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隻收容犬找到新家 廈門城管部門養犬管理執法、服務市民需求“兩手抓”

人民網廈門4月25日電 (余乃鎏、陳博)活潑的泰迪、安靜的貴賓、乖巧的串串……精心遴選的11隻收容犬,全都找到了溫暖的家。
近日,《廈門經濟特區養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養犬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來臨之際,一場“依法文明養犬宣傳暨犬隻領養進社區現場會”在廈門市集美區僑英街道水晶湖郡小區舉辦,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咨詢養犬相關規定、辦理犬隻相關証件、疫苗注射等問題,不少愛犬人士還現場領養了心儀犬隻。
活動現場。廈門市執法局供圖
此次活動主題為“依法養犬、文明養犬、誠信養犬”,由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簡稱廈門市執法局)會同集美區城管局、區僑英街道舉辦,旨在通過宣傳《養犬管理辦法》、依法向市民開放領養犬隻等,增強市民群眾依法養犬、文明養犬意識,全力營造文明養犬環境,推進養犬精細化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動全市依法文明養犬風尚形成,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
開展依法文明養犬宣傳,為市民答疑解惑。廈門市執法局供圖
當天現場,開展了文明養犬宣傳、辦理養犬登記証、專業的寵物醫生愛心義診、免費注射疫苗以及犬隻領養等活動。期間,犬隻領養活動中,符合條件的11隻無主犬隻、被棄養犬隻依法向市民開放領養,最終,它們都找到了溫暖靠譜的家。
犬隻領養活動。廈門市執法局供圖
“領養一隻無主犬或被棄養犬,給它一個溫暖的家,比購買犬隻更有意義。”市民徐先生一直希望有隻狗狗陪伴在身邊,當天來到活動現場的他,如願以償領養了心儀的犬隻后表示,不僅將對領養的犬隻“有愛心、負責任”,還將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做到“依法、文明、誠信”養犬,維護和諧的鄰裡關系和城市衛生環境。
簽好《犬隻領養協議》后又在《依法文明喂養承諾書》上簽了名,市民彭女士一家領養了一隻泰迪。“領養、體檢、辦証等各環節在家門口就可以‘一站式’完成,十分方便。”她稱贊說。
市民現場簽訂《犬隻領養協議》。廈門市執法局供圖
“犬隻領養活動精准對接養犬管理執法與服務市民需求,打通了合規的收容犬與市民養犬需求之間的通道。”廈門市執法局養犬專班工作人員介紹,此次11隻依法向市民開放領養的犬隻,系犬類收容場所按有關規定從收容的無主犬或棄養犬中挑選而出,並經獸醫及防疫員檢疫確認健康狀況后,已在廈門市執法局官網和“廈門城管”公眾號公開發布。相應領養人已進行申請領養並被審核符合領養條件。
值得關注的是,依法文明養犬是《廈門市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定》等法律法規的一項重要規定。作為具體負責治理“攜帶犬隻戶外活動不文明行為”的部門,廈門市執法局除了加大執法力度、對相關不文明行為予以行政懲罰外,還將執法理念由“末端執法”向“靠前服務”轉變,推動社區養犬治理方式創新,培育社區居民依法養犬、文明養犬意識,如會同公安、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開展“流動養犬辦証服務車”進社區活動,舉行文明養犬執法宣傳活動、現場協助辦理犬証、指導文明養犬示范小區創建工作等。
市民進行犬隻領養咨詢等。廈門市執法局供圖
“進一步普及依法文明養犬意識,倡導誠信養犬。”廈門市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市區兩級城管部門攜手在集美區舉辦的活動,將養犬管理執法與服務市民需求結合起來,很好破除“鐵面”執法與“溫情”服務的界限,有助於打造文明共創模式。
今后,廈門全市城管執法部門還將在多種渠道積極開展養犬知識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規范養犬、文明養犬的良好氛圍﹔將在養犬執法重點監管區域等加大執法巡查力度,持續重點整治無証養犬、遛犬不拴繩鏈、犬隻隨地大小便、糞便清理不及時及流浪犬隻亂竄現象﹔繼續探索建立管理執法互動機制,協調督促街道、社區、物業、公園等管理部門落實管理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固化不文明養犬治理良好成效的同時,不斷提升市民依法文明養犬意識,助力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