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两化”看厦门】 蝶变腾飞气如虹

——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厦门以发展战略为引领,从东南一隅的海防小城阔步迈向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陈运军 徐景明 林盈 陈博

2020年09月13日14:31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翻看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史,人们总是先被一张照片吸引:在这张黑白照片上,挖掘机正在配合大卡车开挖土方,远景是山丘、树林,以及一片低矮的平房。看着这张照片,耳边似乎也传来一阵号角声,一种拼搏激情油然而生。

天风海涛,沧桑巨变。时代的大潮澎湃鹭江两岸,对于厦门经济特区来说,40年所经历的,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能从一张张最新航拍图中看到:匮乏落后的弹丸之地,如今已变成繁荣富裕的海上花园;偏居东南一隅的海防小城,华丽蝶变成“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厦门通过城市赋能、城市更新,让建设之美转化成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图为美丽的白鹭洲风光。 王火炎摄

大厦之门,逐浪千里。怀揣大海的波澜壮阔,厦门市委市政府以宏伟蓝图为指引,一茬接着一茬干,有力推动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第一座跨海大桥,第一条海底隧道,第一条海景地铁,第一条融纳山海的空中步道,一个个具有全国指标性意义的项目推动和见证着城市的腾飞与改变,绽放着城市建设的异彩,抒写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四时鹭岛一城花,天蓝海阔千卷画。如今的厦门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众多城市名片,这些荣誉的获得就是特区建立40年来城市建设历程的最好见证,就是城市建设的“交响乐”。

乘风破浪,勇攀高峰。随着“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及加快高颜值厦门建设的深入推进,厦门市正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翻开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规划引领  跨岛发展破瓶颈

特区的基因是先行先试,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潮头,历史一次次选择了厦门,一场大气磅礴的城市嬗变精彩上演。一个个战略,一份份规划,引领着城市建设发展。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起航,1981年,《厦门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随即出炉。

规划是龙头,战略是目标。为了舞好城市规划这个龙头,厦门开创全国先河,不仅从国外请来专家编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还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早在1985年,《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就将厦门经济特区放在国家改革开放全局和世界经济发展大格局中审视,这一纵跨十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厦门的战略地位、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对策,后来成为指导厦门城市中长期建设发展的战略蓝本。厦门也正是依托这份发展战略,引领着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建设。

时间进入21世纪,本岛基本饱和,岛外发展滞后问题凸显。2002年,厦门跨岛发展战略实施,《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提出新的城市布局结构,推动厦门加快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转变。这一规划的缘起就是2002年6月,在发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动员令后,厦门开始了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生态城市转变的步伐,并将“四个结合”作为跨岛发展战略思路。

跨岛发展战略,指明了厦门的定位、擘画了发展蓝图,更为城市建设立下风向标。十几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战略实施,先后调整岛外行政区划、加快连接岛内外交通设施的建设、抓紧投建岛外城市次中心,设立火炬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两岸新兴产业园区、自贸片区,使城市承载功能、综合实力、区域辐射带动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跨岛发展气势如虹,带来特区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2016年,厦门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新一轮修订,提出了构建“一岛一带多中心”组团式海湾城市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这部规划融入“多规合一”理念,从过去的“规划打架”到“多规合一”,“一张蓝图”构建了厦门立体化城市空间规划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流不息。今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先后召开“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推进会和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大会,吹响了新一轮跨岛发展及城市建设冲锋号。一个个重头项目,一项项重大投资,双轮驱动,城市“面子”和“里子”齐头并进,既要建设更重管理,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和颜值。一方面聚焦城市更新,以更高品质推动岛内大提升;另一方面聚焦新城拓展,以更大力度推进岛外大发展,全力把厦门建设成为更富现代化国际化魅力、更具闽南文化特色、更有大爱情怀的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

精明增长  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

在1980年,特区初创阶段,厦门市区仍然围绕着鹭江两岸铺开,但是,城市已经有“向北”的趋势——筼筜海堤、湖滨南路开辟,位于湖滨中路的湖滨饭店也在这一年建起,这是当时厦门的第一高楼。

