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灘涂造林向海索“碳”

“今年將新種植3550畝紅樹林。”9月10日,福建省福鼎市林業局副局長陳阿情介紹。據悉,在自然資源部、螞蟻集團兩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的支持下,近年來,福鼎市正通過大規模人工種植紅樹林,加快灘涂造林向海索“碳”的速度。
當天一大早,佳陽畬族鄉羅唇村紅樹林巡護員王宗頂就開始認真巡查去年村裡在灘涂上種下的紅樹林。王宗頂要第一時間發現紅樹林受損情況並及時上報。
工人在灘涂上種植紅樹林。福鼎市林業局供圖
“紅樹林代表了木本植物對極端環境適應能力的極限,它們能適應鹽漬環境,但又極其脆弱。”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王文卿介紹,“紅樹生長緩慢,從幼苗長成規模的樹林,少則5年,多則10年,還要面對氣候、潮水等自然因素的破壞。”
“500米寬的紅樹林帶可將海浪高度削減50%至90%,而保護1公裡紅樹林的成本僅為修建1公裡防浪堤成本的千分之一。”福鼎市林業局局長陳加仁說,“紅樹林可淨化海水,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營養化程度。同時,還能為海洋生物物種提供良好的棲息、生存環境。”
福鼎市佳陽畬族鄉種下1000畝紅樹林(秋茄)長勢良好。福鼎市林業局供圖
據了解,紅樹林與海草床、鹽沼並稱為地球上的“三大濱海藍碳生態系統”。綠色碳匯儲存周期隻有幾十年,而藍色碳匯可長達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可有效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紅樹林僅佔全球陸地面積的0.1%,固碳量卻佔全球的5%。它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森林高5倍,每公頃(相當於15畝)紅樹林可以儲存3754噸碳,相當於2650多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
福鼎市前岐鎮柯灣村,成片的紅樹林蔚為壯觀。福鼎市林業局供圖
福鼎市海岸線長達432.7公裡,是中國紅樹林資源自然分布的最北端區域。2022年6月,螞蟻集團捐資4639.8萬元的“螞蟻森林生態海洋修復福建福鼎紅樹林項目”落地,福鼎成為全國首個引入社會公益資金支持本地紅樹林生態修復的地區。當年,這個項目新種植紅樹林1000畝。2022年9月,由中國人壽財險福建省分公司承保的全國首單紅樹林藍碳生態保護保險在福鼎市試點落地,為當地紅樹林保護區提供1875萬元損失風險保障。今年,獲中央資金補助、計劃總投資52434萬元的福建寧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中,也包含了2850畝紅樹林修復項目。
“‘退養還濕’,讓魚塘、蝦塘、蟹塘變身成為濕地,截至今年8月,福鼎市紅樹林面積可達7421畝,儲碳固碳量達到185.6萬噸。我們正在努力打造海洋生態保護的‘福鼎樣板’。”陳加仁說。(吳道鍔 周邦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