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靖船场镇:提升乡村“颜值”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苏海森 简慧玲 王子臻

2020年11月05日14:16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位于漳州南靖船场镇的一座土楼前,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民在此纳凉聊天。简慧玲摄

悠闲地坐在土楼前,看车来车往,与邻里拉拉家常……家住漳州市南靖县船场镇西坑村山梅公路沿线的老人张来春常在绿水青山间享受这样惬意的时光。

“房前屋后整洁了,道路平整开阔了,绿植也都种上了,居住的舒适度提升了许多。”张来春说,得益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如今,茶余饭后,他也喜欢绕着村子慢走。

在船场镇,人居环境不断向好不单只有西坑村。今年以来,船场镇以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为目标,按照“点线面统筹、分梯次推进、常态化实施”的思路,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出台人居环境整治“党建带网建”、“三百行动”、“回头看”蹲点调研、“敲门行动”深化成果等6份实施方案,整镇联动、镇村推进,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打好“前站”,让游客拥有良好行车体验

位于漳州南靖船场镇的一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简慧玲摄

一条公路、两边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如今,行走在船场镇集星村辖区内的省道山梅公路,别有一番风景。

山梅公路是目前通往福建土楼(南靖)景区的必经之路,全长约45.8公里,船场镇辖区内总长约21.9公里,其中集星村段长约7.4公里。早前,该路段沿线居民、店铺较多,人流量大,情况复杂,整治工作任务重且难度大。为此,船场镇立足村情民情,将群众需求和人居环境整治要求有机结合,统筹考量,拆旧建新,同时结合民俗文化,统一建筑风格和样式管理,全面提升景观品位。

如今,该路段两侧的废弃鸡鸭舍、旧猪圈以及不协调建筑等已不见踪迹,“摇身”变成了绿化带和村民休闲运动场所等。当地村民纷纷称赞:“沿路整治让整条公路干净整洁了不少,原来路上随意摆放的广告牌不见了,房屋墙体也被刷成了统一颜色,新村建设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居住条件也给大家带来了收入。”

土楼是南靖县对外一张闪亮的名片。为了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让游客有更佳的行车体验,今年9月份以来,船场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20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为典型,以点带面,通过采取“拆、建、绿、整、改”五项措施,全面开展山梅公路沿线环境整治。截至目前,船场镇共投入56.8万元,累计拆除山梅公路沿线不和谐建筑136处3851平方米,绿化道路1385平方米,粉刷沿线墙壁16处。

发动各方力量,让环境卫生监督无死角

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位于漳州南靖船场镇下岭村一角,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船场镇人民政府供图

“这边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需要整治”“生活垃圾要分类,不能混在一起”“这堆木材占用了道路,会影响人车安全”……在船场镇高联村,不时可以碰到老人在劝导村民落实人居环境整治要求。

原来,这是高联村召集有威望、敢担当的老人组成“夕阳红劝导队”,对村里环境卫生进行常态化巡逻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并督促整改。据悉,成立以来,“夕阳红劝导队”共开展巡逻35次,清理垃圾12斗车,发现并督促人居环境问题整治12次。

事实上,“夕阳红劝导队”只是船场镇发动各方力量投入人居环境整治的其中一项举措。近年来,船场镇积极探索,初步构建起“群众三包、党员包户、网格员包区、两委包片、干部包村”的五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管护长效机制,实现村庄环境全方位监督。

以古建筑为示范点,让“美丽乡愁”留得住

位于漳州南靖船场镇的一处古建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简慧玲摄

在船场镇下岭村,建于清朝年间的南兴楼前,庭院干净整洁,花草郁郁葱葱。这里已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下岭村是省级传统村落,村里古建筑、古民居众多。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该村因地制宜,以古建筑、古民居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周边人居环境整治。“我们以古建筑为示范点,带动村民齐心协力地将房前屋后的水沟硬化、庭院绿化、池塘清理,提升了‘乡村颜值’,也留住了‘美丽乡愁’。”下岭村村主任简桂鑫说。

同样是省级传统村落的船场镇甘芳村,通过对地处山梅公路旁的大型土楼大坪楼进行人居环境整治,起到了示范带动效应。如今,“未识土楼群,先至大坪楼”,有“土楼群第一站”之名的大坪楼环境优美,再加上其独特的建筑样式以及建在高山顶峰开阔平地处,越来越受到游客和摄影师的青睐。

人居环境整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船场镇党委书记何志荣表示,下阶段,船场镇将在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探索“绿色银行”发展模式,组织对全镇山水林田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筛选,择优收储包装、推介招商,通过市场化运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着力推动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责编:陈楚楚、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