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丨福建永泰:小小菌菇何以成為林下經濟“金娃娃”?
一簇簇菌朵厚實飽滿,一縷縷菌香沁人心脾。位於北緯25度的福建省永泰縣,是芳名遠揚的“生態菌之鄉”。
食用菌產業是福建省優勢特色產業,產量、產值每年持續增長,位居全國前列。2020年,福建食用菌產業全產業鏈突破千億元,隨著產業集群效應逐漸凸顯,食用菌產業在福建鄉村振興版圖中的地位愈發重要。據統計,2022年永泰縣三季度食用菌鮮品產量1.1萬噸,干品0.79萬噸,成為當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強力引擎。
小小菌菇何以成為“致富傘”?永泰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竹蓀、羊肚菌、赤鬆茸……或許能夠給出答案。
背靠資源 林下長出“金娃娃”
正值四月好春景,走進永泰縣嶺路鄉長坑村竹蓀基地,郁郁蔥蔥的林蔭下,村民們正忙前忙后,將一批批竹蓀菌種“藏”進土地裡。鋪料、播種、覆土……梅雨季節的山林中清香彌漫,呈現出綠意盎然的春日景象。
為什麼在這裡種竹蓀?
據了解,永泰位居閩中,地處閩江支流大樟溪中上游,戴雲山脈東北麓,縣域地勢高峻,雲霧繚繞,森林覆蓋率達69.37%,年均氣溫14.6—26℃,具有相對低溫、高濕和多雲霧的高海拔氣候特征。而長坑村的平均海拔達到了800米,被稱為“雲上古村”,是種植竹蓀的“風水寶地”。
背靠生態資源,不少企業在長坑村發展林下經濟。
“這裡氣候適宜,生長出來的竹蓀肉質厚、品質佳。”福建福州市源嶺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竹蓀項目負責人鄭欽說,作為“菌中皇后”,竹蓀很有“內涵”——它不僅香味濃郁,營養價值也很豐富,素有“真菌之花”的美譽,屬名貴食用菌,在市場上頗具競爭力。
依托生態條件,長坑村種植出的竹蓀色澤鮮美。永泰縣委宣傳部供圖
借“林”發力,讓綠地生“金”。鄭欽介紹,2020年,長坑村村民先是在這片林地種植赤靈芝,收益不菲﹔2022年,為了提高林地綜合效應,實現“一林多用”,大家便在這片林地上套種竹蓀。
“去年,永泰縣林業局還為我們的竹蓀種植提供了15萬元的資金補貼,實現了農林資源優勢互補。”鄭欽說,到了採摘季,基地一天的採摘量可達四十斤,每斤鮮品竹蓀價格約40元至50元,每斤干品竹蓀的價格則在300元左右,且無論是鮮品竹蓀或是干品竹蓀都不愁銷路,常常被商超、散客搶購一空。
竹蓀“旺”了,銷路有了,林下經濟“點綠成金”。
產業帶動 闖出致富“新路子”
除了“盤活”林下經濟,小小竹蓀還帶來大量就業機會。
“我以前就在家裡做點農活,收入不多﹔現在這裡有了竹蓀,我就來幫忙種植,一天有200元,比我種地賺得多。”望著成片綠油油的山林,長坑村家庭農戶張書模笑得不亦樂乎,“今年,我們又種下50畝的竹蓀菌種,希望採摘時節能有個好收成。”
思想活絡的張書模不滿足於隻種竹蓀,借著鄉村旅游市場的“東風”,他還開起了自己的“農家樂”。張書模介紹,長坑村坐落於中國雲頂旅游區旁,每年7月到9月,來山上避暑的人絡繹不絕,而這時也正是竹蓀成熟之季。
“夏天,我們用竹蓀鮮品開發了不少竹蓀特色菜,有竹蓀爆蛋,竹蓀肉湯,竹蓀炒竹筍……游客們都好這一口,常常贊不絕口!”張書模說起這些頭頭是道,“在村裡,現在大約有20戶村民開起了‘農家樂’,我家的年收入也增加了近10萬元。”
不只是長坑村,今年三月,位於數公裡外盤谷鄉的榮陽村與水尾村,也因成功試種羊肚菌,為村民致富增收增添了一條“新路子”。
羊肚菌,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形如羊肚而得名,又因營養價值極高,被稱作“素中之葷”。
大棚中的羊肚菌破土而出,樣子格外好看。林晶晶攝
由於野生羊肚菌太過珍稀,盤谷鄉便籌劃著開啟人工種植“模式”。“發展羊肚菌產業周期短、效益好、見效快、市場前景廣闊,2022年試種的羊肚菌可畝產鮮貨600多斤,畝產值預計達3萬元。”羊肚菌種植戶方別修說,羊肚菌生長期在11月底到次年4月底,正好可以利用冬季閑置的農田種植,還不影響次年其他作物的種植。
方別修說,等羊肚菌種植模式成熟之后,他將帶動村民一起干,開拓市場,將羊肚菌產業做起來。“好日子,就是要大家一起過!”方別修對未來充滿期待。
農企共贏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搞“活”一片產業,帶富一方百姓。在食用菌種植產業發展過程中,永泰縣還緊抓產業發展“龍頭”,解決技術、投資、市場、銷售等問題,實現農企共贏目標。
在蓋洋鄉,福州市盈豐菌業有限公司食用菌生產基地裡的小菌菇們,個個充滿了“精氣神兒”,不僅菌香清新扑鼻,樣子也格外可愛。
“我們每天產出鮮菇超過三千斤,主要銷往本縣與周邊縣市。”福州市盈豐菌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介紹,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香菇、鳳尾菇等食用菌種植,去年又引進新品種赤鬆茸。
蓋洋鄉2022年引進新品種食用菌——赤鬆茸。陳爽攝
郭偉說,鄉裡還通過大力推廣食用菌種植,成立恆軒菌菇產業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綠色農業,向農戶推廣栽培新品種、新技術,確保聯農帶農有途徑,助力鄉村振興,走出一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2022年,合作社就吸納了全鄉83戶脫貧戶成為社員,帶動了20多名脫貧戶就業,人均增收3000多元。”郭偉說道。
嶺路鄉、盤谷鄉和蓋洋鄉的食用菌故事都只是一隅。放眼永泰縣,2022年,當地立足自然資源,加快優化產業布局,依托美麗鄉村建設重點縣項目建設契機,建設梧桐鎮尾樓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大洋鎮福臨生態農場、蓋洋鄉盈豐菌業有限公司、紅星鄉百鮮源生態農業公司等4個食用菌栽培基地,面積約60畝,年產菌棒約90萬袋,新增產量約20萬袋,項目投資約253萬元,下達補助資金121萬元。
2021年,福建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提高特色現代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食用菌工廠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加快珍稀食用菌產業化。
菌菇朵朵,盛綻永泰。用小菌菇撬動大產業,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永泰完成了“小目標”,但還有不少“大目標”。
下一步,永泰將拓寬食用菌銷售市場,鼓勵企業生產模式往精深加工發展,以食用菌生產地、集散地為依托,建立實體交易與電商營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實施品牌戰略,培育本土食用菌企業品牌價值,積極與科研院校在食用菌生產加工方面開展技術交流,實現食用菌產業全面開花,向高質量發展的特色現代農業進“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