個關鍵節點都親自為福建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這是福建發展最為重大而獨特的優勢,我們一定能夠始終堅定正確方向,厚積薄發,奮勇向前。基礎在於,福建有紅色、開放、文化、生態等深厚的底蘊和稟賦,福建人民有敢拼會贏、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特質,福建經濟韌性強、活力足、底盤穩,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隻要我們埋頭苦干,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目標,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踏上新征程,面對新任務,我們要高舉旗幟,始終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牢記囑托,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統攬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切實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愛戴之情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要勇擔使命,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自覺把福建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去考量、去推動,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貢獻。要砥礪前行,始終大力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開創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咬定青山不放鬆,一任接著一任干,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凝心聚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實施五大行動,高水平建設創新型省份。著力補齊我省科技創新領域的短板,為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實施全社會研發投入提升行動,穩定增加財政投入,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加大留抵退稅等政策,提高政策兌現便利度,引導企業加大投入,確保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8%以上。實施創新平台建設行動,建好福廈泉科學城,打造沿海科技創新走廊,高水平建設省創新研究院、省創新實驗室,籌建半導體、海洋領域省創新實驗室,加快三明中關村科技園建設,積極引進大院名校等重大科研機構和大科學裝置,新培育認定一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實施創新主體孵化行動,用好科技創新引導基金,大力扶持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完善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加速機制,力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9000家。實施體制機制創新行動,探索建立“企業出題、科研機構答題”新模式,支持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社會投資機構等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堅持創新不問出身,深入推行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挂帥”“賽馬”等攻關機制,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讓有作為的科技人員“名利雙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勵創新創造﹔在全產業推廣科技特派員制度,精准選認省級科技特派員2000名以上,鼓勵更多科技人員把論文寫在生產車間裡、田野大地上。實施創新人才培育行動,下大力氣培養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分行業分領域大力培養急需的技能人才,並在薪酬、住房、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方面給予優厚待遇,促進人才團隊集聚,安其心、盡其能、樂其業。人才政策要具體可兌現,不能隻講原則,不考慮操作,不能規定得光鮮亮麗,兌現起來困難重重。

推進六大工程,高質量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推進支柱產業提升工程,打造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等支柱產業,促進中沙古雷乙烯、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等項目落地建設。推進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工程,支持鞋服、食品、冶金、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組織實施省重點技改項目500項以上。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程,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與新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化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寧德時代擴產能、廈門鎢業鋰電池正極材料、鉅能電力高效太陽能電池、莆田華峰新材料等項目建設。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工程,強化全省統籌,推動汽車、石化等重點產業功能分區、集中集聚,引導重大石化項目向古雷石化基地布局。推進龍頭企業培優扶強工程,圍繞產業鏈打造一批創新型生態型大企業集團,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00家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30家以上,讓更多“獨角獸”“瞪羚”“小巨人”企業在福建奔騰涌現。推進質量、標准、品牌聯動工程,讓“福建制造”叫得更響、走得更遠。

做足四篇文章,高起點培育經濟新動能。全力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的增長極。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堅持把數字福建建設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加快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辦好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暨第二屆數博會﹔推動數字產業化,新布局推廣一批5G網絡、數據中心、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和應用,打造一批數字產業化公共支撐平台,培育扶持一批數字化龍頭企業﹔推動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拓展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和產品服務,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2.6萬億元以上。著力拓展海洋經濟新空間,深入實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加快建設福州、廈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做大做強福州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莆田國家級海洋牧場,支持發展海上風電、海底儲油、海洋信息、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建設國家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2萬億元以上。著力壯大綠色經濟新優勢,加快建設國家新能源產業創新示范區,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建設國內領先的電動船舶研發制造基地,發展新能源工程機械,大力培育節能環保產業,穩步推動“無廢城市”建設,構建廢舊資源循環利用體系。著力打響文旅經濟新品牌,加快建設全域生態旅游省,積極創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綠色旅游,強化跨區域旅游資源整合利用,實現接待國內游客人數增長25%以上、國內旅游收入增長20%以上﹔建設好平潭國際旅游島,推動廈門植物園創建國家5A級景區、永定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打造一批叫得響、串得起來、山海相連的旅游精品,讓廣大游客樂得來、留得住、游得好。

