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黨建巡禮 | 樣板支部

福建農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黨委:“三聚焦三提升”以一流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08月03日11: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福建農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黨委自入選“福建省高校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以來,嚴格對照標杆院系建設“五個到位”的要求,圍繞主責主業、事業發展、改革創新,突出“三個聚焦”,著力“三個提升”,激發黨建活力,以一流黨建促進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政治引領,提升黨建工作實效

抓班子帶隊伍。學院黨委堅持抓好班子自身建設,細化學院黨委年度工作要點,制定學院黨委班子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黨委委員認領黨建重難點工作“目標清單”,支部書記簽訂“履責清單”,構建黨委班子負總責、支部委員帶頭抓、黨支部書記具體抓的“一級抓一級”工作格局。充分發揮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作為領導班子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重要載體作用,建立“1+1+N”長效黨委理論學習機制,每月開展一次集體理論學習、結合學習每月開展一次實地調研、結合學習和調研每月開展N場專題研討,筑牢思想根基。設立黨支部書記“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在黨支部書記例會上及時跟進學習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向基層工作一線延伸,及時解決支部書記在推進工作中的現實思想問題。近三年來,學院黨委共開展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60余場,主題黨日活動150余次,各類理論學習講座、學習會議40余場。

開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專題調研

抓組織帶黨員。建章立制抓規范,突出政治帶動,積極構建黨建工作制度體系,研究制定《黨建工作推進制度》《黨建工作責任制度》《黨建工作考核評價制度》等,推進學院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優化設置強堡壘,突出典型帶動,深入開展“黨建+專業”“黨建+項目”“黨建+業務”等標杆支部創建展示活動,先后打造農業工程系教工黨支部、車輛工程學生黨支部等3個省級樣板黨支部,示范帶動全院基層黨支部建設水平全面提升。選優配強提質量,突出培育帶動,開展教師黨建工作專題調研,制定《學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建設目標、基本要求,確定選人標准、規劃重點任務,通過提供配套經費、必要的活動和辦公場所,大力支持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建設工作室。截至目前,教師支部書記均為博士或高級職稱,基本實現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全覆蓋。

學院黨委所屬支部黨員與合作共建黨組織共同開展技術服務

抓共建促提升。學院黨委和所屬支部先后與閩江學院計控學院黨委、福州六和機械有限公司黨支部、福建永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鼓樓項目黨支部、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機械與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等十余個黨組織開展黨建共建,形成“共同設立一個臨時黨支部”“共同創立一個黨建品牌”“共同建設一個紅色陣地”“共同開展一次黨日主題活動”“共同開發一個技術服務項目”的“五個一”黨建共建機制,著力打造“支部對外交流平台”“黨員志願服務平台”“師生技術服務平台”等三大黨建共建平台,最大力度凝聚推動學院各項事業發展的合力。近年來,學院黨委先后組織師生黨員與合作共建黨組織黨員共同開展項目調研合作、志願服務、文化科普、政策宣講、治安維穩、便民服務等活動100余次,推動學院師生黨員更加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提高服務基層和群眾的熱情和本領。

聚焦政治把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把好方向鑄“師魂”。開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專題調研,認真貫徹執行學校《師德師風和意識形態測評考核實施細則》,發揮黨委領導班子聯系基層工作機制,院黨委領導班子定點挂鉤聯系教師黨支部,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宣講和談心談話,細致廣泛了解教職員工的思想狀況,將師德師風作為新教師引進、教師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必查內容,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育德育人能力,守好教師意識形態“責任田”。以獲批省級、校級課程思政類課題為契機,統籌謀劃“課程思政”建設,成立以黨政負責人為組長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課程思政行動計劃》《全課程育人實施方案》等制度,聚焦工科學院特色,推動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和職業規范等融入人才培養、教學、學科和管理體系中﹔每年定期舉辦“課程思政”大比武,以賽促學打造全過程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學院6個專業全面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現有省級金課7門,金山學者優秀教學人才1名,省優秀教學團隊4支,省級以上教學成果及競賽獎4項﹔1位教師獲得“全國最美農機教師”榮譽稱號,2位教師獲得校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學院教師參加省級、校級課程思政教學競賽

