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规范整合村(社区)各类专兼职人员

近日,厦门市翔安区召开规范整合村(社区)各类专兼职人员工作动员部署会。
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开局启航之际,全面开展各类专兼职人员规范整合,是翔安区委、区政府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党建引领,规范整合、教育管理好村(社区)干部队伍,进一步深化“1152”工作机制,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加强网格化管理,着力打造一支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此次规范整合是在2020年新圩镇试点基础上全面展开,试点创新“六个规范”,即规范身份、规范岗位、规范编配、规范分工、规范待遇、规范管理,进一步整合村(社区)组织工作力量。
规范整合后,新圩镇村(社区)保留社区工作者63名,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93.65%,村(社区)各类专兼职人员由分散多头管理的“游击队”变为统一规范管理的“正规军”,工作质效明显提升,有关做法和成效得到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翔安区委副书记温普华强调,要深化“三个认识”,增强推动规范整合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充分认识规范整合,是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的需要,是激活基层治理活力、提高村(社区)工作质效的需要,是赋能基层治理创新、推动翔安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要紧盯“三个重点”,从严从实推动规范整合工作。要把岗位“整”好,把人员“管”严,把职责“定”清,进一步明确任务步骤,把握关键环节,扎实有序推进。
要压实“三个责任”,确保规范整合工作取得实效。要压实镇(街)“主体”责任,压实部门“牵头”责任,压实村(社区)“属地”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提升整合效果。
动员部署会上,新圩镇介绍了试点经验:
体系更优。按照扁平化要求,构建领导决策、协调执行、落实执行互为配合的三级管理体系,班子运转更加有序,村(社区)各项事务开展更加顺利。
能力更强。建立“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网格化服务队伍,社区工作者与群众的联系更为直接紧密,群众更加明确了遇事“要找谁、能找谁”,逐步实现物在网中管、人在网中行、事在网中办。
效率更高。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过去被动地处理问题改为主动地发现问题,在开展邻里矛盾纠纷协调、信访户思想动态跟踪等工作,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介入。护村巡逻队和微型消防站人员整合,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突发安全事件处置效率。
会上,翔安区委组织部还对《关于规范整合村(社区)各类专兼职人员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解读,并对全区接下来的规范整合工作作出部署。各镇街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区直相关部门单位分管领导等参加了会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