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持之以恆的堅守 難以割舍的深情——福建援寧群體的新春“山海情”

2022年02月10日08:16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持之以恆的堅守 難以割舍的深情——福建援寧群體的新春“山海情”

臘月二十八,寧夏六盤山下。廈門植物研究員鄭國華走進一家小飯館,點了份炒米飯“改善伙食”,迎來他在寧夏度過的第一個春節。

除夕之夜,寧夏閩寧鎮。泉州商人許上等在靜悄悄的扶貧車間裡擺起“年夜飯”。這是他第一次和老婆孩子在異鄉的寧夏守歲。

大年初一,福建福州。福建第十二批援寧挂職干部、寧夏固原市政府副秘書長謝敏顧不上和親朋好友歡聚,將年后固原干部赴閩考察的材料和流程反復修改。“寧夏”,第一次成為他春節假期的關鍵詞。

被寧夏人親切地喚作“援寧人”的他們,雖然來自較為發達的東南沿海,卻把根一寸一寸深深扎進了祖國大西北。

壬寅虎年春節,新華社記者與幾位“援寧人”共同度過,感受著他們澎湃的“主人翁”精神和為東西部協同發展奉獻的火熱干勁。

“愛拼才會贏”——身在堅守、心在堅守、事業在堅守

“愛拼才會贏!”在寧夏,這句閩南語俗語人氣之高,令人出乎意料。

武夷山連著六盤山,閩江水連著黃河水。1996年,在黨中央推進東西部對口協作的戰略部署下,福建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立起對口協作關系。

如今,閩寧協作的“山海情”已經持續了26年。26年來,福建累計派出12批200多名援寧干部到寧夏挂職,更有數千名教師、醫生和科技工作者接力幫扶,助推寧夏80.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福建第十二批援寧挂職干部領隊、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固原副市長陳論生,是援寧干部中的一名新兵。2021年7月剛到寧夏履新的他,被當地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深深震撼:“以前總聽西海固‘苦瘠甲天下’,沒想到寧夏脫貧攻堅這一戰打得這麼漂亮。”深感振奮的同時,陳論生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為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他半年來在塞上大地和閩寧兩地來回奔走。

從福建沿海到海拔2000多米的六盤山,干燥、寒冷讓他犯了足足4個月皮膚病不見好轉。為求緩解,他利用春節假期暫回福建。但是回到福建后,陳論生卻仍然過著忙碌的“寧夏時間”——大年二十八考察福建肉牛產業公司,洽談到寧夏招商引資﹔大年二十九和固原的同事們開“雲會議”,商討兩地干部交流事宜﹔春節期間,他深入福州街頭的寧夏扶貧特產門店,了解寧夏消費扶貧產品的銷售情況……

“大家既要盡快熟悉情況,用最快時間渡過氣候關、飲食關、語言關,主動融入當地干部群眾,還要迅速進入角色,把年度協議中的項目推進、專技人員互派、招商引資等各項工作都盡快熟悉並加以推動。”陳論生念叨最多的一句“時不我待”,道出了“援寧人”的那份堅守。

“今年國慶假期論生領隊去了閩寧鎮調研,我還從固原開車到石嘴山參加了林佔熺教授的菌草會議。春節假期,我們雖然回福建休整,但心中無法將寧夏的工作放下片刻。”謝敏告訴記者。

“在福州上大學的女兒放寒假問我,今年過年是回泉州還是回銀川。我說‘回銀川!’”

這是閩籍企業家、閩寧鎮扶貧車間富貴蘭制衣廠負責人許上等的春節心聲。在寧夏打拼10年的他,已經和扶貧車間300多名員工的命運緊緊綁在了一起。

虎年春節前夕,許上等思鄉心切,但擔心一旦返鄉途中遇到疫情,將影響工廠節后復工,索性將家人都召集起來齊聚“第二故鄉”閩寧鎮。

1月31日除夕之夜,許上等親自下廚,在廠房餐廳的灶上為老婆孩子做了一頓年夜飯。餐桌上福建海鮮和寧夏羊肉碰撞出的“閩寧味道”讓許上等感慨不已:“我們一家人已經把寧夏當作了家鄉!”

