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環境整治 集鎮蝶變

詔安縣梅嶺鎮:打造宜居集鎮整治樣板  共享美麗幸福家園

2022年12月15日10:40 |
小字號

福建黃金海岸最南端有座形似倒挂梅花的半島,漳州市詔安縣梅嶺鎮便位於其上。2021年,梅嶺鎮被列為省級集鎮環境整治樣板項目后,以集鎮核心聚居區下河村為切入點,認真梳理集鎮短板問題,圍繞打造“特色突出、環境改善、文化傳承、根脈延續的高質量閩南文化交融展示區”的設計理念,積極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濱海集鎮環境整治新思路,為梅嶺鎮鄉村振興和群眾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環境和空間載體。

聚焦目標建設 強化機制保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質量的項目建設離不開一套高效的項目工作機制。2021年4月,成立梅嶺鎮集鎮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同年5月頒布《詔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詔安縣梅嶺鎮集鎮環境整治樣板實施方案的通知》。詔安縣住建局聯合縣農業農村局、台港澳辦、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極大加強了項目實施的彈性和可操作性。

聚焦集鎮“裡子” 優化人居環境

設施破舊,環境衛生臟亂,交通無序……這曾是昔日中和集鎮區真實寫照。梅嶺鎮在整治過程中將改造的重點投向集鎮區最不容易觸及到的核心區,累計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引進第三方提供衛生清掃保潔、綠化養護及垃圾清運一體化全域服務,建設無障礙化步行道3公裡、設置垃圾分類屋27個、新建公廁3座、截污納管6公裡,集鎮污水收集率達90%,新建停車場4處,增加車位382個,並開展國省道沿線環境整治等一系列整治提升工作,讓集鎮面貌實現華麗變身。

改變街道舊貌 煥發集鎮生機

走進梅嶺鎮,干淨寬敞的道路、美觀醒目的門店招牌。梅嶺鎮在協調地域化風貌的設計考量上,本著“宜拆則拆、宜改則改”的原則,保留閩南建筑風格,設置統一規格的雨披和店招,大大提升了集鎮街道建筑風貌。同時,對村內裸房統一整治提升,讓原本破舊的牆面變得靈動起來。

提升公共空間 豐富集鎮業態

梅嶺鎮在改善空間品質下足功夫彰顯人文關懷,打造多功能敬老空間。活化利用閑置的傳統建筑改造成幸福院,一樓作為茶室、老年活動室和“長者食堂”。“長者食堂”每日提供三餐,一次可滿足100人同時就餐,有效解決了當地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難群眾“吃飯難”的問題。幸福院二樓開辟為閱讀室,作為留守老人、兒童午休、短托的輔助場所,增設長者健康室,提供日常健康檢查服務,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升級戶外健身空間,在集鎮區升級改造3座露天標准化籃球場,滿足了周邊群眾的健身娛樂需求。

建美健身觀景空間,實施下河村嶺港山荒山治理、建設望洋台濱海棧道,進一步完善提升了健身空間和景觀空間。

建強人文休閑空間,在鎮區公園內建設梅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集鎮整治提供了志願服務平台的同時,也滿足周邊群眾文化需求。

保護歷史遺存 打造精品旅游集鎮

集鎮環境整治樣板的深入實施將梅嶺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上了快車道。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吸引特色餐飲7家、民宿3家進駐商業街,通過原生態的特色美食以及延伸出來的生活場景,展現出梅嶺集鎮環境整治項目治理成效。

規范管理秩序 營造業態氛圍

加強集鎮管理是集鎮環境整治樣板的重要組成和延伸。梅嶺鎮通過發動志願者對佔道經營行為進行規范引導﹔要求商戶簽訂“門前三包”協議﹔統一規劃商業街夜市擺攤地點,切實改變集鎮街道秩序混亂的現狀,實現集鎮容貌的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推動全民參與 共享治理成果

集鎮環境整治是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民生工程。梅嶺鎮引入台灣建筑師團隊通過開展鄉建鄉創閩台合作。在整治工作中將舊房改造為“村民議事廳”,村民代表、退休老干部、老手工藝者等在此參與集鎮整治方案謀劃,並自發組建集鎮整治志願者服務隊,共同參與到公共區域打掃勞動、公益宣傳交通安全等集鎮整治活動中,成為細解村民煩心事的主渠道和干部跟村民的“連心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未來,梅嶺鎮將繼續在新征程中堅守初心,在集鎮環境整治中努力滿足廣大村民的幸福生活需求,繪美新時代濱海鄉鎮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篇章。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