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發布  廈門火炬高新區位居第21位、排名上升2位

2023年07月05日16:56 |
小字號

5日,賽迪顧問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發布,其中,廈門火炬高新區名列全國第21位,較去年上升2位﹔期間,同步發布的2023園區先進制造業榜單中,廈門火炬高新區位列全國第18位。

本次評價活動主要面向國家高新區和國家級經開區兩類園區。截至2022年底,407家園區被納為評價樣本,包括177家國家高新區(含蘇州工業園區)、230家國家級經開區。

據悉,為進一步擴大國家高新區等評價范圍,此次評價相較於2022年入圍門檻進一步降低:國家高新區類2021年企業營業收入不低於600億元或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不低於100家。評價活動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科技創新、產業躍升、開放協同、三化轉型和投資環境等5個一級指標,且共設置30個二級指標,相比於2022年,新增和刪減了部分指標。

如一級指標中,“產業躍升”權重增加5%,並增加“國家級產業集群數量(加分項)”﹔“開放協同”權重減少5%,並將“與其他地區/園區合作共建園區數量(個)”更換為“東、中、西部地區合作共建園區及援藏、援疆、援助邊(跨)境經濟合作區數量(個)”﹔“三化轉型”權重減少5%,刪減“土地建成率”,並補充“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數量(個)”及“數字化轉型創新綜合評價(加分項)”“土地集約化改革創新綜合評價(加分項)”。此外,“投資環境”權重增加5%,將“惠企政策”“綜合服務”“配套設施”三個維度優化為“產城融合”“企業服務”兩個維度,同時,“產城融合”補充了“規模以上服務業比重”指標,“企業服務”則將“對惠企政策及政策宣貫與兌現情況的綜合評價”更換為“政策免申即享創新綜合評價(加分項)”。

值得關注的是,廈門火炬高新區此次排名上升,得益於其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格局等取得綜合成效。近年來,廈門火炬高新區不僅緊盯“高”“新”發展定位,聚焦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等優勢產業,不斷育龍頭、補鏈條、強集群,加速數字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新業態在廈門落地生根﹔還著力以“雙百”為牽引,實施先進制造業倍增計劃行動,僅2022年即新增3個百億級項目,新增1家百億級企業,引進電氣硝子五期、粒芯半導體等一批優質項目,推進天馬新型顯示技術研究院落地,並落地了一批創新平台項目落地,鼓勵企業建設“火炬創新研究院”“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各1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8家。

與此同時,廈門火炬高新區用足政策杠杆、做優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出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其中,2022年出台《廈門火炬高新區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6條助企惠企舉措﹔撥付各類財政扶持資金67億元,落實退減緩免稅費約34億元﹔實施“益企服務”專項行動,舉辦“企業接待日”“企業對接會”等活動15場,為企業解難題、送服務、送政策﹔“火炬智能制造服務平台”促成212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330個﹔“火炬金融服務平台”幫助1247家企業撮合融資放款215.5億元。

此外,多措並舉以“腰部企業”為根基,精准滴灌“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等高成長性企業。數據顯示,2022年,廈門火炬高新區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3家,新認定“火炬瞪羚企業”4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500家。(管軒 李舜)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