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廈門出台“一規劃兩政策”推進村庄現代化治理

人民網廈門5月25日電 (張萌)“建立村庄管控每三年滾動更新機制,並保留一定比例的城中村”“城中村公共配套設施項目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可依據項目類型予以簡化、優化”……近日,《廈門市村庄空間管控規劃(2021-2035年)》編制完成,並配套出台《廈門市村庄規劃指導意見》《廈門市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公共配套設施項目規劃用地審批管理暫行規定》分類分項細化措施(以下簡稱“一規劃兩政策”)。25日,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就“一規劃兩政策”進行詳細解讀。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張萌攝
為統籌全市城鎮開發邊界內外的村庄分類管控,充分考慮村民的合理訴求和城市發展彈性,促進城鄉融合發展。2022年,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村庄空間布局規劃修編工作。2023年5月15日,《廈門市村庄空間管控規劃(2021-2035年)》獲市政府正式批復。這也意味著該市將全面促進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進一步推進城中村現代化治理。
據悉,此次對廈門市禁建、限建、適建區進行調整,適度放寬管控,即將全市原526個禁建村調整為212個﹔限建村467個調整為592個﹔適建村493個調整為577個。同時,充分考慮城市發展彈性,建立村庄管控每三年滾動更新機制﹔合理有序開展城中村整治更新工作,逐步消除安全隱患,完善配套設施,提升環境品質。
發布會介紹,《廈門市村庄管控規劃》在結合實際發展需求基礎上,統籌全市城鎮開發邊界內外的村庄,明確村庄管控原則,優化管控類型,健全管理機制,是全市“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重要空間管控依據,與《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配套,作為該市農村宅基地管理和審批的主要依據,滿足農村村民近期合理住房需求,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而作為廈門市國土空間規劃及管理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市村庄規劃指導意見》則是在上述規劃基礎上編制的與之相配套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提出要針對不同村庄類型,因地制宜提出差異化規劃引導策略以及不同規劃內容和深度要求,編制實用性村庄規劃。並對“村庄規劃”予以界定,即明確了城鎮開發邊界外的村庄應開展法定的村庄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的村庄,按照城鎮開發邊界內的詳細規劃管控,可以開展整治規劃﹔同時明確了城鎮開發邊界外的村庄規劃編制的原則、程序及實施主體等,要求村庄規劃應當符合上位國土空間規劃,並與專項規劃銜接,保障村庄規劃的有效實施等。
值得關注的是,為規范城中村規劃編制、公共配套設施項目的審批和實施,補齊配套短板、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環境品質,以現代化治理推動其有機更新,實現城鄉全面融合發展,資源規劃部門還配套出台《廈門市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公共配套設施項目規劃用地審批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了城中村規劃編制的實施主體及公共配套設施項目指標的同時,提出城中村公共配套設施項目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審批豁免項目免於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或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証,簡易程序項目僅辦理規劃意見函,其他項目按程序進行審批。此外,在滿足消防、公共安全、歷史文化保護、工程管線埋設等底線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對建筑退線、間距、密度、綠地率等規劃指標的要求,實現技術標准管理剛彈結合。
“為廈門村庄空間使用精准提供政策供給,有力保障規劃實施,在廈門城鄉發展中發揮了規劃統籌作用。”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台“一規劃兩政策”,旨在通過分類分項細化措施,規范全市城鎮開發邊界內外的村庄分類管控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村庄規劃的科學性,“以現代化治理推動城中村有機更新,實現城鄉融合全面發展,更好助力廈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