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海峽茶會在福建漳州舉辦 推動兩岸茶產業深入合作融合發展

8月5日,第八屆海峽(漳州)茶會在漳州舉辦。閩南日報 游斐淵攝
人民網漳州8月5日電 (蘇海森)8月5日,由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福建省供銷社、福建省農科院、福建省閩台交流協會、台灣茶葉學會和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八屆海峽(漳州)茶會在福建漳州舉辦。
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茶商茶企代表齊聚一堂,以茶會友、品茶論道,共續茶緣、共話茶事、共謀茶業,共同推動兩岸茶產業深入合作、融合發展。
第八屆海峽(漳州)茶會開幕式現場。閩南日報 游斐淵攝
本屆茶會以“綠色品牌·融合發展”為主題,旨在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優化營銷流通環境,打響漳州茶品牌,推動海峽兩岸茶產業融合發展。
漳州市委書記張國旺在本屆茶會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漳州是著名的茶葉之鄉,種茶歷史悠久。近年來,漳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茶園綠色化、產品精深化、產業品牌化、茶旅一體化,走出了一條特色的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
本屆茶會開幕式現場對海峽兩岸茶王賽評選出的閩南烏龍、紅茶、綠茶、白茶、漳平水仙、台式烏龍等“茶王”頒獎。閩南日報 游斐淵攝
張國旺表示,漳州將持續做大做強做優茶產業,並借助海峽茶會這一平台,加強與台灣茶業界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台胞來漳州創業,一起深耕茶產業、拓展茶市場、分享茶紅利。漳州將做好“媽媽式”服務,歡迎廣大茶企、茶商到漳州考察投資、創業發展。
“茶作為兩岸共有的‘文化之飲’,是溝通與聯結兩岸親情的特殊媒介。”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陳紹軍表示,兩岸茶業一脈相承、互通互動,特別是福建與台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更有著割不斷的“茶緣”。海峽茶會順應閩台茶業交流大勢而生,特色在於海峽,活力源於兩岸,至今舉辦了八屆,見証了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合作、攜手發展的進程,承載著兩岸茶人同心同德、共謀繁榮的希望。
本屆茶會開幕式后還舉辦了名茶品鑒推介會,進一步打響茶企、茶品牌的知名度。人民網 蘇海森攝
陳紹軍表示,近年來,福建在深化兩岸茶業交流合作,推動茶文化的研究、推廣和普及,促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茶科技的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切實把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統籌發展這項聯結海峽兩岸、惠及廣大茶企茶農的大事做好。本屆茶會的舉辦旨在貫徹“三茶”統籌發展理念,培育海峽兩岸完整的茶產業體系。
本屆茶會積極搭建茶文化交流舞台、茶產業展示平台、茶科技創新擂台,已先期舉辦了海峽兩岸茶王賽、“雲上茶香·漳顯魅力”直播帶貨比賽、直播帶貨培訓等凸顯辦會實效的系列活動。開幕式現場還對海峽兩岸茶王賽評選出的閩南烏龍、紅茶、綠茶、白茶、漳平水仙、台式烏龍等“茶王”進行頒獎。開幕式后還舉辦了名茶品鑒推介會等,進一步打響茶企、茶品牌的知名度。
本屆茶會名茶品鑒推介會現場設置的茶葉直播帶貨點,吸引與會嘉賓駐足觀看。人民網 蘇海森攝
此外,本屆茶會還舉辦茶產業發展研討交流會,邀請業界專家學者作交流,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茶會積極邀請台灣茶界從業者參與,不僅在茶王賽中專門設置台式烏龍系列評選,還邀請台灣冠軍茶王工藝師協會、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台灣農民創業園等在大陸投資的企業、協會等工商界人士共同參與茶會,兩岸茶界從業者同台競技、共襄盛舉、品茶論道,共同推動兩岸茶產業融合發展。
漳州是福建茶葉主產區之一,2021年全市茶園面積近28.4萬畝、產量6.25萬噸、產值130億元。圖為位於漳州南靖的一處高山茶園。南靖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福建是茶業大省,2021年全省茶園面積348.1萬畝,毛茶產量48.8萬噸,茶葉全產業鏈產值1400多億元,茶葉單產、總產、茶樹良種覆蓋率、毛茶產值、全產業鏈產值、國家級茶葉類龍頭企業數量、中國馳名商標數量等七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2021年,福建茶葉出口額5.1億美元,居全國第一。
作為台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和台商投資密集區,漳州對台交流優勢明顯。2016年,海峽茶會正式落戶漳州。此外,漳州也是福建茶葉主產區之一,2021年全市茶園面積近28.4萬畝、產量6.25萬噸、產值130億元。目前,漳州擁有大小茶企5000多家,茶葉類商標1500多件,初步形成了白芽奇蘭、鐵觀音、八仙茶、丹桂、黃觀音、金觀音“六泡茶”的區域品牌發展格局,並建成一批生態休閑觀光茶園,做深茶旅融合,推動“一產接二連三”,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