提速第三產業,高標准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激發更大的活力。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積極創建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源頭活水”。深化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加快建設福州、廈門國家物流樞紐。積極培育工業設計、共享制造、定制化服務、檢驗檢測服務、法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共享經濟、平台經濟、總部經濟。多渠道增加健康、養老、育幼、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有效供給,讓人民生活更加舒心、更有品質。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高效能培優民營經濟。在全省掀起新一輪民營經濟發展熱潮,為高質量發展拓展更大的空間。民營經濟是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民營企業家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是自己人,要持續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堅定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結構性改革步伐,不斷增強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支持泉州創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進一步清理政府採購、招投標等領域不合理限制,加大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力度。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出台新的減負紓困政策,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加快發展,支持福州、廈門等地區開展小微創業者激勵計劃試點。用好人行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政策,進一步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壓降綜合融資成本。深入實施閩商回歸工程,吸引更多企業家來到福建、投資福建,在福建興旺發達。

需要指出的是,穩增長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各地區各部門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務必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早謀劃、早部署、早調度、早調整,全力以赴穩增長,確保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結果好、三季度態勢穩、四季度沖勁足。堅持深入調研,第一時間了解企業需求,跟蹤做好服務保障,幫助解決用工、用地、融資等難題,促進增資增產增效。加強政策儲備和引導,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財政、金融、就業、產業、貿易、要素保障等領域謀劃儲備一批改革舉措和配套政策,早出快出新的政策,延續實施管用的政策,評估調整兌現不便的政策,該加碼的再加碼,確保真正惠企利民。實施好穩增長工作方案,發改、工信、商務、交通等各個部門協同發力,積極擴投資、促消費,全力穩外貿、穩外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壓實各方責任,縱向上強化指導督促,堅持一月一調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通報,定期晾晒考核,及時總結推廣經驗﹔橫向上加強協調聯動,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細化分解任務,抓好落地落實,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確保實現全年目標。

(二)凝心聚力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

在改革攻堅上有新突破。堅持改革不停頓,持續向改革要動力。深化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加強各項改革銜接配套和系統集成,提升改革綜合效能。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穩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快建設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堅持節約集約,支持低效用地再開發,促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鼓勵建設標准化廠房、多層廠房,探索“標准地”出讓,扎實推進工業園區標准化建設﹔堅決打破信息孤島、數據壁壘,推動數據共享,抓好數據梳理,加快數據應用,實現公共數據應匯盡匯,讓數據資源隨時可見、可用、可變現。深化“三醫”聯動改革,擴大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覆蓋面,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接續實施林業“八大工程”,穩定森林覆蓋率,改善林分結構,發展林下經濟,推動竹產業等高質量發展,提升森林質量20萬畝以上。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推進省屬企業新一輪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護權益釋放活力。深化政府效能考評改革,切實提高公眾參與度,政府做得好不好,要讓人民群眾來打分、讓社會各界去評定。

在擴大開放上有新作為。堅持開放不止步,向開放要活力。推動自貿試驗區擴區提質,與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協調聯動,拓展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圍增效,培育一批高質量海外倉,做大市場採購貿易。抓住RCEP協定生效機遇,繼續出台支持進出口政策,促進“買全球、賣全球”,穩住外貿良好態勢。充分發揮福建“僑”的優勢,增進與華僑和華裔新生代情感交流,創造一切條件引僑資、聚僑力、匯僑智,深化閩港閩澳合作。扎實推進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建設,持續辦好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加強與東盟東亞國家經貿往來,繼續開展國際友城交流,提升開放合作水平。推動出台高質量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實施方案,擴大“絲路海運”品牌影響,建好海絲中央法務區、“兩國雙園”等標志性項目,推動新時代“海上絲綢之路”揚帆出海,行穩致遠。

在激發內需上有新舉措。堅持投資消費一體發力,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深入實施項目攻堅行動,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適度超前布局基礎設施。推進軌道交通連片成網,加快福廈高鐵、龍龍鐵路龍岩至武平段等建設,推動漳汕高鐵、溫武吉鐵路、龍龍鐵路武平至梅州段等盡快開工,加快溫福高鐵、昌福廈高鐵、廈漳泉城際軌道R1線等前期工作﹔推進高速公路網提質增效,加快廈門第二東通道建設,推動寧古高速、武沙高速等盡快開工,暢通省際邊界節點路網﹔推進形成相互協調、干支結合的機場群布局,加快廈門新機場、福州機場二期擴建、泉州機場擴能等建設,推動武夷山機場遷建、龍岩新機場等盡快開工﹔推進全省港口布局優化、配置高效、功能整合,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做大做強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福州國際深水大港,加快建設海滄、羅源灣等港區后方鐵路通道﹔推進“一河一網一平台”建設,加強跨區域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霍口水庫、白瀨水利樞紐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強化項目策劃生成,加大民生補短板投資力度,聚焦城市更新改造、公共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修復等領域,系統梳理,重點打包,規模化推進,防止小、散、雜。強化要素保障,用好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招商引資隻能加強不能削弱,緊盯產業鏈缺失環節、龍頭企業、高新領域,繼續組織各類招商活動,搭建央企、民企、外企招商對接平台,推動招商項目盡快對接落地﹔招商工作既要重視引進新項目,也要鼓勵已有項目增資擴產,給予同等待遇。深入實施城鄉消費提升行動,豐富“全閩樂購”形式內容,鼓勵發展宅經濟、夜經濟、直播電商,催生新型消費熱潮。推進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促進省級百大商圈錯位發展。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新增農村網商(店)3萬家以上,鼓勵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統籌做好福茶、福酒、閩菜、閩品、萬福商旅等“福消費”文章,讓我省的消費市場更加活躍起來,更加紅火起來。

