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旅游業復蘇在路上

近段時間,南平各旅游景區人頭攢動,迎來包括研學游、跟團游、自助游等各類游客,重現往年暑期旅游高峰時的場景。記者從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上半年,南平接待旅游總人數2622.47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市場呈現穩步回暖趨勢。
政策發力促升溫
“山啊,水啊,自然啊!”大紅袍劇場裡,隨著彩色燈光打在大王峰和玉女峰上,全場觀眾不禁發出贊嘆聲。“這是今晚的第三場演出了,但游客的興致依然很高,劇場再次熱鬧起來,我們也很興奮!”《印象大紅袍》紅杆女扮演者張晶說。
“這邊的山水風光和沿海很不一樣,趁著暑假,我專程帶小孩過來看一下。”演出結束后,來自廈門的游客陳先生告訴記者。
福建山海相依,風光各異,加強山與海的聯動,是進一步暢通省內旅游市場內循環的具體謀劃。今年5月,南平和廈門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出“山盟海誓”旅游產品,進一步豐富旅游推廣內容與形式。
上半年,南平各地採用線上線下聯動發力的推廣方式,著力提升旅游景點知名度,推動市場加速“重啟”。
今年4月,南平印發《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其中,針對旅游業,扶持措施包括支持旅行社發展、加大旅游企業金融支持、給予引客獎補等三條具體舉措,通過減負賦能與“真金白銀”的獎補,全面提振旅游市場的信心和活力。
6月18日,武夷山推出主景區免門票政策。一石激起千層浪,數據顯示:免門票政策施行后,接待游客人數出現了同口徑100%以上的環比增長﹔免門票后的首個周六,武夷山住宿單位登記入住人數達5500人,約為免門票前日均入住人數的2倍。
隨后,建陽黃坑、邵武天成奇峽、延平溪源峽谷旅游區、浦城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等景區也陸續推出門票優惠活動,景區人氣大幅回升,政策效應逐漸顯現。
為帶動消費市場復蘇,南平市文旅局還開展“全閩樂購·暢游南平”促消費活動,投放文旅消費券400萬元,用於支持旅游景區、住宿單位和影劇院等。上半年,南平社消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9%。
項目提效添后勁
一邊是旅游市場加速回溫,一邊是文旅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連日來,投資12億元的華瑞洲際酒店項目加快了建設進度。“我們選址在武夷山度假區的核心區域,交通便利,用地170畝,引入國際一線品牌洲際酒店,填補了武夷山國際高端酒店的空白。”對於武夷山的旅游市場,華瑞世紀集團華南地區總經理林東充滿信心,“我們計劃兩年半時間投資建設,瞄准兩年后的市場。”
作為南平旅游的龍頭,武夷山的投資潛力廣受市場青睞。武夷山招商服務中心主任印超告訴記者,目前文旅板塊在談項目10余項,涉及室內射擊場、戶外滑雪場、酒吧街、美食街、紅酒咖啡品鑒、森林康養、武夷山居等類型,總投資近60億元。“我們希望能夠更加豐富旅游業態,推動美麗經濟多點開花。”印超說。
武夷山國家公園是南平市自然、文化旅游的一塊金字招牌,推進生態旅游是保護發展帶的重點工作。
“我們先圍繞251公裡環線實施生態旅游工程,打造文旅、茶旅、康旅、體旅、農旅等融合發展新業態,通過環線沿線的綠化、美化、彩化,打造四季有花有景的國家公園風景道。”南平市環帶專班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古老的楓樹林,幽深的卵石路,清澈沁涼的溪水……酷暑當下,浦城縣管厝鄉黨溪村成為浦城及周邊群眾近郊游玩的避暑勝地。
“黨溪茶坪山水相融,風景宜人,既能帶著孩子親水嬉戲,又能沿著河岸步道溯溪游玩,親近自然。”市民俞先生說,管厝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當天,他還帶著孩子參觀了廖俊波家風家教展示館和慶元山革命歷史紀念館,讓孩子在體驗生態旅游的同時,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浦城縣文體旅局局長李雪晶告訴記者,在浦城同步火熱起來的,還有國家4A級景區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匡山國家森林公園及“十裡蓮塘”田園綜合體等景點,市民休閑度假的需求明顯增加。
而新近落戶鬆溪的棕旅房車露營地項目,則進一步迎合了快速發展的自駕游及自助游市場需求。“項目結合梅口埠景區,融入周邊自然生態,打造網紅鄉村旅游目的地,有效豐富了梅口埠景區的旅游業態,助力打造戶外露營品牌。”鬆溪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伊鬆彪說。
數據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二季度南平以休閑度假為出游主要目的的游客比例上升7.5個百分點,比全省高出5.4個百分點,以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慢休閑、低消費等為特征的周邊“輕旅游”“微度假游”,正逐漸成為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
上半年,南平全市各地緊跟熱點,積極打造升級武夷山蘭卡野奢營地、邵武雲靈山古村落營地等多個露營目的地。同時,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文化多樣性的優勢,積極推進主題旅游發展,建陽臥龍灣等小眾目的地不斷崛起,旅拍、休閑療養、“野奢”露營等主題旅游受到市場歡迎。(記者 蔣豐蔓 通訊員 邱春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