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請委員捎句話”
花農反映“退林還耕”下的花卉發展困境 福建省政協委員支招破解
人民網福州1月24日電 (劉寶琴、錢嘉禾、蘇海森、邱偉東)“作為花卉從業者,很關注‘非農化’‘非糧化’背景下花卉產業的走向,希望不要‘一刀切’,而是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逐步推進‘退林還耕’。”人民網網友葉先生通過“我請委員捎句話”欄目提出上述建議。
對此,福建省政協委員張文亮從花卉產業性質、花卉產業用地屬性、因地制宜加強統籌,以及給予存量一定的過渡期等四方面來支招,為網友釋疑解惑。
網友:非糧化背景下花卉產業何去何從?
“希望在不違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給予花卉發展足夠的空間。”網友葉先生從事花卉行業二十年了,他見証了福建花卉產業的發展,“花卉產業解決了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近年來,國家一直強調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去年10月份,福建省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福建省耕地“非農化”常態化監管行動方案》,提出“嚴禁違規佔用耕地造林綠化”,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於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等行為進行全面排查。
在“非農化”“非糧化”,保護耕地、確保糧食安全的大背景下,花卉產業該如何與時俱進來發展?
“由於歷史原因,花卉種植會佔用耕地,比如花卉大棚種植會使用農田。”歷經產業發展歷程,葉先生認為當前花卉產業遭遇一些困境,“我們省花卉種植面積140余萬畝,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大棚花卉。”
“現在不少花卉苗木具有食用價值,比如金線蓮、鐵皮石斛、玫瑰花等。”葉先生進一步補充道,“如果‘一刀切’把花卉產業納入非農范疇,也不合理。”
葉先生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在對待花卉苗木的存量問題時,不要“簡單化”或者“一刀切”,能夠給予過渡期,在確保農民、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少受經濟損失的前提下限期整改、恢復耕種。
政協委員:應避免因非農化非糧化對花卉產業採取一刀切處置
“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特點決定了我們省的種糧成本較高。花卉苗木產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展起來的。”福建省政協委員張文亮說,“這樣土地的價值可以最大化,農民的收入也更高。”
據悉,福建是出口花卉的重點產區,2019年花卉出口額首次超過雲南,位列全國第一,2020年實現花卉苗木全產業鏈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
福建省政協委員張文亮。受訪者供圖
網友葉先生關注的,張文亮也重點關注到了。正在參加福建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他,提交了《避免因非農化非糧化對花卉產業採取一刀切處置》的提案,也很好地把網友的心聲捎給大會。
在提案中,張文亮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防范“一刀切”:一是將花卉納入“農作物”范疇,二是將花卉用地劃歸設施農業用地,三是從全省的角度加強對花卉產業的統籌,四是給予已種植、建設的設施花卉產業一定的過渡期。
“比如可以制定全省范圍內耕地‘進出平衡’實施方案,允許跨縣市按照‘誰補劃、誰出資’的原則補充同質等量的耕地。”在談到統籌花卉產業時,張文亮提出建議,“這樣既能確保守住耕地底線,又可以減少對花卉苗木產業發展的影響。”
張文亮的建議,與花卉業內不少人士的觀點不謀而合。福建省花卉協會常務副會長彭盛易表示,土地是花卉發展的基本條件,“退林還耕”對花卉行業的發展影響確實很大。因此,他也建議在不違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福建各地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細則,給予花卉苗木產業足夠的發展空間。
2022年福建省兩會期間,人民網福建頻道聯合福建省政協辦公廳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開設“我請委員捎句話”欄目,邀請廣大網友與福建省政協委員“雲互動”。網友可以通過掃一掃下圖中的二維碼請政協委員捎話上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