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思明:先謀快動  跑出火熱局面

2024年02月26日14:31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思明區:先謀快動 跑出火熱局面

  禾祥鑫天地

  禾祥鑫天地由錯落有致的六棟單體建筑組成,地處湖濱中路與禾祥東路交界處,是集辦公、商業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體項目。其負一層為商業街,負二、三層為停車層,規劃總用地面積2.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7萬平方米。

  目前項目設備安裝工程已基本完成,在辦公樓室內大堂、標准樓層、商業街等公共區域,工人們正忙著進行二次精裝修施工﹔在室外,景觀、綠化、管網等施工同步加緊推進。很快,隨著這處帶著發展印記的高品質綜合體投用,將為思明區打造又一高質量發展新空間,進一步助推城區功能品質升級。(記者 林銘鴻 航拍器攝)

  廈門一中思明分校

  延續春節假期不停工的火熱干勁,目前項目3號樓的承台小土方開挖和磚胎模砌筑施工正在全速推進。該項目計劃於4月完成1、2、3號樓的主體結構正負零施工,8月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思明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持續鞏固教育強區優勢。作為思明區重點民生工程,項目擬建48個初中班級,建成后將提高思明區東部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水平。

  中山路人民劇場

  全面進入精裝修階段的中山路人民劇場令人充滿期待。作為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的重點項目之一,這裡將改造成為集舞台演出、會議等使用功能於一體的劇場,目前已引入知名演藝品牌開心麻花,將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中山路步行街的業態,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點。

  嘉麗廣場二期

  廈門嘉麗廣場A1-1地塊項目,兩棟主塔樓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該項目是包含超高層酒店、辦公樓及大型商業的高端綜合體,預計2025年4月竣工。嘉麗廣場二期地處廈門島西岸沿海,將成為展示鷺江道濱海風貌的新名片,為思明區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思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廈港街道下沃社區海洋東苑小區,這個有著30多年歷史的小區搭乘老舊小區改造的東風,已經實現“逆生長”。小區道路平坦、綠化美觀、停車井然有序,小區的樓道牆面、雨污管網、照明監控設施、環衛設施等公共區域均進行了全方位改造提升。今年,小區居民在嶄新亮麗的環境中歡度春節。

  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催人奮進。廈門中心城區思明,正以“跑”的姿態,展現“進”的態度、“快”的作風、“干”的成效,錨定目標實干攻堅、拼搏奮斗。

  2月22日,思明區開年首場專項工作會——全區招商暨重大重點項目工作推進會召開,吹響了思明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的沖鋒號。今年,思明區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全年“一號工程”,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和“壓艙石”,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增強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感緊迫感,要求保持定力、堅定信心,緊抓項目、攻堅克難,提振精神、擔當作為,全力“跑”出加速度,推動思明區經濟社會發展既定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2024年,思明區共有省重點項目9個,總投資563.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3億元﹔市重點項目33個,總投資973.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額98.95億元,蓄足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活力源。

  新春開局,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處處涌動著干事創業的澎湃激情。位於本島東部新城的廈門一中思明分校項目現場,挖掘機揮舞長臂、來回穿梭,建筑工人加緊施工、揮洒汗水﹔老城區鷺江之濱,嘉麗廣場二期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主塔樓施工,朝著明年4月竣工的目標前進……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齊頭並進,城區建設和民生改善同頻共振。

  搶先抓早、先謀快動。新的一年,思明區將全力抓開局,加速沖刺“開門紅”目標,進一步健全項目督查考核晾晒工作機制﹔全力抓項目,加快在建項目進度,力促儲備項目開工建設,加強項目策劃生成儲備﹔全力穩大盤,加快重大片區改造,推動土地有序出讓﹔全力擴投資,加大產業招引力度,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多渠道拓展項目資金來源。同時,思明區將健全機制,抓實服務保障,推行在建項目服務保障全覆蓋,完善重大重點項目區領導挂鉤聯系制度和重點項目分級協調機制,確保項目取得實際進展。

  踔厲奮發爭春早,實干篤行開新局。思明區將全面落實省委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市委“快字當頭提效率、機關帶頭轉作風”專項行動要求,著力做到“三個引領”、實現“六個率先”,努力為全市發展大局作出思明更大貢獻。

  【亮點】

  2024年,思明區共有省重點項目9個,總投資563.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3億元﹔市重點項目33個,總投資973.3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8.95億元,蓄足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活力源。

  共有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1124個。截至去年底,全區已完成645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約9.1萬戶居民﹔今年計劃改造完成超7萬戶的老舊小區,涉及全區10個街道、77個社區。(文/記者 林雯 通訊員 夏思萱 圖/記者 張江毅 除署名外)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