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筑牆引鳥”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栗喉蜂虎“食宿無憂”

在峭壁前,一對栗喉蜂虎在嬉戲打鬧。人民網 陳博攝
人民網廈門4月30日電 (陳博、余乃鎏)近日,在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內,一群群色彩艷麗的栗喉蜂虎穿梭於山林草木之間,在峭壁上筑巢安家。
據悉,栗喉蜂虎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每年4月至10月都會成群造訪廈門,而保護區內的騎馬山便是該鳥種在廈門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去年12月,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保護區事務中心啟動對保護區的生態提升改造項目,將原有的巢穴洞窟進行沖洗回填,並參考鳥類專家意見,按沙土比例8:2材質構筑懸崖狀的土牆作為新巢區,可容納更多數量的栗喉蜂虎同時筑巢。
“栗喉蜂虎一般不會選擇在有弧度的崖面筑巢。”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本次新增的巢穴均在垂直崖面上開挖,每個巢穴深度在0.6米至1米。同時,該鳥種習慣停在枯木上休憩,工作人員便在新巢區周圍放置20余棵枯木,從而更好地為栗喉蜂虎提供符合其習性的生存環境。
由於栗喉蜂虎是晚成鳥,其雛鳥出殼后,需要親鳥捕捉食物喂哺至離巢為止。因此,保護區內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水池,為周邊昆虫提供產卵場地﹔種植了草本植物、果蔬樹木30余種約1500平方米,通過豐富昆虫食物種類,提升保護區內的昆虫數量。此外,保護區內還養殖了蜜蜂,在傳播花粉的同時,也為栗喉蜂虎持續“供糧”。
截至目前,保護區內已有栗喉蜂虎百余隻,峭壁上已有近200個巢穴雛形。據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迷惑天敵,栗喉蜂虎會筑造幾個巢穴做掩護,所以巢穴數量會多於鳥的實際數量。今年保護區生態提升改造后,栗喉蜂虎來廈門棲居可“食宿無憂”。去年在保護區筑巢繁殖的栗喉蜂虎約200隻,今年預計將達到300至400隻。
成群栗喉蜂虎在新巢區旁的枯木上休憩。人民網 陳博攝
栗喉蜂虎在枯木枝頭歇腳。人民網 陳博攝
栗喉蜂虎在保護區內的山林草木間穿梭。人民網 陳博攝
峭壁上已有栗喉蜂虎筑巢安家。人民網 陳博攝
鑽進巢穴的栗喉蜂虎。人民網 陳博攝
比翼雙飛的栗喉蜂虎。人民網 陳博攝
在巢穴外“站崗”的栗喉蜂虎。人民網 陳博攝
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崖面上設置枯木,供栗喉蜂虎落腳休息。人民網 陳博攝
栗喉蜂虎在保護區內覓食。人民網 陳博攝
栗喉蜂虎立在枝頭觀察昆虫。人民網 陳博攝
在新巢區安家的栗喉蜂虎。人民網 陳博攝
色彩艷麗的栗喉蜂虎。人民網 陳博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