在營商環境上有新提升。全力打造“便利福建”,讓福建成為創新創業創造的福地。推動出台《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法治軌道。在深化“放”上下功夫,結合實際繼續取消或下放一批審批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制”﹔梳理已下放事項,規范備案、補正、中介等行為,杜絕“體外循環”“隱性審批”,確保放得下﹔加強指導培訓,提高基層干部政策水平和服務能力,確保接得住。在精准“管”上促公平,持續優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差異化監管機制,完善跨部門綜合監管和全鏈條全領域監管,強化對政府招商投資合作、招標採購、資源資產出讓的公平性監督。在做優“服”上提效率,持續優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建好政務信息“一張網”,完善“五級十五同”動態管理機制,推出更多的“一件事”集成服務事項﹔探索推行“一業一証”改革,推進“跨省通辦”“省內通辦”“一網通辦”,實現線上服務“不打烊”、線下服務“不打折”。創新營商環境評估機制,加強數字化監測督導,以企業群眾滿意度為評價標准,推行制度公開、流程公開、效率公開,把審批和服務全流程置於社會監督之下。推動誠信福建建設,依法規范失信懲戒,建設誠信社會﹔強化政策兌現,打造誠信政府,新官要理舊賬。

(三)凝心聚力服務祖國統一,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深化經貿合作,突出以通促融。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強閩台融合研究、規劃和政策設計,積極構建兩岸共同市場福建樣板。推動閩台科技協同創新,建好台商投資區、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生技和醫療健康產業合作區、台灣農民創業園等涉台經濟合作園區,促進閩台電子信息、生物科技、特色現代農業等加快發展。搭建兩岸行業標准共通信息平台,建設兩岸能源資源中轉平台,打造台灣大宗散貨轉運中心,支持平潭進一步健全覆蓋職業資格、企業資質、商品檢驗的全鏈條採信體系,打造兩岸物流貿易樞紐。跟進服務重點台資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台企在大陸上市。項目化推進與金門馬祖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先行論証實施福建側項目,促進廈金、福馬率先融合發展,建設共同家園。

深化同等待遇,落實以惠促融。完善落實保障台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政策,加大惠台利民政策知曉、兌現、落地力度。擴大台灣地區專業技術資格直接採認范圍,全面落實農業、金融、文教、醫衛等各領域融合發展措施,惠及更多台胞台企。加快建設“數字第一家園”一體化服務平台,完善台胞醫保服務中心、台胞台企服務專窗等公共服務平台布局。積極先行先試,深化“五個共同”,支持平潭打造台灣同胞“第二生活圈”。健全完善台灣青年來閩實習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加強政策解讀和基地建設,不斷提高台灣青年的獲得感。

深化交流交往,著力以情促融。深入開展親情鄉情延續工作,深化尋根謁祖、信俗交流,加強閩台科技教育、文化體育交流,開展“福建文化寶島行”,支持非遺文化、民間曲藝入島。建好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支持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等平台建設。促進閩台社區合作創新,創建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持續辦好海峽論壇,發揮海峽青年節、文博會等活動作用,吸引更多台胞以及台灣青年來閩追夢筑夢圓夢,讓海峽隔不斷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

(四)凝心聚力促進共同富裕,不斷創造高品質生活

讓群眾增收渠道更加多元。收入是民生之源,就業是民生之本。深入實施“四大群體”增收計劃,鼓勵勤勞創新致富,把“蛋糕”做大分好﹔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和救助保障標准,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低收入群體﹔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弘揚福建人“樂善好施”精神,促進慈善公益事業發展。就業一頭連著老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要提質加力就業優先政策,加強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支持,繼續幫扶農民工和城鎮困難人員就業,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做好根治欠薪工作﹔搭建線上線下對接平台,既幫助求職者就業,也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大對穩崗和培訓的支持,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0萬人以上,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0萬人以上。(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二版)

