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汽笛聲聲!稅助廈門“絲路海運”

2023年02月14日09:20 |
小字號

幾雙有力的臂膀挽起一條條粗壯的纜繩,系在了廈門嵩嶼集裝箱碼頭2號泊位的纜樁上。繩子的另一端是長399.9米、載箱量超2.3萬標箱的“地中海米婭”輪。這艘“船王”此番到訪廈門港,共作業3060標箱,為港口運作帶來了“開門紅”。

聚焦廈門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稅務總局廈門市稅務局積極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港口企業和外貿企業提供精細服務,進一步優化國際稅收營商環境,助力廈門擦亮“東方強港”招牌。

降稅負增效益 智慧碼頭添動能

廈門港海天碼頭,高大的智能化橋吊、龍門橋和智能電動集卡繁忙而有序地進行貨物裝卸作業,全流程智能化的“無人碼頭”,取代了過去大量人員、機械協同作業的場景。

去年1月,全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在海潤碼頭試投產。提升改造后的海潤碼頭整體綜合成本顯著下降,綜合作業效率提高10%。

“在碼頭升級改造中,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助理賈戌莉說,“去年,我們公司享受‘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減免4000余萬元,使得港口研發改造所需的現金流更加充裕。”

據悉,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是廈門的“航母級”港口企業,集裝箱吞吐量在廈門港全年吞吐量的佔比始終保持在8成左右,由該公司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的智能碼頭操作系統在海潤碼頭、國際貨櫃碼頭、嵩嶼碼頭先后上線,為業界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廈門港方案”。去年,廈門港蟬聯“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最高等級四星級評價,全年集裝箱吞吐量超1243萬標箱,同比增長3.2%,總量繼續領跑東南沿海港口群,對外開放大通道的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

優服務助發展 “絲路海運”抓機遇

廈門港處在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交叉樞紐位置,中歐班列和“絲路海運”在這裡無縫對接。數據顯示,去年,廈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307.9億元,增長12%。

“公司在新加坡、緬甸、新西蘭、烏茲別克斯坦、美國等多個國家設立駐外分支機構,與全球 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多家優質客戶建立業務往來。”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余勵潔介紹,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稅務部門送來一系列力度大、覆蓋廣的優惠政策,並整理發布了多批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為公司開展跨境業務、搶佔海外市場提供了很大支持,“不管是日常業務溝通,還是疑難問題解惑、緊急事項處理,稅務部門總能及時響應、快速解決,為公司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稅收營商環境,值得贊許!”余勵潔說。

廈門持續構建“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海絲”物流大通道,去年全年新開通20余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建成“絲路海運”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平台,開通中國首條“絲路海運”電商快線,港航智能發展再上新台階。為全面把握RCEP區域發展機遇,廈門市稅務局聚焦企業“出海”需求,聯合廈門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協會舉辦線上政策解讀會。稅務干部詳細解讀《服務貿易對外支付稅款計算機備案稅務處理》,梳理電子備案流程及疑難點,幫助企業規避在實務操作中的常見誤區,吸引了近2000名財務人員觀看。

海面不時傳來陣陣汽笛聲,馬士基、地中海航運、以星航運、陽明海運等知名航商的集裝箱船接踵而至。一艘艘巨輪、一箱箱貨物,為廈門港在兔年發展得更快更好而奮力拼搏著。

“我們將立足廈門區位優勢,以今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啟動為契機,在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平穩落地的基礎上,推出更多便捷高效的涉稅服務舉措,幫助更多企業擴大貿易‘朋友圈’,為廈門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稅務力量。”廈門市稅務局局長張國鈞說。(曾霄 雷晴 陳海敏 盧智琳)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