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廈門理工學院攜手移動咪咕制作非遺微電影致敬“守藝人”

2022年06月12日12:45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廈語電影即廈門話(閩南話)電影,早期大多拍攝於香港地區,曾一度風靡台灣及海外閩南華人圈。廈語電影是廈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維系海內外華人僑胞、台灣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是促進廈門市文化產業發展獨一無二的文化資產。

6月11日,在第17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咪咕—廈門理工閩南潮流文化聯合實驗室推出兩部廈語微電影《繡石》《大聖》,致敬福建“守藝人”。這兩部微電影首次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提線木偶、惠安影雕通過閩南語微電影的形式來展現,以非遺傳承人的真實故事為原型,閩南語為情感紐帶,依托高質量的影視制作,為閩南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

《大聖》講述了主人公陳蕭作為提線木偶的非遺傳承人,有著精湛的技藝和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遠大抱負,然而在時代的洪流之中,傳統藝術的光芒漸漸褪去。陳蕭無法忍受現狀,他想打破常規,尋找出路,如同“大聖”一般,與秉持觀念傳統的師父林淵發生激烈爭執,師徒二人不歡而散。漸漸地他們發現雖然二人想法不同,但目標卻是一致的。正是他們對提線木偶的熱愛和執著,最終讓他們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共同探索用與時俱進的方式傳承非遺瑰寶。

《繡石》講述了主人公阿華學習傳承惠安石雕的故事。阿華是著名石雕大師老李的女兒,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展現出對石雕的獨特天賦。因為傳統觀念的束縛,父親起初並不想讓女兒學藝,而后卻被女兒的執著和堅持打動,阿華才如願以償地開啟了跟父親學藝的生涯。但父親以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嚴厲和苛刻來錘煉阿華,讓年幼的阿華身心俱疲,想要放棄。后來,阿華從母親的口中了解到父親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漸漸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阿華從此沉下心來認真打磨,終於她獲得了父親的認可。(黃婉彬  唐紅波)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