发展的东风越吹越劲。1980年,厦门城市建成区13.8平方公里,插上特区的发展羽翼后,这一数字开始快速增长:1990年,城市建成区达42.5平方公里,湖滨北路已建成,筼筜湖以北已形成建筑群,湖滨南路和厦禾路之间也形成了成片街区;到新世纪初,城区飞速向东、向北发展,莲前大道、金尚路、云顶隧道等都已建成,环岛路全线贯通,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也已建起;2004年,城市建成区覆盖全岛,达到158平方公里。

跨岛发展号角吹响后,岛内五缘湾,岛外海沧湾、马銮湾、集美新城、环东海域等相继开发,一片片新城区强势崛起,如今四个岛外城市次中心建设全面提速,六大新城以及厦门新机场等重大片区成为城市建设的增长极。40年来,厦门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0年1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9年397.84平方公里,扩大了近28倍。

另一项数据显示,厦门市重点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额由2000年的39.75亿元猛增到2019年的1430.18亿元,且连续5年完成投资突破千亿元,极大地增强发展后劲。

在如此体量的投资下,一座座标志性大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重点工程稳步推进,连片成势的大开发、大建设,筑牢民生之基。以住宅为例,1980年厦门人均住房面积仅6.95平方米,2019年该数据增长为30.32平方米。厦门还率先全国提出建立“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思路,精准保障不同人群。今年,厦门市将完成2017年提出的“3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万套”建设目标,让“地段佳、配套好、规模大、品质高、功能齐”的宜居保障房新社区在鹭岛遍地开花。

建成区的拓展,体现着城市的高颜值,而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搭起一条条脉络神经。比如,1980年特区建立初期,厦门岛内只有赤岭水厂和莲坂水厂两座自来水厂,日供水量合计约5.26万吨,如今仅岛内一家高殿水厂,最大供水能力就达到90万吨/日;2019年,厦门市全社会用电量282.98亿千瓦时,是特区成立时的100多倍。这些变化的数字背后,是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是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

开发增量,盘活存量。城市发展的高质量,不仅体现于数字的增长,更在于人的感受。围绕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厦门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紧凑利用城市空间,通过城市赋能、城市更新、城市双修,让城市精明增长,让建设之美转化成百姓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通达五洲 立体交通网覆盖全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今的厦门经济特区,已经是中国连接世界的一扇大门。

特区建设初期,厦门的陆、铁、海、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如公路里程仅600多公里,铁路仅有一条鹰厦铁路进岛,没有机场,港口也是百废待兴。用海防小城来形容,毫不为过。

经济特区建立后,厦门公路开始10年一大变:从1991年的国内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大桥,到2001年当时亚洲第一特大型三跨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海沧大桥,再到2010年前后相继建成通车的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如今更有轨道交通和“两环八射”快速路网……大交通、大格局,跨岛发展如虎添翼。

铁路,也从全国铁路“盲肠”,逐渐拥有了福厦、龙厦、厦深铁路等多条高等级铁路,升级为如今的枢纽,年旅客到发量更是从特区建立时的几十万人次,发展到如今的超5000万人次。

厦门机场是我国第一个由地方政府筹资并利用外国贷款建设的国际机场,创造了建设时间仅21个月的“特区速度”。之后,厦航也伴随着特区起飞。如今已发展成知名的大型航空产业集团,被誉为“中国民航业发展的缩影”。2019年,厦门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2700万人次,航线通达亚、欧、北美、大洋洲,正在建设的厦门新机场,将为特区发展再添新引擎。

以港立市、以港兴市。如今的厦门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10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十四位——从年吞吐量三四千标箱的边陲小港,到如今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对台航运主要口岸,厦门港走过的是一条开放发展的辉煌之路。

中欧班列、“丝路海运”、“丝路飞翔”……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厦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在迸发出更大活力,全方位驱动厦门乃至区域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十载风雨一路高歌,四十载扬帆起航再出发。厦门正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城市建设全面发展,加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化魅力之城。

(责编:林东晓、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