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创新“摩托车待行区” 绿灯亮起时可率先通行

2020年09月04日14:22  来源:厦门网
 
原标题:同安创新“摩托车待行区” 绿灯亮起时可率先通行

【陆空协同】

交通文明全覆盖无死角

司机交口称赞的夜间错峰停车位。

腾挪人行道的空余空间,增设两轮车辆停车位。

“文明出行每一步,关爱生命每一天。”“请注意戴好安全帽!”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同安区西桥路附近,同安公安分局“空中交警”——警用无人机正对沿路行人及车辆进行文明劝导。据悉,每天早晚高峰期,在同安各个重要路口及主干道,这样新颖的宣传方式,都会准时出现。

如果说“空中喊话”的做法是提升市民精神文明的一项举措,那么路面停车位的增设,则是有效补充。今年年初开始,同安区在环城西路、环城北路、银湖中路等老城区,试点设置夜间错峰停车位。市民可于每天晚上9点至隔天早上7点免费使用。目前,该区已投用夜间错峰停车位400多个。

2日晚上9点半,家住同安区祥福花园的市民张平贤,刚从工业集中区下班回家。他很快就停好车子。“有了错峰停车位,再也不用为找车位而苦恼,节省了很多时间。”之前,张平贤常常因为回家晚,就近找不到车位,只能将车停在离家两三公里远的地方,出行很不方便,如今可以错峰停车,他真心点赞。

此外,同安还结合实际,通过腾挪人行道的空余空间等,增设两轮车辆停车位,缓解两轮车辆停车难问题。目前,已在烧灰、安溪等四个主要路口的人行道,划停车位200平方米;在银湖中路等八条城区主次干道,划停车位约1800平方米。陈基础说:“增设停车位是同安区结合实际,疏堵结合缓解停车难题的一项举措,规范辖区车辆的停放秩序,有效提升交通文明。”

【注重实效】

推广天桥“梯坡道”建设

日前,记者来到同安大道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西洋校区人行天桥施工现象,只见紧邻学校的同安大道边已局部围挡施工,机械正在进行打桩作业。根据设计方案,该天桥的建设,不仅有阶梯,还有坡道,在满足行人步行出行需求的同时,还可方便自行车等两轮车辆通过。

目前,同安区在建的人行天桥共有第一实验小学西洋校区、乌涂社区、凤南华兴学校、田洋村四座,均为“梯坡道”天桥。此外,同集路洪塘头、潘涂、西柯三个路口人行天桥也将迎来改造提升,增设坡道。

结合电动自行车等保有量大的区情实际,接下来,同安区除部分天桥外,将广泛铺开“梯坡道”天桥建设,方便自行车等两轮车辆过街,提高市民出行安全,减少主次干道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与汽车混杂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同安区还统筹各相关警力,每天安排300余名警力及100多名志愿者,分散在城区各主要交通路口,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同时,同安区各相关部门还深入学校、社区、企业,举办文明交通讲座,让“文明出行”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文/图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郑素描)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