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从球员到教练,他在黑暗中,带着视障孩子在绿茵场上奔跑

林晓丽、刘卿、王铣
2021年09月11日08:17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由于黑暗中向前奔跑存在恐惧感,孩子们往往会保持弓腰、手臂夹紧、双手握拳、身体前倾的姿势。人民网 刘卿摄
由于黑暗中向前奔跑存在恐惧感,孩子们往往会保持弓腰、手臂夹紧、双手握拳、身体前倾的姿势。人民网 刘卿摄

“铃铃——铃铃——”尽管已接近傍晚,福州市盲校里的绿荫球场仍被炙烤着。一个小男孩蒙着眼,用脚拨弄着脚下“特殊的足球”,伴着足球滚动发出的“铃铃”声,小跑着往返于球场两侧的挡板间。

“往前跑,注意脚下的球。”场边的盲校教练王亚锋朝着视线中模糊的背影喊道。

当小男孩带球朝着王亚锋跑过来的时候,他渐渐看清了学生的姿势:手臂垂直弯曲着在身体两侧夹紧,上身僵直,跑动的两腿明显缺少力量。王亚锋马上找到症结所在,“你带球跑的时候又怕了是吗?又害怕了。”

在黑暗中奔跑是什么感觉?王亚锋很形象地将之描述成“就好像面前始终有一堵墙。”感到害怕是理所当然的,彻底克服恐惧感需要很长的过程,而在盲人足球的赛场上,当奔跑成为以对抗性的竞技体育为目的时,这种恐惧感被放大了数倍。作为“过来人”,王亚锋从不会苛责自己的学生“不够勇敢”,而是一遍遍地纠正姿势,和他们一同成长。

“希望这样的孩子越多越好”

从事盲足教学的视障人士并不多,相对于一般教练,视力受限的王亚锋往往需要花更多精力去教授同样一个动作。“踢球很多时候往往是一瞬间的事,需要快速、精准的反应,但平常训练的时候他们做的有些细微动作我看不清楚,我的优势就是通过自己过往的经验帮助他们慢慢做一些调整。”

但相对于其他人,王亚锋觉得自己更接近视障孩子脑海里的那个“梦”,“我希望他们能有机会,也有可能像我一样走上竞技体育的道路。”

在王亚锋开设的足球课上,有十来个跟着他一起训练的孩子,他们都是“从零开始”。学校体育训练和竞技体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王亚锋不会对盲校里的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像上体育课一样,让他们在有限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身体。

“第一步要教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然后从走到跑,再到结合球去做动作。”不论是体育训练还是竞技体育,这是绕不开的训练过程。

毋庸置疑,相比于普通孩子,视障孩子学习同样一个动作需付出百倍努力。视障的孩子视力有所缺陷,王亚锋只能将传球、跑位、射门等一个个“基本功”动作分解,让孩子们先通过手感受这个动作,再模仿出来,自己再不断纠正,让动作成型,形成肌肉记忆。

在这些孩子中间,王亚锋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好苗子”。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带过的一个学生,个子不高脾气不小,训练的时候经常会闹情绪,不过这个孩子听觉灵敏、方向感好,很有天赋,王亚锋把他推荐到省队,经过几年的训练,成长很快。

王亚锋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像这个孩子一样,不把自己局限在一方天地,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比赛,再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

他总是希望这样的孩子越多越好。

“勇敢者的运动”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球场上踢球的场景,王亚锋说好像“丝毫没有感到紧张和恐惧”,而是十分兴奋地在赛场上驰骋拼杀。那一年是2005年,国内的盲足刚刚起步,王亚锋也刚从福州市盲校被选拔进入福建省盲人足球队,才在水泥地上“摸爬滚打”训练了不到两个月,就“赶鸭子上架”,踏上了全国锦标赛的赛场。

“那时候感觉好像实现了一个小小的梦想。”王亚锋说,在还没接触盲人足球的时候,自己会想象上场踢球是什么样的,等到自己真的踏上赛场了,那一刻感觉很棒。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残奥会上,中国盲人足球队成功晋级四强,千里之外的王亚锋关注着中国队每一场比赛,为昔日的队友的拼搏感到振奋。在此之前的三届残奥会上,他也曾是其中一员。

把时间线拉回到2007年,王亚锋从省队被选拔进国家队,第二年就是“家门口”的北京残奥会,他和队友一起踢进了决赛,拿到了亚军。随后的伦敦残奥会、里约残奥会,王亚锋已经从一名小球员成长为国家队主力,最终带领队友取得了世界第五名和第四名的成绩。

入选国家队、三登残奥会赛场……王亚锋说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总是很轻描淡写。他把盲足称作“勇敢者的运动”,在黑暗中传球、防守、跑位、射门,竞技性和对抗性不亚于一场普通的球赛。“足球比赛的身体接触非常多,跑动的速度非常快,一旦在场上发生碰撞,没办法像普通人一样做出保护的反应,所以真的是需要勇气才能从事的一项体育运动。”

王亚锋不想让父母为这份勇气忧心,在职业生涯的11年间,他从未让父母到现场看过自己的任何一场比赛,即使有时候是在近在咫尺的“家门口”踢球。

王亚锋说有一年残运会,他和队友代表的福建队顺利闯进了决赛,赛况激烈,王亚锋被对方选手撞掉了两颗牙,但也“撞出”了血性,他到场边简单止了下血,然后带着队友踢了这场职业生涯中最“酣畅淋漓”的比赛,最终摘得了桂冠。

“我也想成为这样一个启蒙教练”

2016年里约残奥会后,王亚锋选择了退役,回到母校福州市盲校成了盲足队的一名教练。

在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当被问到有什么话想对王亚锋说时,盲足队的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能不能不训练了啊”“以后能不能不蛙跳了。”说这话的两个孩子嘴上“抱怨”,手里却抱着足球不撒手。

还有一个小姑娘笑着说要在地上捡一片树叶,写上字送给王亚锋。也不知孩子们是玩笑还是认真的,王亚锋躲在一旁边听边偷笑。

福建省的盲足事业起步不算早,但是发展很快,已经多次蝉联残运会盲足冠军,成了一支传统强队。王亚锋觉得福建盲足事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启蒙教练有着很深的联系。“我的启蒙教练也是足球运动员出身,但是他对盲足训练是从零开始一点点摸索。”王亚锋回忆说,“他每天跟我们训练完,都要回想一下怎样教我们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下来,然后更好地运用到球场。”

王亚锋至今感念启蒙教练全心全意、尽心尽力的付出,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盲足孩子的这样一个启蒙教练,让他们感受到这份耐心和希冀。

从盲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一步步成为职业球员,再回到盲校成为盲足教练,王亚锋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他的队友退役后大多从事了和体育无关的职业。这又不得不提到盲人所面临的就业困境。“盲人的就业方向非常窄,我希望能够给学生们创造一些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走上体育竞技的道路,有更多的选择。”

每周一到周四放学到晚饭间的这四十分钟,是王亚锋和孩子们的足球时间。作为基本训练,他会在球场一侧的挡板发球,让孩子们循着球的声音奔跑着找球、带球。

落日余晖下,孩子们奔向足球的那一刻,似乎奔向希望,奔向了他们的未来。

(责编:林东晓、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