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岁生活馆不定期组织开展手工制作、生日会、书画交流等多种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厦门湖里区供图
“有了这个地方,我们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就丰富多了!”7月1日上午,恰逢党的99周岁生日,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兴园社区乐岁生活馆暨三星级照料中心正式启用,社区里的50多位老人闻讯赶来“尝鲜”。
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在馆里,老人们三五成群,下棋、泡茶、话仙、理疗、做手工……大家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各个脸上都笑开了花。
乐岁生活馆为老人提供日常健康检查。厦门湖里区供图
破解难题 医治社区老人的“心病”
兴园社区地处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现有居民4647户、1.2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376人。
然而,社区公共空间少,老人活动场所匮乏。“以前,只有居委会里有一个小场所,地方小,很拥挤,离居民区还有点远,老人们过去不是很方便。”68岁的洪丽珍回忆说。
能有一个离居民区近的活动场所,成了老人们的一块“心病”。然而,兴园社区里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要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着实不容易。
从2018年起,兴园社区就将老人们的诉求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几经周折,他们发现,原7318兵工厂有一块场地,此前出租给网吧使用,网吧退出后便闲置了。2019年,在原7318兵工厂的几个退休老同志的共同助力下,由社区党总支牵头,与原7318厂改制后的单位进行了多次协商,后在殿前街道的资金支持下,终于争取到了这个46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
辖区共建单位认领“献礼七一,筑爱乐岁”爱心敬老项目。厦门湖里区供图
精心规划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100米
摇身一变,这块闲置场地被精心打造成拥有观影区、阅读区、棋牌区、休闲区、理疗区等多功能区域的乐岁生活馆暨三星级照料中心,引入了专业助老机构服务,融入辖区共建单位爱心资源,为辖区老人提供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助”的温馨场所,真正做到了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服务,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100米。
95岁的朱文敬是兴园社区最高龄的老人,乐岁生活馆启用当天,他就带着86岁的老伴王惠星来体验一番。“这里地方大、设施好,从我们家走路过来才五六分钟。子女不在身边,我们以后可以经常来这里活动,生活有意思多了!”夫妻俩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场馆内提供爱心助餐服务,提前一周公布菜谱,老人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预约登记,社区工作人员会为老人送餐上门;将不定期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如手工制作、观看电影、生日会、书画、舞蹈及各种节日主题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将联合各个专业医院,定期开展义诊活动,让老年人健康、幸福。
兴园社区乐岁生活馆暨居家养老三星日间照料中心开馆剪彩。厦门湖里区供图
爱心汇聚 18家共建单位携手出力
这是一个凝聚了社会各界爱心的场所。
启用首日,来自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的党员谷乐就到现场当起了“一日馆长”。社区以在职党员双报到为契机,组织报到党员认领“一日馆长”公益服务岗。
“我们研究所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轮流来担任‘一日馆长’,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补充,来这里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还会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中草药科普讲座等老人喜欢的活动。”谷乐说。
活动当天,兴园社区组织了18家辖区共建单位认领“献礼七一,筑爱乐岁”爱心敬老项目,现场认领了“一日馆长”公益服务岗、爱心代购、爱心图书、爱心敬老餐、爱心敬老茶、爱心围炉宴等项目,共筹集资金约6万多元,将辖区资源融入场馆,用爱为辖区老人筑就爱心港湾。活动现场还为辖区老人提供了眼科、口腔、中医等义诊。(陈锦羡、陈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