讓教育發展更加優質均衡。福建歷來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沒有理由不把教育辦好。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計劃和城區學位增補計劃,新建、改擴建200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前教育學位4萬個、義務教育學位6萬個,大力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實施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高城鄉學校辦學質量,促進多樣化發展。實施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支持閩江學院、福州濱海新城職教城建設,開展產教融合型城市、產教融合型行業試點,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產業工人。實施新一輪“雙一流”建設計劃,深化高等學校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多渠道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推進部省市共建廈門大學,推動福州地區大學城協同集聚發展。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緩解老年大學“一位難求”問題。持續加大“雙減”政策落實力度,總結推廣既減輕學生負擔又提升教學質量的經驗,使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

讓健康福建惠及更多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著力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加快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縣域醫共體、社區醫院、護理站、“移動醫院”,為老百姓提供“家門口”的健康服務﹔實施基層醫療衛生人才“三個一批”項目,組織千名醫師下基層,壯大基層醫療隊伍。著力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大力加強中醫院建設,做優做強“片仔癀”“福九味”等福建中醫藥品牌。著力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實施公共衛生補短板行動計劃八大項目,高質高效組建省市縣疾控局,改善各級疾控中心設施裝備,促進醫防融合。著力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優化生育政策,新增普惠性托位1.5萬個以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大對生育二孩、三孩的支持力度,進一步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著力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繼續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提升工程,建設更多體育公園、社區“運動角”,實施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提升、短板項目振興、后備人才培養“三大工程”,辦好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和第17屆省運會。

讓社會保障更加健全有力。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補齊公辦養老機構短板,鼓勵支持民營養老機構建設,每個縣市區建有1所以上失能特困人員養護院,新增養老床位1萬張以上,新改擴建70所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推廣居家社區養老模式、經驗,建設長者食堂300個以上,實施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萬戶以上,深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加強護理員、家政服務人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鼓勵企業開發適老產品,培育發展旅居養老、生態康養等新業態。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職工醫保省級統籌調劑制度,健全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重大疾病保障工程和醫保服務示范工程。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加強社會優撫工作,推動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鼓勵探索新發展模式,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套以上,讓更多新市民、低收入群眾住有所居。

讓文化事業更加繁榮興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強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文明典范城市,讓文明新風吹遍八閩大地。豐富人民群眾生活,持續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推動重點地區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場所錯時延時開放、校園體育設施有序開放。充分發揮世遺大會溢出效應,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保護好福州古厝等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支持泉州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的典范城市,支持廈門、莆田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傳承弘揚紅色文化,賡續紅色血脈,建設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朱子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閩都文化等特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辦好第三十五屆金雞獎、中國電視劇大會等活動,推動廈門、平潭、泰寧等影視基地聯動發展。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檔案、地方志等事業,提升新型智庫服務決策能力。

(五)凝心聚力打造美麗福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持續深化生態省建設。建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力推廣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筼筜湖治理、木蘭溪治理等經驗,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突出機制創新,推進南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等改革,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更多福建經驗。突出綠色轉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完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深化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社區試點示范,發展抽水蓄能,推動電化學、氫能等新型儲能設施建設。突出綜合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快武夷山國家公園建設,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系統推進閩江、九龍江全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實施重點海域海岸帶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一批重大工程。突出污染防治,扎實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完成第二輪省級例行督察,把老百姓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解決好﹔更高標准實施藍天、碧水、碧海、淨土四大工程,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園區,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強省會戰略,高質量建設福州新區,促進福州都市圈加快發展,帶動閩東北協同發展。支持廈門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支持泉州建設智造強市和海絲名城,促進廈漳泉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帶動閩西南協同發展。落實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支持龍岩、三明建設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健全縣市區發展評價激勵機制,推動縣域經濟協調發展,支持省際接壤縣域和少數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完善區域合作機制,復制先進做法。加強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做好援疆援藏工作,把閩寧協作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跟蹤脫貧及困難群體,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實施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850個現代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培育更多特色產業百億強縣、十億強鎮、億元強村。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推進“一村一品”建設,鼓勵發展沙縣小吃等特色富民產業,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文章。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培育20個以上突破性新品種,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推進三明“中國稻種基地”建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農村宅基地和農房建設管理,推進500個以上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老百姓生活在更加宜居宜業的鄉村、綠色美麗的鄉村、文明和諧的鄉村。

