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福清:“黨建+網格”構建2.0醫療服務體系

2023年01月23日09:42 |
小字號

“我是福清市醫院的醫務工作者,住在本小區,各位居民如有居家康復用藥等問題可以隨時在線咨詢我。”

“大家保存好精力,多喝水多休息,吃些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提高免疫力。”

......

凌晨1點,福清市龍江街道網格微信群內,“叮咚”的消息提示音還在不斷響起。無論是一段留言、一句語音,還是一個電話,隻要社區居民有需要,“網格醫生”便有呼必應,及時主動為居家康復的感染者答疑解惑。在得到專業的用藥指導后,在外打工的小南洋村村民洪先生長舒了一口氣:終於不用怕獨自在家的老人和小孩亂用藥了!

福清市網格微信群截圖。福清市委衛健工委供圖

近年來,福清市委組織部堅持強化黨建引領,牽頭做細做實社區防控相關工作,引導基層探索創新機制和模式,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優更好更快的貼心健康服務。

福清市委衛健工委認真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防控組的部署要求,動員全系統5889名黨員干部融入社區“微網格”,引導網格內醫療從業人員、醫藥機構工作人員發揮組織優勢、專業優勢,組成“醫聯體”線上咨詢紅色志願服務隊,確保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全覆蓋。

當前,福清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平穩度過,疫情總體態勢趨穩,但個別地方疫情擴散風險依然存在,仍不可有絲毫鬆懈。在新形勢下,如何鞏固提升成功“作戰”經驗,構建2.0醫療服務體系是全新的命題。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福清市委衛健工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動員廣大黨員干部“下沉”基層,把防控力量集中於最前線,織密醫療衛生服務、醫療基礎設施、醫療隊伍建設“三張大網”,通過精細化運作疫情防控“網格化”服務體系,筑牢了一個個聯防聯控的“紅色屏障”,交出了一份份群眾滿意的“健康答卷”。

提升醫療救治能力,打通基層診療“最后一公裡”

“之前一到就診高峰,醫院就人滿為患,現在增設了這麼多基層發熱門診,終於不用再大排長隊了。”在音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診室,居民黃女士正哄睡著半夜發燒的孩子,心裡的一塊大石在就診后總算落地。

目前,福清市已形成了步行10分鐘就醫服務圈,共有發熱診室(門診)106個,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服務能力持續加強。

除了在福清14家二級以上醫院、22家衛生院設置24小時發熱門診外,民營醫院、門診部、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層醫療機構也增設了70個后備發熱診室。為保証發熱門診滿負荷情況下正常運轉、建立起應急增援機制,福清市委衛健工委還組織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建立發熱門診黨員支援突擊隊,強化醫療力量配備。

基層診療服務的網不僅覆蓋到了群眾“家門口”,甚至足不出戶,便能享受到“面對面”就診服務。

通過“黨建+網格”模式,福清市委衛健工委組織黨員醫護人員以雲服務、電話、微信、視頻等非接觸方式或分類分級上門隨訪等服務方式,變大量居民到醫院排隊擁堵問診為“網格醫生”“線上+線下”入戶服務。此外,還通過組建“紅細胞”志願服務隊,開展送醫送藥、健康咨詢、急救培訓等各類志願服務,為福清市民補齊健康知識“短板”。

一大早,林伯便來到離家不遠的高山中心衛生院,在醫務人員的幫助下進行氧療服務,“吸完氧后,身體舒服多了!”

為保証醫療資源“下沉”、盡快抵達終端保供體系,福清市迅速建立政府和企業聯動保供機制,發揮重點保供企業渠道優勢和基層黨組織優勢,做好防疫物資、醫療設備、重點藥品等儲備。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了氧療設備、便攜式肺功能儀器、指夾式脈搏血氧儀、額溫槍等設備,確保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至少配備20個以上、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至少配備2個以上﹔保証藥品保供市鎮村,尤其是村衛生所用藥,並優先保障重點人群醫療藥品供應,為老年人、殘疾人、低保戶、五保戶等重點人群,發放健康愛心包17萬份,迅速精准地將重點藥品配送到群眾手中。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約17萬份健康包。

擴充醫療救治資源,服務“硬”實力不斷增強

7天建成新感染病區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並投入使用﹔

32天建成總建筑面積約8100平方米的新感染病區,病房總計125間,共床位200張,其中154張負壓隔離病床﹔

......

