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3海峽兩岸(海滄)百名書法家書春送福活動在海滄舉行

2023年01月12日15:29 |
小字號

新春將近,年味漸濃。1月11日下午,“奮進新征程 共迎幸福年”2023海峽兩岸(海滄)百名書法家書春送福活動在廈門海滄區舉行。一副副手寫的春聯、一個個喜氣的“福”字,伴著墨香,為市民群眾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無聯不成春,有聯春更濃。”春聯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是春節中最具標志性的家庭文化符號,寄托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作為海滄喜迎新春的一項傳統活動,書春送福活動始於2014年,如今已成為備受兩岸同胞喜愛的節慶品牌活動,是海滄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多彩、實現“文化惠民”向“文化悅民”跨越的重要抓手。

迎春送福活動現場。陳亞沙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海滄,持續舉辦的書春送福活動將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不斷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迎春

拿到春聯 年味更濃了

11日下午,海滄市民廣場人頭攢動,喜氣洋洋。人們爭先恐后領取春聯紙,在喜歡的書法家面前有序排隊。近百名兩岸書法家揮毫潑墨,為市民群眾送上一副副飽含新春祝福的春聯。書法家們精湛的書法技藝和筆酣墨飽的書法作品,引得在場民眾連連贊嘆。

接過心儀的春聯,市民朱琳喜笑顏開。“拿到春聯,感覺年味更濃了。”朱琳說,自己最近剛搬了新房,今天專門來向大師“求”墨寶,准備將這副春聯貼在新家的大門上。

“張貼春聯,喜迎新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結合書法與文學的春聯更是傳統文化的濃縮呈現。”台灣書法家、兩岸藝術之家會長曹原彰表示,兩岸書法家送福寫春聯活動通過楹聯文化聯絡兩岸人民的情感,自己很開心能夠多次來到海滄參加這樣的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有多名小小書法家參與其中。來自廈門海滄延奎實驗小學五年級的沈永祺低著頭,在春聯紙上用心書寫。他說:“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毛筆字,這是第一次與那麼多書法家老師一起寫春聯,我很激動,也學到了很多。”

在活動現場,除了送春聯,海滄區還將承載美好期許的“福”送到現場各界代表手中。楷、行、隸、草……由兩岸書法名家揮毫的一個個大紅“福”字各具特色。一些書法家還將生肖兔的萌態融入“福”字中,生動活潑,惟妙惟肖,述說著人們對新一年福氣滿滿的美好願景。

接福

福送萬家 新春更近了

廣場上,歡快的歌聲和熱情的舞蹈,將新春的氣息渲染得更加濃烈。舞蹈《鼓舞華章》、歌伴舞《領航》、歌曲《赤子之心》……市民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抒發對新春的美好期待。在線上,有趣的“與福兔合影”集贊兌禮活動也吸引了群眾熱情參與。

“受疫情影響,前兩年我們採取小型分散的方式書春送福,時隔1000多個日夜,這一歡樂祥和、熱鬧喜慶的活動再次回到市民廣場舉辦,令人歡欣鼓舞。”海滄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活動融入“精彩演出迎佳節”“書春送福惠海民”“翰墨凝香賀新歲”等形式多樣的內容,旨在為群眾獻上文化盛宴,與群眾共迎新春佳節。

事實上,除了在海滄市民廣場上舉辦的主題活動,在基層街道,書春送福活動也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全面鋪開。

在東孚街道山邊社區,居委會二樓展廳裡喜氣洋洋,四位書法家的書桌前排起了長龍。社區相關負責人說,除了社區居民,周邊的企業也專門來領春聯。同時,社區還帶著這份獨特的新春賀禮走進困難老人家中,敲門送“福”。

迎春送福活動現場。陳亞沙攝

據了解,1月9日—17日,海滄區還組織書法家分批走進盈趣科技、力鼎光電等企業,來到大博醫療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走進東孚街道山邊社區、海滄街道海興社區、嵩嶼街道未來海岸社區、新陽街道霞陽社區以及海滄區武裝部等地書春送福,為海滄村(居)民、企業員工、工地工人和部隊官兵獻上新春祝福,共同迎接新春佳節。

接下來,海滄區還將在海滄市民廣場、馬鑾灣帶狀公園等地舉辦濃厚春節氛圍的文化活動表演,開展“臘雪迎春——你應該知道的春節年俗”文化主題展,並結合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舉辦“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歌仔戲專場演出、古琴藝術主題沙龍、老物件實物展等文化活動,讓居民群眾在濃濃年味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林岑)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