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鲤城检察打造“立体式”古城保护模式

2020年09月29日15:42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古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泉州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众多,鲤城区人民检察院立足鲤城古城定位,汇集各方力量,运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打造“立体式”古城保护新模式,保存城市文脉,守护文化遗产。

内外兼修,以机制凝聚部门工作合力

鲤城区拥有80处文保单位及6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更好守护辖区文保单位,2018年10月,鲤城区人民检察院与文物主管部门鲤城区文体旅游和新闻出版局会签古城保护协作配合机制,推进文保单位走访建档保护工作。古城除了文保单位外,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古大厝、古树名木等,涉及消防、环境卫生、维护等各个方面,为更好汇集各相关部门工作保护力量,2020年4月,鲤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鲤城区住建、城管、文旅等八个部门会签《关于建立鲤城区古城保护行政监管与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衔接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该机制被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刊发。同时,为了加强内部与刑事部门协作配合,试行古城保护公益诉讼线索内部移送机制,明确移送重点、线索处理流程、线索核查程序,形成高效、及时、全面的内部线索处理机制。

点面结合,逐步铺开扩大古城保护范围

古城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文物古迹,还有许多有典故有历史的街巷、闽南特色建设等。鲤城区人民检察院主动作为,一步一个脚印在古城中留下检察印迹。第一步,积极助力泉州申遗工作,围绕辖区申遗点重点推进文物保护,联合鲤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实地察看45个古建筑类文保单位修缮、保养、消防等情况,逐步建立文物保护档案,针对性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件,共同推进修复文保点5处,帮助完善1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消防管理。第二步,以文保单位为中心,辐射开展走访了解周边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实际情况,会同街道集中整治违规摆摊、乱涂乱画等问题,守护文保单位周边安全。第三步,密切关注古民居、古大厝等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情况,结合“平安鲤城?雷霆行动”会同消防、住建、城管等部门全面摸排老旧电梯改造、违章搭盖和危房加固等情况,现场监督拆除违章建筑16处,消除古大厝周边消防隐患6个。主动对接住建局2.49公里中山路街区风貌提升计划,掌握骑楼762处建筑本体及相关建筑物保护现状,针对骑楼顶楼违章搭盖问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拆除2处违章搭建。

左右协同,延伸古城保护监督触角

守护古城,人人参与,为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在政法委“社区网格化+N”平台和掌上检察指导中心接入“古城保护”特色功能板块,网格员及群众可随时随地登录系统反馈古城保护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检察官及时掌握古城破坏线索开展古城守护工作。持续扩大网格员队伍,联合团区委、开元街道组建“守护古城?红色力量”志愿服务团队,将100多名志愿者纳入网格员队伍,并通过云培训讲解线索录入系统。深入街道开展社区网格员实地培训,进一步提升网格员综合素质,将更多群体纳入网格员队伍,汇集点滴力量凝聚保护合力。

上下同步,普法教育提升全面保护意识

工作与生活在古城中的你我他,都是守护古城一份子。为提升群众保护法律意识,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打出传统与新媒体宣传组合拳。结合闽南特有文化元素,推出《古城漫游记》普法漫画,通过漫画图解方式传授古城保护攻略。联合鲤城区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编印守护古城普法画报,深入街道社区黏贴200余份,宣传文物保护典型案例。运用新媒体宣传扩大古城保护影响,依托“鲤检100秒”普法栏目编发古城保护作品4期,制作古城保护检察公益守护宣传片《守护古城 传承文脉》,通过街道社区LED显示屏、互联网平台持续拓宽受众面,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古城守护。

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鲤城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沟通与配合,充分调动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群众等参与热情,形成保护合力,用“检察蓝”为古城增色。(陈丽霞 苏绪)

(责编:吴舟、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