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編制好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完善功能定位、空間布局、發展方向、城市風貌。實施城市更新工程,重點推進老舊小區、街區、片區整體改造提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實施新區組團工程,統籌推動地上地下一體開發,高標准推進城鄉結合部、重要交通節點集中連片開發。實施生態連綿工程,系統建設沿海、山區生態連綿帶,提升改造濱海風景道、福道、生態廊道、郊野公園,推動串點連線成網。實施交通通達工程,建設一批高快一體化項目、地鐵項目、全域慢行系統項目。實施安全韌性工程,持續加強危房排查整治,加快城鎮燃氣設施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海綿系統,打造一批無障礙示范區。在城市建設中,要保護好自然形態,留住歷史文化,突出風貌特色,尊重人民群眾感受,大家一起努力,在八閩大地建設更加美好的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公園城市。

(六)凝心聚力建設平安福建,著力實現安全發展

強化社會治理。全面開展“八五”普法工作,促進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行“最多投一次”陽光信訪工作機制。深化“近鄰”黨建模式,打造和諧社區,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能夠得到更優的服務。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讓治理能力深達每個基層、各個角落。積極建設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加強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打擊治理。加快婦女、兒童、殘疾人事業發展,支持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作用,做好關心下一代、老體協等工作。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提升宗教事務治理現代化水平。落實國防動員體制改革,依法履行國防職能,全力支持軍隊和國防建設,深化雙擁共建,創建命名新一屆省級雙擁模范城(縣),推進福建革命軍事館建設,做好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讓軍民魚水情更深、意更濃。

強化安全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完成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抓好城鎮燃氣、危化品、消防、礦山、房屋和工程施工、道路運輸、水上和漁業船舶、景區和非景區景點等領域安全,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著力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建成省應急指揮中心和大數據平台,推進“平安家園·智能天網”建設﹔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評估與區劃,加強極端天氣應對,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風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保障能源資源等初級產品供應,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著力保障糧食安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新建高標准農田90萬畝以上。壓實“米袋子”“菜籃子”責任制,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提升糧食儲備能力,鞏固提升糧食、油料、生豬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全面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水平,持續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強化風險防控。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防止野蠻生長。密切關注基層財政運行風險,穩妥化解政府隱性債務存量,堅決遏制增量。高度警惕房地產、金融等領域風險,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准拆彈”方針,壓實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加強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強化重大動植物疫情疫病和外來入侵物種防控。

需要強調的是,面對世紀疫情沖擊,我們必須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做好疫情防控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突出科學精准、快嚴實細,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嚴格入境人員全程閉環管理和高風險職業人群風險管控,從嚴從緊落實風險人群區域協查,做好“人、物、環境”同防。強化重點人群、重點部位、重點場所管理,突出抓好醫療機構院感防控和集中隔離點管理,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強化基層社區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網格化標准體系,深入細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服務好人民群眾。有序推進疫苗接種,支持疫苗和特效藥物研發。強化應急演練和培訓,完善疫情防控平急一體化工作機制,提高監測發現、組織動員、專業處置、技術保障能力,全力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在省委直接領導下,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學習學習再學習、調研調研再調研、落實落實再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著力打造政治機關。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鑄牢忠誠之魂。心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著力打造服務政府。始終牢記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扑下身子、沉到一線,到基層去、到企業去、到社區去、到田間地頭去、到群眾家裡去,了解群眾需求,把准企業脈搏,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用心用情用力辦好25項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努力把民生“痛點”作為施政“重點”、變成百姓生活“亮點”,讓“為民辦實事”辦的是人民滿意、社會稱贊的真正實事。

著力打造法治政府。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尊崇憲法權威,遵守法律法規,讓依法行政成為各級政府的行動自覺。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強化府院聯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化政務公開,增強政策制定實施的透明度。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監察監督,主動接受群眾和輿論監督,積極發揮審計、財會、統計監督作用。

著力打造效能政府。大力傳承弘揚“滴水穿石”“四下基層”“四個萬家”“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加強新時代機關效能建設,摒棄四平八穩、得過且過、怕事躲事、推諉扯皮等不良習氣,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定下來的事就要堅決地干,開動腦筋地干,不達目的不罷休。健全落實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著力解決文山會海隱形變異等問題,真正為基層減負、為干部減壓,讓大家有更多的精力來謀發展,有更多的時間去抓落實。

著力打造廉潔政府。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持續鞏固良好政治生態,一刻不停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提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綜合效能。規范約束履職行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厲行勤儉節約,落實好過緊日子要求,嚴格壓控一般性支出,真正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真正用來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各位代表,福建人民敢拼會贏,福建干部擔當務實,福建發展前景廣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省委的領導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編:吳舟、陳藍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