抓好實踐育“紅心”。充分發揮關工委和“五老”在教育、引導、關愛、保護團學青年方面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通過持續開展“讀懂中國”“五老”關愛下一代工程等活動,全面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制定《學院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實施辦法》,優先選聘優秀黨員教師擔任學業導師,黨建引領融合科研訓練,打造由“1名高職稱黨員教師+1名博士+1名輔導員+2名研究生”組成的“1112”導師團隊和由“1位高級年學生黨員+3位大一學生+2位大二學生+1位大三學生”組成的“1321”學生科研訓練團隊,形成思政教育與實踐能力培養相融合“四年不斷線”“三創貫通”的農林特色機電類專業人才雙育人模式。近年來,學院新增建設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創新創業試點專業1個﹔學生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520余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9項,省級特等獎18項﹔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5項、省級35項﹔學生發表論文100余篇,授權專利100余件。

聚焦政治能力,提升內涵質量建設

堅持引育結合,強化青年人才黨性擔當。

搭建“思想淬煉”平台,大力實施“精准引才”和“英才提升”計劃,強化青年人才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依托“支部”論壇和“精匠”講壇,組織青年人才專題匯報所承擔課題研究情況,驅動高層次人才中在教學科研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著力打造講政治、講大局、講規矩、講奉獻的人才梯隊,也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搭建“科研攻關”平台,充分發揮老黨員“傳、幫、帶”工作機制,由“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牽頭錨定學科專業發展主攻方向,將青年人才吸納進特色創新團隊,調配實驗資源,指導青年人才挖掘學術熱點、抓住科研難點、申報研究課題,指導青年人才開展定點攻關,讓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目前,學院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超50%,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閩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福建“百人計劃”1人,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2人。近年來,共引進了近20位優秀人才,教師結構梯隊逐步優化,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推動平台聯動組成科研攻關陣地

堅持雙融雙促,筑牢學科發展紅色堡壘。從“為誰服務”“服務什麼”“如何服務”等三個維度,積極探索高質量黨建與事業發展雙向融合、雙向促進的方法路徑。

謀劃有機制的融合。落實統籌謀劃機制,探索支部書記“具體抓”工作機制,通過書記“共學”、支委“共研”、黨員“共享”、師生“共踐”等形式,明確支部書記抓黨建“抓什麼”“怎麼抓”等問題,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落實督促指導機制,深入開展“學習·診斷·建設”行動,各支部堅持對標對表,按照“七個有力”的要求,嚴格對照診斷,全覆蓋開展診斷,查找存在問題和工作短板,逐級逐一建立工作台賬,落實“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見效。落實考核評價機制,明確以支部黨建工作與科研工作融合為重點進行考核,建立健全“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考評體系,推動日常考評與年度考評相結合、業務考評和黨建考評相銜接,堅持黨建與業務一起落實、一起檢查,實現業務工作推進到哪,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

抓實有組織的科研。抓好布局,瞄准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重大需求開展專題學習和專題調研,堅持每半年召開一次黨委會專題研究科研和學科建設,通過學院黨委委員帶頭宣講,組織召開學科建設研討會、專題報告會等,統一思想,凝聚推動交叉學科建設共識,推進學院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有效開展。抓實思想,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強化支部黨員“科技報國、科研為民”的責任擔當,引導黨員教師科研工作的正確方向,積極投身到國家科技創新的事業中。抓實氛圍,深入開展“一支部一人一事”活動,大力宣傳黨建與科研中心工作融合的經驗做法,積極營造“圍繞、服務、促進”科技創新創先爭優的好氛圍。

鍛造有優勢的團隊。發揮樣板支部的示范作用,將支部建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志願者服務隊、學生協會等社團組織、創新團隊等上,以樣板支部農業工程教工黨支部打造學習、科研和服務型“三型支部”為典型示范,積極推進創新型黨支部建設,不斷增強黨支部的政治功能,筑強科技創新戰斗堡壘,為科技創新工作提供堅強保証。發揮創新團隊支部“雙帶頭人”引領作用,組織黨員圍繞山地農業機械設計與實現、農業信息感知技術及裝備、先進制造與特種材料應用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及應用等符合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方向開展科研攻關,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和創業型人才,為打贏高質量本科教育攻堅戰貢獻力量。近年來,學院先后推動建設了2個省級科研平台,1個學校人才高地建設。學院承擔80余項國家、省部級重點項目,獲得各類科研經費近2000多萬元,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100多篇,授權專利460余件,合作獲得2項省科技進步獎。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