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市委书记余红胜:建议大力发展林业碳汇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2年03月10日09:00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福州3月10日电 (陈欢欢)作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福建省三明市于去年5月推出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人民网记者就“双碳”背景下如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话题,“云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市委书记余红胜。

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市委书记余红胜。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余代表,您好!在“双碳”背景下,碳汇是未来重要的资源,据您调研,目前我国碳汇交易情况如何?

余红胜:从全球来看,202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达2290亿欧元,碳交易总量达103亿吨,碳配额交易均价达60欧元左右。专家预计到2040年全球碳汇交易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美元。

从全国来看,2011年开始碳配额交易试点,到2019年共有8个试点省市,累计成交6960万吨、15.62亿元,成交均价22.44元/吨。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成交均价42.85元/吨,未来上升空间非常大。

从福建省来看,2016年开始建立全省统一的碳市场,成交量从2017年的428.29万吨、1.13亿元,增至2020年的697.42万吨、2.09亿元,成交均价从26.38元/吨上升到29.54元/吨。福建是全国“最绿”省份,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强,林业碳汇总碳储量超过4.2亿吨,每年可新增5143.5万吨,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每年可形成2173.5万吨的海洋碳汇。从2017年福建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以来,累计完成林业碳汇交易350.8万吨、5168.8万元,居全国前列。

人民网:从三明的探索实践来看,林业碳汇是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林改的重要内容。在您看来,林业碳汇发展需要往哪发力?

余红胜:林业碳汇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多方面值得发力:一是林业碳汇的价值有待充分体现。以福建省为例,碳配额交易均价29.54元/吨,林业碳汇交易价格仅为15元/吨,按森林经营项目每年每亩减排量0.2-0.3吨来计算,每年每亩收益仅3-5元,与森林经营100-300元实际投入成本有差距。二是现行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有待完善。国家认可的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都强调森林固碳的“额外增量”,同时对林种、年龄、开发主体等有明确限制,导致同样具有固碳减排功能的天然林等无法开发。以三明市为例,这部分山林面积达1746万亩、占比64.4%。三是国家认可的林业碳汇第三方评估机构需要壮大。目前全国仅有6家第三方审定和核证机构,福建一家都没有,而且项目开发程序复杂,单个项目开发成本就需要50万元左右。四是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森林生态补偿制度主要以财政转移支付等纵向补偿为主,基于林业碳汇的横向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五是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发展不足。全国林业产权交易平台仅5家,作为林业大省的福建目前还没有一家,不利于进一步做大做活。

人民网:针对您提到的林业碳汇发展的五个发力点,能否结合三明的实践经验,来谈谈如何具体实施?

余红胜:主要有五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林业碳汇方法学。现有的国家方法学强调森林固碳额外增量,但比如福建是林业大省,森林覆盖率已经很高,靠提高森林覆盖率获取额外增量越来越难。去年三明开发了新的林业碳票方法学,将自然增量也算进去,避免为固碳减排作出更大贡献、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反而在碳交易市场获得的收益更少。建议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指导支持,将三明探索的林业碳票方法学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林业碳汇运行机制。

二是建议进一步完善森林碳汇横向补偿机制。鉴于福建省林业碳汇交易价格低的情况,建议国家在加大森林生态纵向补偿基础上,研究完善森林固碳能力横向补偿机制,借助碳汇市场交易机制,推动森林固碳量少的经济发达地区向森林固碳量大的地区进行补偿,让生态保护者得到更多补偿。

三是建议完善林业碳汇社会服务体系。福建是林业大省,“双碳”目标下未来的工作量很大,建议国家有关部委优化林业碳汇第三方审定和核证服务机构限制机制,支持在福建先行设立机构,研究建立同国内、国际接轨的计量、认证、交易和服务体系。

四是建议支持打造全国性林业综合交易平台。考虑到福建省目前还没有全省性的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建议国家和福建省支持三明发挥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作用,在三明设立林业综合交易中心,整合开展林业碳汇、林业碳票、林票和林权等交易,打造立足三明、辐射全省全国的林业综合交易平台。

五是建议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碳汇价值意识。研究建立推广“碳积分”“碳标签”等做法,引导社会公众优先购买碳中和产品、培育绿色消费风尚,提升碳汇价值和绿色消费意识。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