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野外首次記錄!“蝶中皇后”脫殼羽化

2023年05月18日16:2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視頻來源: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近日,福建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在野外環境下拍攝到有“蝶中皇后”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從蛹脫殼羽化和雌蝶產卵過程。據悉,這在金斑喙鳳蝶研究領域,均屬國內首次。

雄蝶羽化

金斑喙鳳蝶雄蝶羽化。黃雅瓊攝

去年,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監測團隊順利找到金斑喙鳳蝶的棲息地,觀測到這些“蝶中皇后”攻頂、覓食等生活習性。但金斑喙鳳蝶在野外交配、產卵、孵化、結蛹、羽化等,蝴蝶研究界均無記錄。

為了實現“零的突破”,科研監測團隊從2022年9月中下旬開始,就在金斑喙鳳蝶的寄主植物上尋找它們的卵。“那邊的樹,每一棵我們都爬上去,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地尋找。”科研人員陳文偉介紹,經過“大海撈針”般地搜尋,他們終於找到了多枚如同袖珍珍珠般晶瑩剔透的卵。

5齡幼虫

5齡幼虫。黃雅瓊攝

從那以后,科研人員長期監測這些卵,記錄下金斑喙鳳蝶從卵孵化成1齡、2齡、3齡、4齡、5齡幼虫直至化蛹的全過程。

2022年11月,金斑喙鳳蝶幼虫化蛹后,開始了漫長的蟄伏過冬過程。“我們總共監測了20多個蛹,幾乎天天都要去看一眼,觀察有沒有什麼變化。”科研人員笑著說,這些珍貴的蛹成為他們的“小寶貝”,大家定期觀測,每逢刮風下雨還擔心它們被破壞掉。2023年春節期間,氣溫驟降,保護區內出現雨霧凇,大家生怕脆弱的蛹受到傷害,連夜趕往現場去觀測。

蛹

蛹。黃雅瓊攝

2023年3月,經過漫長的蟄伏后,金斑喙鳳蝶翠綠色的蛹殼漸漸變黃,這預示著它們要羽化成蝶了。

“我們就像等待新生兒一樣,24小時守候著。”陳文偉介紹,由於沒有經驗,也沒有相關的科研資料可以借鑒參考,科研團隊成員隻能採用最原始的辦法,帶著干糧輪流在現場守候著。為了記錄下珍貴的羽化過程,科研人員還特意在野外布置了“攝影棚”,光相機就架了四五台。

雌蝶羽化

金斑喙鳳蝶雌蝶羽化。黃雅瓊攝

守候了數個通宵,“曙光”終於出現。3月底的一天晚上,蹲守的科研人員突然聽到一聲輕微的“咔咔”聲,仔細一看,原來是蛹殼前端裂開了。隨后,蛹殼的裂縫越來越大,幾分鐘后,一隻華美的金斑喙鳳蝶從蛹中掙脫出來,趴在附近的樹枝上,慢慢張開蜷縮著的翅膀,直至第二天清晨才振翅飛走。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蛹都能成功過冬、成功羽化。4月17日,科研人員發現編號為8號的蛹突然不見了,大家急忙到處尋找,最終隻在附近的地上找到一些破碎的蛹殼,推測是被天敵捕食了。“前前后后總共有4個蛹不見了,大家都很心痛。”

據統計,本季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團隊總共監測了20多個活蛹,其中有5隻雌蝶成功羽化,其余羽化出來的均為雄蝶。

羽化后留下的空蛹殼。黃雅瓊攝

金斑喙鳳蝶破殼羽化,開始了新一輪短暫而又璀璨的生活,科研人員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觀測記錄。

4月26日下午3時許,科研人員小黃在金斑喙鳳蝶蜜源植物附近觀測、巡查時,發現一隻雙翅殘損的雌性金斑喙鳳蝶。考慮到這隻雌蝶在野外幾乎無法生存了,小黃將它帶回保護區管理局精心呵護、監測。4月27日至4月29日,這隻雌蝶產下6枚卵,不久后死去。科研人員記錄下了它產卵的過程,並模仿野外環境,將這6枚珍貴的卵分別安置在6片金斑喙鳳蝶寄主植物葉子上,期待它們能成功孵化。

兩隻金斑喙鳳蝶雄蝶。黃雅瓊攝

金斑喙鳳蝶雌蝶(左)與雄蝶(右)。黃雅瓊攝

“能夠監測到這些珍貴的記錄,我們保護區監測團隊非常振奮,都覺得去年以來的辛苦付出很值得。”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文周說,“對金斑喙鳳蝶的研究,我們保護區將持續進行。”

據了解,金斑喙鳳蝶是一種大型鳳蝶,國內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其對棲息地的生境要求較高,主要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海拔1000米左右的次原始森林中。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福建兩大山脈之一的戴雲山脈主體部分德化縣境內,生態保護完好,且有大量金斑喙鳳蝶寄主植物木蓮、深山含笑和蜜源植物樹參、食茱萸,環境適宜金斑喙鳳蝶生存繁衍。(江葦杭 陳明華 黃雅瓊)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