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福清市一步一個腳印優化醫療基礎設施“網格化”布局、增強醫療服務“硬”實力的真實寫照,也是數百名黨員干部和建設者不分晝夜、沖鋒在前的漂亮答卷。

三年來,面對疫情這道“加試題”,福清市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項目建設,提高醫療設施承載力,完善全市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把黨支部建在工地最前沿,在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努力克服工期短、多種工種交叉、院感要求高、物資供應緊張等多重壓力與困難,為福清疫情防控爭分奪秒爭取寶貴時間。

“請市民放心,床位已准備就緒,對陽性感染者患者,我們會按照應治盡治,應收盡收的原則,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福清市醫院黨委副書記陳忠堅定地說。

眼下,福清市醫療資源准備充足,醫療救治平穩有序,日常診療服務逐步恢復,各大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高峰、急診高峰和重症患者的高峰都已經度過。

進入新階段后,福清市衛健系統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將“擴容分流”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制定《福清市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級分類救治實施方案》,構建分級診療服務網絡。將五七健康中心改造為福清市新冠亞定點醫院,作為輕症、普通型患者救治基地,增設救治床位500張﹔針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緊急擴容ICU床位,將福清市醫院重症救治床位從30張改造增加到140張,並配置798名重症醫護人員梯隊,讓急危重症患者就近及時得到救治。

福清市醫院新擴容重症救治床位。福清市委衛健工委供圖

為擴充院前急救能力、提高重症患者急救的成功率,福清市還新採購並配置15輛120急救專車,另配備52輛機動轉運車輛,並建立重症患者轉診轉運專班,擴充120轉運能力和電話坐席,統一調度確保重點人群高效及時轉運到位,暢通市鎮村上下就醫轉診通道。

加強醫療隊伍建設,做群眾最強“醫”靠

2022年12月23日深夜,福清市醫院急診室大廳外,不時有急救車的聲音傳來。短短10分鐘內,又有2輛120急救車送來病人。隨著車后門“嘩啦”一聲旋即打開,躺著病人的擔架被迅速推出,急救員一路小跑將病人送進急診室。

“馬上氣管插管,立即組織搶救!”在救治機器的嘈雜聲中,患者情況稍稍平穩,急診科的醫生和護士略微鬆了口氣,又立即投入到下一場戰斗。盡管自己也才剛剛“陽康”返崗,醫務人員還是忍著疲憊加快工作。

康復后堅守在一線的醫生。福清市委衛健工委供圖

在此前的疫情高峰,急診工作群裡最多的聲音就是“我好了”“我能上”“給我排班吧”……正是這樣一支團結溫暖的隊伍,在任何需要他們的時候,都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

先后有福清市婦幼保健院王澤雲馳援上海,堅持在崗50余天﹔福清市第二醫院林振旺、陽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王浩、婦幼保健院邱華遠赴西藏支援近3個月﹔福清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鄭德斯在內蒙奮戰2月有余﹔2022年3月,在發出支援泉州、寧德的征集令后,福清衛健系統73名醫務人員聞令而動、主動請纓......

三年間,福清衛健系統的廣大黨員干部和醫療人員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以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日夜堅守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自2020年以來,已向其他省市以及兄弟縣區派出核酸採樣、流調、醫療、檢驗等各類援助7000多人次。

人能盡才則百事興。近年來,福清市衛健系統大力實施醫技人才強醫戰略,圍繞“引才、育才、留才”全鏈條,強化優質醫療資源供給能力,加強“網格”隊伍建設,加速集結培育出一批素質優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醫務人才隊伍。

為構建疫情防控常態化機制,福清市衛健系統積極組織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全體醫務人員學習新冠醫療救治相關知識,並在此基礎上著重加強對重症、呼吸、急診等科室醫務人員和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確保所有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師均能接診。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市798名重症救治醫護人員(含儲備梯隊677人)為期4天的線上理論及線下實踐集中培訓,有效提升重症診療規范化、同質化水平。

此外,為“固巢留鳳”、進一步關愛醫務人員,福清市還為從事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的5386名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發放一次性工作補助6000元/人、734名村醫發放慰問金1000元/人,累計發放3305萬元。並計劃對福清市衛健系統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在崗一線工作人員增加績效工資。

“隻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做不成的事。在新階段下,我們將繼續形成以黨建為引領,覆蓋市、鎮、村再到群眾的聯防聯控網,確保常態化防疫機制穩妥有序推進,為人民群眾度過平安祥和的新春佳節和加快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衛健力量。”福清市委衛健工委書記張宏峰表示。(陳夢凡)

(責編:江葦杭、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