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鉚足干勁加油干  力促海洋經濟實現“開門紅”

蘇海森 蘭志飛
2022年01月25日18:38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1月18日,海上福州“百台萬噸”海魚養殖平台再添新成員——由福建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 MW909-2#海魚養殖平台順利點火開工。

據悉,這個海上“巨無霸”總長65.5米,型寬31.5米,最大寬度34.5米,養殖水體可以達到2萬立方米,由結構浮體、養殖網箱、旋轉機構、提升機構四大部分組成, 預計於今年7月底交付,屆時將投放至福州連江定海灣海域,將助力福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上福州“百台萬噸”海魚養殖平台建造現場。連江融媒體中心供圖

這是新年伊始福建海洋經濟接續有力發展的體現。

擁有逾3300公裡海岸線、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裡的福建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經濟優勢得天獨厚。2021年,福建發力做大“海上福建”,海洋生產總值超1.1萬億元,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新一年開始不到2個月的時間,福建錨定目標,“乘勝追擊”,海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多個海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投產投用,多項指標再創新高,實現“開門紅”。

一批海洋經濟重大項目開工、投產

1月20日,在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現場,橙紅色的橋吊自動運行,將一個40尺集裝箱從巨輪上緩緩吊起,平緩越過船舷,穩穩地落在自動駕駛集卡(IGV)上,隨后運往堆場,停在一台經智能化改造的輪胎式龍門吊下面。龍門吊自動抓取,精准平穩地將IGV上的集裝箱放到指定的場箱位上。

1月18日,在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我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首演”。廈門市委網信辦供圖

這是我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的“首演”。

新年伊始,廈門港捷報頻傳——開通首條RCEP新航線,為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送去優質的中國產品﹔廈門灣最大等級的散雜貨碼頭漳州開發區后石港區3號泊位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首個具備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和處置“全鏈條”功能的碼頭正式投入運營﹔4台配備當前國內最先進智能化控制系統的輪胎式龍門吊加入繁忙的生產作業……

數據顯示,2021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204.64萬標箱,增長5.62%,突破新關口、再創歷史新高﹔貨物吞吐量完成2.276億噸,增長9.67%﹔水運周轉量完成2572.8億噸公裡,增長10.06%﹔船舶運力規模首次突破400萬載重噸,增長11.57%。

新年伊始,迎來喜事的還有漳州古雷石化基地。

1月20日,全球單線產量最大的苯酐項目——福建省福化古蕾化學公司苯酐項目打通生產全流程,順利產出2022年0001號大包裝合格產品,將進一步豐富古雷石化基地的石化產品種類,完善石化上下游產業鏈,助力福建打造更加高端化、現代化的石化產業。

古雷因臨海石化而聞名。這裡有海峽兩岸最大石化產業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是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全國唯一的台灣石化產業園,也是國內首個封關管理的石化園區。

春節臨近,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生產建設仍然加緊推進。詹照宇攝

春節臨近,古雷石化生產建設仍然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國家重大外資第三批專班項目、總投資420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正有序推進﹔古雷煉化一體化熱塑性彈性體裝置3號生產線實現三條生產線並行生產,總產量達設計值10萬噸/年﹔奇美、台達化學等10余家台資企業及新陽科技、中怡、濮陽惠成等一批中下游精細化工項目先后落戶……

“我們基於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提出要以海洋經濟一季度的‘開門紅’來爭取落實海洋經濟全年穩中求進目標。”福建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早謀劃、早部署,眼下,福建推動海洋經濟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整體態勢良好。

經全面摸排,福建已梳理一季度需要重點服務的海洋經濟重大項目清單,正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審批和建設進度。此外,福建將篩選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導向性的海洋經濟重大項目納入春節后計劃組織的一季度全省集中開工活動,齊心協力推動海洋經濟實現“開門紅”。

新一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2萬億元以上

去年6月,在寧德蕉城區三都澳白基灣深水網箱養殖基地內,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漁旅綜合體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正式投運。

寧德蕉城區三都澳白基灣深水網箱養殖基地。項目方供圖

該項目是福建首個漁排“風光儲微電網”示范項目,由光伏發電系統、風力發電系統、數字能源管理系統及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系統組成,也是寧德著力打造光電儲一體化示范基地的一個場景應用。

寧德海域面積4.45萬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046公裡,約佔福建三分之一,發展海上新能源優勢明顯。新年伊始,寧德就定下“全力做大海洋能源產業”的發展目標。

“我們將著力推動海上風電以及儲能全產業鏈發展。”寧德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寧德市將抓緊開工建設霞浦海上風電場B區,爭取列入規劃的5個風電項目加快完成競配,促進集中連片開發﹔加強儲能技術、產品研發,發展光儲充檢一體化,探索“核電+儲能”“風電+儲能”等運營模式。同時拓展儲能技術多場景應用,發揮霞浦西洋島、蕉城漁排風光儲微電網等項目示范作用,積極培育漁光互補光伏產業,增強海洋發展綠動能。

放眼整個福建,2022年海洋經濟發展目標已錨定。

1月22日,福建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召開,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福建將著力拓展海洋經濟新空間,深入實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加快建設福州、廈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做大做強福州國家遠洋漁業基地、莆田國家級海洋牧場,支持發展海上風電、海底儲油、海洋信息、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建設國家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2萬億元以上。

循著目標,新的一年,福建沿海各地接續奮斗,鉚足干勁加油干——漳州將以廈門灣、東山灣為核心,優化港區集疏運體系,做強臨港工業、海洋漁業、海洋新興產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加快建設城鄉一體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廈門將著力布局“三園兩帶兩港一區”,加快構建形成以海洋新興產業、現代漁業、港口物流、濱海高端旅游為支撐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不斷增強海洋經濟發展韌勁﹔泉州將以海絲重要門戶城市建設為中心,著力完善“一灣三環多區”空間格局﹔莆田將樹立“大海洋”“大港口”“大保護”意識,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推進海洋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海陸一體化開發﹔平潭將深挖海島資源稟賦,建設高品位的國際旅游島,培育壯大濱海旅游、航運物流、海洋漁業、海洋新能源等特色產業……

歲首,萬象更新。八閩大地,海洋經濟篇章徐徐展開……

(責編:吳舟、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