“被需要的幸福”——助力脫貧夢、致富夢、鄉村振興夢

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的不懈實踐,凝聚了寶貴的脫貧攻堅精神,更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彰顯。

一波又一波“援寧人”用愛拼敢贏的勁頭,從年頭堅守到年尾,誓讓更多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早日“團圓”。

作為一名亞熱帶植物引種園的研究人員,鄭國華原本認為來到西北腹地會沒有施展拳腳的空間。可當他真正踏進六盤山的溝溝坎坎,才認識到肩上的沉重擔子。

“六盤山麓的涇源縣,前些年發展苗木產業勢頭過猛。當地農民隻看到了苗木的綠化價值,藥用價值的開發幾乎為零。”鄭國華發現涇源的衛矛等苗木抗癌藥用價值被白白浪費,立即向福建原單位申報了“六盤山衛矛科植物活性物質的篩選”科研項目。

2021年10月,鄭國華作為福建省廈門市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的副研究員,在閩寧協作機制下北上寧夏,在寧夏涇源縣科技局挂職。在寧夏的第一個春節,他選擇了就地過年、堅守崗位。

春節期間,空蕩蕩的辦公樓裡,鄭國華把自己“埋”在一摞又一摞的資料中。同事們幾次邀請他到家裡吃個團圓飯,他都擠不出時間。“挂職時間有限,涇源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基礎工作做扎實,為后續藥用植物的產業發展方向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在上報援寧科技人才需求時,我們專門針對涇源縣苗木產業面臨的困境向福建方面提出人才需求。廈門市科技局選派的人員非常對路,期待他們用所學所長為苗木種植戶找到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路子。”涇源縣科技局局長冶寶平說。

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心中沉甸甸的責任感,是“援寧人”心系西部的最大動力。

春節假期前一天,六盤山西麓的隆德縣城已經張燈結彩,年味十足。而此時的隆德縣閩寧扶貧產業園內,閩商鄭開煌的農用薄膜生產線仍然機器聲隆隆。

今年已是鄭開煌在扶貧產業園度過的第三個春節。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毫無准備的他在車間沙發上睡了一個多月,頓頓吃方便面。自己與父母多年山海相隔,鄭開煌讓二十多個西海固打工人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夢。

“工人明天就放假,但我春節期間還要忙活備料、安排運輸車輛的事情。春耕馬上就要開始了,隆德縣幾十萬畝的玉米、土豆和冷涼蔬菜都等著我的地膜呢。”鄭開煌說。

“會覺得自己被需要,也覺得自己能夠做一些事。”此前從未來過寧夏的謝敏,因閩寧協作機制第一次親眼看到了西海固地區的山大溝深,也見証了祖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

“在助推寧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可以把福建先行先試的一些做法帶到寧夏,同時可以調動福建方面的資源,一起助力寧夏鄉村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謝敏說。

“開啟新征程上的山海情”——使命在變、形勢在變、情誼永不變

2020年11月,隨著最后一個貧困縣西吉縣脫貧出列,寧夏中南部九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西海固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然而,閩寧協作並未因貧困的終結而結束。

2021年4月,全國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推進會在銀川召開,會議強調要適應形勢任務變化,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

對閩寧協作來說,新形勢下,變化的是使命,不變的是跨越山海共同發展的深情。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要鞏固,更要不斷上台階。”許上等如今逢人就談“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他的新年目標是,讓更多員工開著小汽車來工廠上班。

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閩寧協作路徑正在優化。

如今已有近6700家福建企業(商戶)扎根寧夏,8萬多福建人在這裡從業,閩寧產業協作成為寧夏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今年1月,寧夏在福建投資建設的第一個重大能源項目——哈納斯莆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核准建設,標志著閩寧協作開始由單向投資轉為雙向互助……

“脫貧攻堅期間,閩寧協作側重對口幫扶,更多的是福建從資金、人才到理念來幫助寧夏,目的是擺脫貧困、實現同步小康。在新發展階段,閩寧協作側重區域協作,從點對點的對口幫扶向全地域、多領域、深層次合作轉變,目的是實現區域協同發展與共同富裕。”陳論生說。

“而無論形勢如何變化,兩地干部群眾之間的深厚情誼不變,福建寧夏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初心不變。”他說。

越來越多寧夏人感慨,“閩寧協作就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在這所大學裡,寧夏干部群眾頭腦變活了、步子敢邁了、本領變強了﹔而福建援寧工作隊成員則把心留在了寧夏,他們有的人甚至多次援寧,在不間斷的堅守中續寫著東西部協作新篇章。

曾兩次到寧夏挂職的福建漳州干部張延能,早已把寧夏視為第二故鄉。已經結束挂職任期回到福建的他信念篤定:“我將繼續當好寧夏優質扶貧產品的‘宣傳員’和對接福建與寧夏產業發展的‘服務員’,為促進兩地協做貢獻力量。”

“閩寧協作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裡,我們一定要把它接好,跑好,不負新時代,不辱新使命。”2月8日第十二批援寧挂職干部工作隊在福州開碰頭會時,陳論生這樣鼓勵即將返寧的隊員們。(記者王磊、李鈞德、孫奕、張亮)

(責編:陳藍燕、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